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1-5单元教案

逍遥右脑  2014-03-17 11:23

周 长课型新授
目标知识及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讨,分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发现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具准备直尺,树叶,棉线,若干平面图形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个人修改
 

教案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讨 分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钉子板,绳子,尺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 6分米8厘米2厘米 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五.课后作业:练习十 1.2.4个人修改

板书设计


教案

课题估 计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护探讨,分组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估计得意识和习惯,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估测意识与方法的培养。
教学过程与方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铅笔盒一个,彩带一个,刻度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⑵46页做一做第二题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个人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教案

课题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圆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乘法口诀。
开火车背乘法口诀。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学校布置会场,同学们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15÷5=3(组)
2.教学竖式。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1)先写“厂”,表示是除法计算,也可以理解为除号,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除数写在“厂”的左面。
(2)15除以5的商是3,把3写在“厂”上面,要与被除数15的5对齐,每5个是一份,一共分成了3份,共有5×3=15个,就把5×3=15的积写在被除数15的下面,表示原来的15里分掉15个,15-15=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
如:
3
5 1 5
1 5
0
(3)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
(4)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3.练习:
(1)操场上有16位同学,每4个同学为一组进行跳绳练习,可以分成几组?
学生独立分析,并列式解答:16÷4
请大家列出竖式。商是几?竖式中的商应写在什么位置?
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4和4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画一横线,在横线下面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如: 4
4 1 6
1 6
0
4、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
20÷ 5= 18÷3=
挑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练习。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1÷3= 32÷8= 45÷9=
24÷6= 72÷8= 18÷2=
2、把27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个人修改
 


教案

课题有余数除法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 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探讨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口算卡,圆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伸出5个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数,1、2、3、4、5,数完小拇指后,再回到大拇指,6、7、8、9、10,这样一直数下去。
现在老师不用数了,只要你们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知道它对应哪一个手指,你们相信么?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字,教师指出它相应的手指。)为什么老师一下就能猜对呢,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么,谁能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开这个奥秘呢?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能解决这个奥秘。
2、原来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就能很快知道这其中的奥秘,看来有余数除法真有用。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3、要想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问题,就要先会算有余数除法,现在我们先做几道口算题。
32÷5(叙述计算过程) 19÷3 38÷4
二、实践探究
1、 教学例4.
(1)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有32人在跳绳,每6人一组。
(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
(3) 找一位学生读一遍题,其他人思考这道题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32÷6 32表示总数,6表示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4) 在练习本上完成这道题。(请一生在黑板上板演)
32÷6=5(组)……2(人)
答:可以分成5组,还剩下2人。
(5) 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都表示什么含义?
32是有32人跳绳,6是每组有6人,5是可以分成5组,2是还剩下2人。所以5的单位是组,2的单位是人。
2、例题延伸
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
(1)能提出什么问题?
平均每组有几人,还剩几人?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一生到黑板板演)
32÷6=5(人)……2(人)
答:平均每组有5人,还剩2人。
(3)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呢?
32是总数,平均分成6组,6是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4)在这道题中,每个数都是什么意思?
32是有32人跳绳,6是平均分成6组,5是每组有5人,2是还剩下2人。所以5的单位是人,2的单位也是人。
3、比较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1) 相同:算式相同、结果相同。
(2) 不同:单位不同、答话不同、意义不同。
三、练习。
1、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指出总数、份 数、每份数)
2、有42颗菜,每筐装8颗,可以装几筐?还剩几颗菜?
3、我们班有44人,丛林探险每辆小车坐6人,激流勇进每船坐5人。我们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如果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呢?
44÷6=7(辆)……2(人)(可以坐满7辆车)
44÷5=8(条)……4(人)
8+1=9(条)(剩余的4人也得租一条船)
4、野营。
第一小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打算去“恐龙乐园”进行野营。让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打理野营装备吧。
(1) 香肠20包,平均每人分得__包,还剩__包。
(2) 苹果30个,平均每人分得__个,还剩__个。
(3) 矿泉水40瓶,平均每人分得__瓶,还剩__瓶。
(4) 每3人公用一个平底锅,必须准备__个平底锅。
(5) 每2人公用1顶帐篷,必须准备__顶帐篷。
(6) 每顶帐篷需用8颗地钉,必须准备__颗地钉。
四、作业
练习十三第4 5题个人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教案

课题秒的认识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究发现法。
教具准备时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和亲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的直播节目。你看,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新授
(一)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1、 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汇报。
2、 你想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
生1:一秒有多长?
生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提问。
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3、小结: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 );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 );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
学生独立做。说一说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时间的长短)
教师掐表,让学生做一样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学生一起做。
3、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个人修改

板书设计
教案

课题简单的时间计算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认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准备时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时间单位?
声:时、分、秒3个时间单位。
2、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1时=60分
生2:1分=60秒
二、新授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出示:2时=( )分
“2时等于多少分?”
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时=120分
因为1时=60时,2时是2个60,60+60=120,所以2时=120分
2、练习
做一做/1,学生独立做。
3、例2(出示:课件)
指名说图意,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板书
1时=60分 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1分=60秒 45-30=15,是15分钟个人修改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约10课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苏教版)
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2013青岛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1-5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201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1-5单元教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