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案
逍遥右脑 2014-02-28 09:54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部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225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 理解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运用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1) 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 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26
(2)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提示与建议: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二、内容分析
(一) 教学提纲
框题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框题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27
(3)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这一课属于社会历史观的范围。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做准备。共有两框。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在课文所设计的三个目的内容。开头我们插入用了邓小平的名言:“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名言应被看作是这一框的导人语。既然这一框是讲社会历史规律的,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规律,那么马克思究竟是如何揭示的?由此便很自然地进入这一框的主题。这一框的结尾我们用了邓小平讲社会发展趋势的一句话:“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这两句话遥相呼应,要想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就必须先讲社会历史规律,要把握社会历史规律就必须有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视野和眼光。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_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在这一目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对此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有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但是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在探究社会历史时,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的层面,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就确立起来了。可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关键是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第二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概念。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并且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以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生活——实践、物质生产——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有了上层建筑。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是社会
228
基本矛盾又是在实践的推动下运动的。也就是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实践。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所以,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在阶级社会中,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在这一目中,实践——阶级斗争——改革,是一条基本的线索。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人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框设计了两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一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因此,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229
第二问主要是从正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这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这就克服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一些虚假的歪曲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两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三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社会存在先进但社会意识却是落后的这样的情况,第二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社会存在落后但社会意识却是先进的这样的情况。这两问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并不是亦步亦趋、绝对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不同步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思维行程。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揭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过程,即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活,要生活下去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要有物质生活资料就需要物质生产的实践。马克思解开社会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践。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思考,感受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共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新了劳动资料,开辟了新劳动对象。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又会引起人们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地位的改变。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基本过程。
第三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要性。共有一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进一步思考进行这种变革的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不断得以解决,从
230
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问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继续。共有一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让学生通过对拿破仑成为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这一事件的思考,认识到他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是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的决定力量。第二问则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历史究竟是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是谁,即是谁在进行物质生产,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它们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三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让学生回答《格萨尔王传》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第二问则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通过这种思考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四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材料,认识到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第二问则是要求学生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作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共有两问。第一问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邱娥国之所以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就是因为他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从中领悟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31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关于什么是社会存在,教材的定义是: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建议在教学时,将社会存在的概念分析得更细致、完整一些。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纳入这一方面的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或“人周围的自然”)和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社会存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需要向学生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影响作用,有时还是不可忽视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现象。当然,在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必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说明。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这一概念也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够分清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关于社会意识,教材给出的分析解释比较全面,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物质生产水平就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同,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就不同。比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这种生产状况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形成的是一种朴素的集体观念。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体劳动逐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于是,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并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并最终导致阶级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私有观念产生,并伴随不同阶级的出现形成不同阶级的意识。不同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在这种生产过程形成的客观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具有能动性原理在社会领域的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因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又会先社会存在的变化,进而对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作用。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这两种情
232
况所表现的社会意识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旧的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论也只是在社会存在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和条件时才可能产生。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残余,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等问题。
(2) 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其内容或形式都有两个来源: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同时也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社会存在状况的一些意识材料;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又根据新的变化对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某些新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存在着这种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才能追溯历史发展的线索。社会意识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
(3) 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既要看到这种能动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又要看到这种能动作用的大小,时间持续的长短也是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发生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因此,一种社会意识的作用大小,与这种社会意识所掌握的群众的广度与深度有着直接关系。
