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服膺”

逍遥右脑  2010-02-28 16:31

  我那位对“心灵疆界”抱持既质疑又好奇的顾问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称之),和我另一位笃信佛教的顾问界朋友(他姓林,以下就以“林兄”称之)谈过“修行从‘脱’心灵的‘所’开始”之后,李兄转过头来问我:“张兄,你‘心灵疆界’摆脱‘迷’的方法,和佛教修行法门,一不一样?”
  我说:“这个课题还真大,您听过‘八万四千法门’这句话吗?”
  李兄说:“听过,这有什么关系?”
  我说:“所谓‘八万四千’,说的就是佛教的修行法门,佛教修行法门这么多,我学佛的资历这么浅,怎么有资格回答您这个问题呢?”
  林兄接话说:“你不妨谈谈你自己的修行经验,再和你的‘心灵疆界’作个比较。”
  我说:“这倒是比较可行。那我就先谈谈我的‘学习’经验,我的‘经验’够不够称得上‘修行’,我就不知道了,要请林兄多加指正。”
  林兄说:“客套,我们就免了,你说吧。”
  我说:“之前,我和李兄谈到我从‘忏悔’开始,我们还谈到‘透过觉悟,开拓心灵的自在’。”
  李兄说:“对,我还记得,当时你说:‘觉悟’是比‘知道’还要更深一层的‘体证’。‘知道’之后,如果能真正‘体证’,那就叫‘觉悟’,透过‘觉悟’,就能开拓自己心灵的‘自在’。”
  我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李兄问:“我听你谈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那时,我来不及请教。”
  林兄觉得好笑地说:“什么时候你学会对老朋友用‘请教’这种字眼?听起来怪怪的。”
  李兄说:“还不是张兄,他整理我们的谈话内容,就把我的口气直接表现出来,让人以为我是老土一个。”
  我说:“抱歉,抱歉,这是我的疏忽,以后改进。您的问题是什么?”
  李兄说:“闲话不提了。我想问你,到底要‘知道’什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体证’?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觉悟’?”
  我说:“这真是重点,好在您提出来,在这点上,我的‘学习’经验和我使用‘心灵疆界’,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李兄和林兄同时好奇地问:“有什么不同?”
  我说:“过去我使用‘心灵疆界’时,完全扮演‘协助者’、‘催化者’这样的角色,顶多,当个‘提供参考信息者’,绝对不会给对方‘答案’、‘指示’,绝对不会代替对方作‘决定’。”
  林兄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么做?”
  我说:“这完全是基于‘心灵疆界’的基本精神,‘心灵疆界’强调‘尊重’,认为任何人都没资格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尊重人,就要尊重他的‘抉择’。”
  林兄好奇地问:“这和你的‘修行’经验有什么不同吗?”
  我说:“刚刚李兄不是问,到底要‘知道’什么?到底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去‘体证’、可以让我们去‘觉悟’吗?”
  李兄说:“是啊。”
  我说:“够称得上让我们‘觉悟’的,都是人生、心灵、宇宙的‘真谛’、‘真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法’。这些‘佛法’,绝大部分都不是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佛经’、‘师父’,或者‘善知识’所说,换句话说,学习者要先‘相信’‘佛经’、‘师父’,或者‘善知识’,而且越相信越有效,甚至,要相信到‘服膺’、‘降服’的程度,才能有效进入‘体证’、‘觉悟’阶段。”
  林兄说:“听你这么说,确实立场差异很大。”
  我说:“我的感想是,之前我在‘心灵疆界’所强调的‘尊重’,基本上,是和对方站在同为‘凡人’的立场;学佛所相信的‘佛法’,是‘佛陀’站在觉行圆满的立场所说,‘凡人’确实无法比。”
  李兄问:“那你的感想是什么?”
  我说:“我的体认是,‘佛陀’说法和‘心灵疆界’强调的‘尊重’精神,虽然基本上都基于‘慈悲’,但是,层次却有极大的差别。”
  林兄问:“还有吗?”
  我说:“如果,在我还没‘开悟’之前,我想,我还是会依‘心灵疆界’的‘尊重’精神协助别人、与别人分享心得;学习佛法时,我还是会‘相信’、‘服膺’、‘降服’佛陀所说的‘佛法’。”
  林兄开玩笑地说:“听来很矛盾,不过,以我学佛的经验来看,你倒是颇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禅定”可以满足现代企业领导人“心灵”的需求?
下一篇:“迷”越少,“心灵”就越开发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尊重”与“服膺”】相关文章
【“尊重”与“服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