逍遥右脑 2010-03-20 10:12
我在企业当顾问,经常遇到很多企业内的朋友,每天非常地忙碌,但是,一旦问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事?这些事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却往往答不上来;或者问他们,忙着做这些事将来会变成怎样?对公司有什么帮助?往往也一样答不上来。
其实,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换言之,如果我们能花点精神去思考事务"根本的目的、原因是什么?"和"这么做,将来会变成怎样?"这两个问题,很可能会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想法、创意,所以,"CLM法"(企业主管领导管理用创意思维检核表法)就将"回溯与展开(Back&Forward)"列为创意的另一个参考原则。
"回溯与展开(Back&Forward)"是个很多人经常使用的原则,有时它被用到很专业、很精密的领域,比如说,像产品设计时经常使用的"品质机能展开(QFD)"技巧,像零灾害所强调"将危险物与危险源分开放置"的做法,像"故障预知管理"掌握"故障前征兆"的做法,TOYOTA标榜的"源流管理"…,它们都有和"回溯与展开"非常雷同的精神;但是,"回溯与展开"也可以用在很普通、很简单、很日常的思考和对话当中。
几年前,我担任某家企业的顾问时,这家公司刚通过ISO认证,他们很认真地依ISO制度执行、检讨。但是,经过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却不见有什么具体改善。
有一次,我特别参加他们的品质会议。会议中,他们对平常作业的记录相当清楚,统计分析也做得有模有样,讨论也相当认真,程序上大致没什么问题。不过,他们针对问题讨论的结论,几乎都将所有的原因归为"客户人员操作不当。"、"客户操作人员异动,新人未训练。"、"警告事项已有非常醒目的提醒,客户还是疏忽。"…,看来都是客户的责任,因此,所有的对策都是"加强提醒顾客"、"协助顾客做好操作人员技术训练"…等等。
我再翻阅之前的会议记录,竟然问题和对策都差不多,换句话说,类似的问题已重复发生多次,相同的对策也做过很多次,更重要的是,一直未能收到效果。
因此,当会议进行到尾声,轮到顾问指导时间时,我就提出我所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我说:"看来我们所发生的这些问题,责任大多在客户身上,顾客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抱怨,但是几个月来,类似的问题已重复发生多次,每次也都采取了类似的对策,看来,这些努力并未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接着,我就应用"回溯与展开(Back&Forward)"原则来发问,促进大家进一步思考:"虽然,这些问题责任不在我们身上,但是,问题发生了,我们要不要协助客户处理?我们人员出门协助客户处理,是不是又增加我们的工作负荷?也都需要我们花掉费用?而且,还不能根本解决,还会持续发生,更糟糕的是,我们花了这么多努力,客户心里会真正喜欢我们的产品吗?"
我用一连串的问话,将状况往"未来"推展,引发大家"重新思考"的方向。接着,我又用探索原出发点(回溯)的方式继续发问:"目前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对客户、对我们都没什么好处,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问题不会发生,我们能不能用防呆(日语)的概念来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如果做得到的话,顾客也很方便,我们也可以降低成本,产品也会比同行更有优势。"
后来,他们还真的改变想法,思考出很多"即使技术不够纯熟、操作失误,也不致于发生问题"的各种办法,彻底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企业主管所面对的很多事务,常常可以应用"回溯与展开(Back&Forward)"原则来思考,想想这些事务"根本的目的、原因是什么?"、"这么做,将来会变成怎样?",这么想,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