理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发挥正确的社会意识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不割断历史,继承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人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自己和人类社会,从而使自身脱离了动物世界。没有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生活,没有人类社会。马克思说,当人类开始从事这种生产实践活动时,人类也就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了。同时,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物质条件,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关系,共同生产和生活。因此,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共同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就越来越多样和复杂。
(3)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以外,改造社会的政治实践、科学实验和艺术实践等也都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社会生活的丰富
233
多彩源于人类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4)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共同推动的,社会发展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社会发展的动力决不会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它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由它产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就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到人类的实践活动之外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那就只能形成唯心主义历史观。
(5)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根源。理论归根到底源于实践,正确的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和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的本质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的确,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的社会活动总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完成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唯心主义夸大了社会的这种特殊性,没有进一步去探究社会意识活动背后深刻的物质原因。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意识活动总是根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随之而发展。因此,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只能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而不能从人的意识现象出发。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本课重点内容。学习这一内容仍然可以从前面学过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引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上述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那么,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本目内容就是回答上述问题。
本目内容主要围绕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展开,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突出两个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理解社会发展规律,要从人类社会生产入手。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要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 关于生产方式及其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有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为了获取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是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正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即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的整个面
234
貌,归根到底,只有从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得到说明。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革。这是因为,社会生产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为另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所代替;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个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革。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认识了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要进一步认识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进一步对生产方式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不相适合时,它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标志,就是看这种生产关系能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能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运动过程。总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规律。理解这一根本规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当代进行的改革,这种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内容可以从生产方式的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导人。生产关系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的。但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还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种影响和制约,使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具有复杂性。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要了解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能不考虑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准确把握经济基础的概念。一般来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准确地说,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的意义在于,对一个特定社会来说,生产关系可能具有多样性。但是,对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及整个社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
235
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不只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它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可以说,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或者维护落后的腐朽的经济基础,使它免于灭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一般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建立与自己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上层建筑,并为其自身的发展服务。所以,当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时,上层建筑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进行的改革,改革不仅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也是改变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4)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学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后,有必要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行概括。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每一个社会形态,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整个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平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最终是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正确理解当代社会发展问题。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正确表述。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就可以了,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 说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是通过改革来实现。人
236
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然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过程。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当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力量要求社会变革,当这种变革的要求还没有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时,统治阶级可以进行一些变革,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持自己的统治。但是,这种变革的要求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时,统治阶级会千方百计阻碍这种变革的要求,由此产生阶级冲突。这种阶级斗争最终是以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阶级战胜没落阶级,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结果。人类社会也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的形式加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同样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的。但与阶级社会不同,这两对基本矛盾不再表现为对抗性矛盾,而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矛盾冲突不需要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冲突、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方式来解决,而是能够通过改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来解决。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执政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社会基本矛盾仍然贯穿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会经历不同发展阶段,不断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行的改革,就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才把自己与自然界区别开来,使人脱离了动物世界成其为人;也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不仅改造了世界,还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属于人类的世界;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实践的主体,则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这是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靠个人的力量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推动历史的发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吃、喝、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只有在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前提下,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而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同时,劳动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里所讲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37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正在跨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人类的劳动更多的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的为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设备所取代,脑力劳动越来越多的成为劳动的主导形式。劳动者的劳动方式的这种变化,恰恰说明他们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正是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例如,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并依赖劳动群众的生产经验。古代的科学知识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生产经验的结果。人类早期的种植、饲养、制陶、冶铁、建筑等方面的技术发明,就是劳动者在长期实践活动,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的总结。早期的数学知识、天文学知识也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不仅科学技术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就是各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也都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诗歌、舞蹈、音乐等的产生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相关,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又为各种艺术形式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艺术创造的丰厚了“矿藏”。此外,作为精神生产重要工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生动而又浩瀚无边的语言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之中。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在社会革命中集中得到体现。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新,都是通过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斗争。中国社会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农民战争,特别是中国人民近现代以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就是最好的例证。新中国的诞生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改变着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也是最先从农村开始,由一群普通的农村发起的。上述事例生动说明,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理论观点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一基本观点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同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论,其主要的和基本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的回答完全不同。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它决定其他的区别。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意见支配世界”。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会出现各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同人一样,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才能生存,而这种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就是生产,没有物质
238
资料的生产,人类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生存,社会意识、精神文化也就不能存在。一切社会意识、精神文化都是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观念也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总之,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而不能直接地产生和决定社会存在。
(2) 二者对“谁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伟大人物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类的历史是由伟大的历史人物创造的。“英雄造时世”是一切唯心史观的主张。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物质资料的生产,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参加社会变革,在推翻腐朽社会制度的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不是最后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才能实现。
(3) 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马克思深刻地研究了社会运动的物质原因,发现了社会现象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规律。这些发现终于揭开了社会现象之迷,为人类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3个课时,其中,社会发展的规律2课时,社会历史的主体1课时。
(二) 教学方法建议
1.一般方法建议
本课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基本理论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课教学更适合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应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向新知识过渡。因此,教学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从而引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教学,可以与学生学过的社会发展史及历史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注意知识的迁移,注意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相结合,便于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
239
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教学,应注意列举具体历史材料,从大量历史事实中选取典型材料,以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这种将感性材料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探究式的教学及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思维能力。
2.教学设计建议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设计要体现认识的一般规律,体现思维运动、发展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人手,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其认识能力。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要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建议教师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不要简单地从概念入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包括名言、相关链接、专家点评,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其思维过程。下面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出建议。
这一教学内容可以从邓小平讲话人手。先给出邓小平讲话,然后提出问题。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引出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具有规律性?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社会发展史(或历史)知识。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过去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多采用推理的方法,即:从前面讲过的理论人手进行推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运动是有规律的,社会运动同样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演绎推理可以说明社会规律的必然性,但它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而非从客观事实归纳、概括出来。新课程要求从生活人手,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归纳、概括能力,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能力,尤其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所以,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尽可能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归纳、概括,上升为一般认识,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应该尽可能贯穿到一般教学活动中去。)
从对人类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过渡到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内的思想家,在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上都陷入唯心主义,即否认社会发展存在客观规律。这就引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什么只做出唯心主义的理解?二是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社会运动的特点。社会运动不同于自然界的运动,在于社会运动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活动,因此,社会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目的性,从而掩盖了社会运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人们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只是看到了人们的动机,却没有深入到动机背后的决定因素,认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发现意识背后的决定因素——社会存在。然后联系“相关链接”,即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一段话,说明为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人们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原因,马克思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历史原因是什么。这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说明造成人们认识局限性的原因。
240
那么,社会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教学设计仍然从教材提供的材料人手,从两幅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和文字引出问题,即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此处学生可以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恩格斯的名言作为结论,说明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此处可以直接连接“专家点评”,并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最生动的部分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东西,可以把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源。例如,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所谓“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又如,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并加以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引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然后,再设问,引出新的问题,即在同一个时代中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连接“专家点评”来解决,即教师直接讲授,另一种可以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或生活现实的具体现象人手,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例如,老板与职工、生产者与消费者、农民与工人、学者与普通劳动者等,他们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源于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不同,生活的社会环境、职业、学历等不同,因此,思想观念也就不同。建议教师尝试采用第二种方法。
在回答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概念,引入“相关链接”,但无需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教师通过教材的设问,进入下一个教学内容,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材关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安排仍然体现着从问题人手,探索性学习的思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这里仍然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回答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要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得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结论。
关于社会意识的作用,同样从具体事例人手,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例如,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过去人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邓小平则大胆实践,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认识上的变化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对市场经济不同的认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作用。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力争引导学生从事例中进行概括,自己得出结论,以实现新的教学理念。
第一目最后强调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本目教学的难点之一。教材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主要是说明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将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联结在一起的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最重要的是生产活动,正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内容。人的观念性的东西,只能在人的社会生活,即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参考“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中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
241
本课其他内容,建议教师也本着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经过探究,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程序进行设计。但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采用讲授的方式。
(三)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86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
回答此问题,一是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自然现象主体是自然物本身,其他发展过程往往是一个自然过程,客观性比较鲜明,规律性相对于社会规律容易把握。而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人具有能动性,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客观性难以为人们直接把握。二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时代的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需要相关历史知识来说明,可以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论述引入。
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这一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客观历史条件,即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特点,这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另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即马克思本人的活动。这一问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或者是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并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解答,课上可以用一定时间进行交流。
探究活动2(教材第87页):“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一问可以从教材给的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从“‘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中可以看到,所谓地狱不过是人间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反映了不同种族、民族心目中的上帝,其实就是不同种族、民族特征差异性的一种反映。回答这一问题时,也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看到的宗教绘画、雕刻及建筑等现象,发现宗教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扩展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这一问题的结论是宗教观念根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二问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是从宗教这一特殊现象,扩展到人的精神活动中的一般现象。人的许多想法看上去不切实际,如:幻想人能够腾云驾雾,人能够长生不老等,这些观念性的东西反映了人对生活的一种愿望,这些观念同样源于社会生活,由于鸟类可以自由飞翔,人类希望自己也能长出翅膀,许多自然物的“天长地久”,引起人类希望也能够“永生”。回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列举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然后分析这些想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后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3(教材第88页):“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242
对于第一问,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落后、腐朽的思想还会存在,有其现实基础,可以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二是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如书籍、迷信活动等,这正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里可以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关键是说明为什么?探究第二问同样涉及学生的历史知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了新的生产方式,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既表明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也反映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以上这两个问主要引出的结论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问题。结论最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来。
探究活动4(教材第89页):“想一想,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迷?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直接回答这一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引出学习内容,当教学内容完成后,再回过头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这个问题是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问题,即从哪儿人手才能揭开社会历史发展的谜底?回答是必须从社会存在人手,即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手研究人们的社会活动,才能揭开社会历史发展之谜。
这个问题难度不大,可先复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然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既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更可以结合新科技革命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从生活中挖掘实例说明。
探究活动5(教材第89页):“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这个问题要在学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之后才能回答。所以,这是一个应用的问题。教材引用了现实生活的材料,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一段话,然后引出问题。建议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同样先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然后进行概括。例如,土地承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发展市场经济等,这些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是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上述这些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可能由学生举例说明,并让学生概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将改革后与改革前进行比较,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探究活动6(教材第91页):“想一想,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社会发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学生已有的知识可以回答第一问,如果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教师可以再设问,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这就调动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积极性。
243
回答第二问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历史现象中进行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抗性的方式,另一种是非对抗性方式。阶级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对抗的方式来推动,这是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与冲突的必然结果。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已经是非对抗性的,因此,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另一种方法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教师可以从前面所学过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人手,区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然后分析阶级社会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最终引出结论。建议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
探究活动7(教材第92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此探究活动既有较深的理论难度,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有所感受的,因此,探究活动的开展有难度。第一问涉及现实生活,就比较复杂。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在现阶段,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探究活动8(教材第93页):“没有身后的许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此探究活动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从而确立群众观点。可以让学生收集材料,从人民群众作为物质材料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几个角度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探究活动9(教材第94页):“这部(《格萨尔王传》)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这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探究这个问题要先对《格萨尔王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可以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源,并在课上做简单的介绍,然后得出结论:这部史诗的内容来自藏民族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引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即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探究活动10(教材第94页).“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按照探究活动的提示,可以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收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事例,分析其中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如,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的税费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创业和就业,还可以通过与父母交流,请父母谈谈自己工作中对于改革的认识,以及深入探讨改革中群众的作用等。
244
探究活动11(教材第95页):“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第一问能够得出较好的结论。但第二问在实施中会碰到学生的问题,即学生会想:我也是群众,怎样会存在我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呢?在这里,是将学生作为个体与群众作为群体从对立方面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将学生当作干部来思考与群众的关系。探究活动前必须消除这一认识误区。然后可以组织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精神,联系当时的情况说明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以此为基础,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 评价方式建议
1.撰写小论文
学习基础理论,掌握基本原理旨在运用这些理论说明具体问题。因此,这一课的教学评价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种思想、观点或某一种社会现象,用所学基本理论加以分析说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试题测试
对于所学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通过试题测试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反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学生基本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二)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原因。
思考提示
人类社会同宇宙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停止不前,而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所规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也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它们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由此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是不断变化的。
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不断进行改革的社会。这是因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时,可以维护经济基础并促进其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时,就会影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会出现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改变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发展不适应的地方,从而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又需要经常进行改革。
245
2.为什么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思考提示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变革时,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没落阶级却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利用旧的上层建筑维护自己的统治,只有代表新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没落的阶级统治,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以,阶级社会的进步往往是通过激烈的社会革命实现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与阶级社会不同,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不需要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只能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评析“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的观点。
思考提示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入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认为伟大人物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伟大人物的历史。旧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也是唯心主义的,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进程取决于帝王、征服者等人的意志。“英雄造时世”是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主张。与此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因为,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由于人民群众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历史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从来都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时世造英雄”,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在于他们代表的时代发展的方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成为英雄人物。但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不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4.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材料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1) 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2) 两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 两个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246
思考提示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 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我们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应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材料二指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其理论根据就是材料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3) 其指导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 名词解释
1.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贯彻和应用。依据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才出现了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这个历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唯物史观。
2.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3.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首要因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247
4.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即分配形式。在这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
5.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
6.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所谓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这个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方面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现实基础。
7.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体现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的主要表现: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成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凭借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一定的制度、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
8.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亦称天才史观,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个人的作用,鼓吹个别的英雄人物可以凭借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从根本上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否认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宣传所谓“英雄创造历史”。
9.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历史发展决定性力量的社会学说。其主要
248
代表人物是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19世纪英国的布克尔等人。他们认为,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等自然地理条件)直接决定人类的体质、心理和道德,决定人口的分布、种族的优劣、文化的高低、经济的兴衰、国家的强弱,并由此决定各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并不在于它肯定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或作用,而在于片面夸大其影响和作用,根本否定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否认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而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 相关资料选辑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推广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农民走向了富裕。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
到了70年代末,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便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了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加快了生产进度、抓住了季节,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
此后,我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2.10年流行语中的深刻嬗变
《中国青年报》2002年5月6日报道,一项由全国2000多位青年网民参与,名为“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网上评选活动揭晓。参评者在众多候选词语中选出十大流行语排行结果是:(1)9?1l;(2)本?拉登;(3)申奥成功;(4)人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线;(8)QQ;(9)反恐;(10)Flash。尽管入选的词语只有10个,但却从一种独特角度表现了2001年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第一,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第二,“中国年”里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与发展期待;第三,网络时代的新奇迷恋与流行文化追逐。
249
作为一种流变着的符号表征,流行语总是最为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心理的变迁。
1993年《大学生》杂志曾举办了“大学生评选大众十大流行语”活动(样本数1 104),其评选结果为:(1)下海;(2)申办奥运;(3)发;(4)大哥大;(5)第二职业;(6)电脑;(7)没商量;(8)说法;(9)发烧友;(10)学雷锋。如果将这一结果与2001年的评选结果加以对照,社会及其心理变迁的程度与轨迹可以清晰地窥见一斑。
有一位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20年(1979—1999)最流行的新词汇总结为:中国特色、平反、一号文件、万元户、顶替、托福、乡镇企业、小康、国债、股票、倒爷、奖金、打工、艾滋病、炒鱿鱼、一国两制、赞助、甲A甲B、希望工程、下海、第三产业、迪斯科、回扣、跳槽、生猛海鲜、电脑、白领、兼职、大款、卡拉OK、快餐、休闲、减肥、打假、商品房、市场经济、转换机制、两个转变、东西联动、费改税、资本运作、资产重组、软着陆、降息、年薪、回归、知识经济、下岗、分流、按揭、克隆、上I网。
而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流行语评选活动和有关研究的结果,人们轻易地就能挑出一些凸显这lO多年社会与心理变化的流行语:下岗、抗洪、再就业、房改、世界杯、彩票、金融危机、泰坦尼克、上网、减员分流、知识经济、性骚扰、隐私、货币分房、数字化、酷、千年虫、盗版、拍写真、打假、贺岁片、新新人类、小资、闪客、唐装、名人畅销书、手机短信、韩流、酷毙了、哇噻、帅呆了、听证会、美女作家、黑哨、下课、美眉、足彩、零距离。
开放社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行现象、时尚现象的不断出现,并且时常形成种种社会焦点。流行语便是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流行现象,其议题和焦点的丰富性、新颖性、流变性都充分表明,当今的社会心理在总体上正朝着一种日益开放、多样、理性的方向迈进。.
3.我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
(1) 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过渡性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变革必然对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积极的影响是主要的,这是勿须赘述的。但是,从社会改革的进程而言,改革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性,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需要有时间来确立相应的制度、规则和体系,这就使社会意识形态在改革的不断变化中,其理论和观念体系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或非规范性,从而体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同时,从意识形态自身而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我国目前意识形态的现状,其过渡性特点体现在:首先,在社会变革与创新中,新思想、新观念的确立,旧观念的破除,都需要一定的时I司和过程,在新旧观念并存时期,意识形态必然存在着过渡性;其次,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借鉴和引进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对保守的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对现代有益的文明的思想文化成果的吸取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不同观念的碰撞也使意识形态具有过渡性特点。充分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过渡性,可以使我们在新旧观念交替、学习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时,取精华,去糟粕,剔除某些影响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250
(2) 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特点
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的主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现实中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状态,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这种多元化意识形态,表现为既有残余的封建意识和小生产者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又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教条主义意识和观念;既有当代西方社会先进的、文明的思想道德观念,又有其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观点;既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又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非科学的思想观念。这些性质不同、内容迥异、积极和消极因素并存的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与影响,形成了目前我国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特点。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倡导和确立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灌输到群众中去,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流文化上来,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做好的工作。
(3) 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进步总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但是,只要改革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新旧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我国目前社会意识形态在总体上与社会发展一致的同时,又呈现出某些冲突性的特点。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和斗争。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残余的封建主义意识与当代西方某些腐朽意识相结合,所形成的某些消极因素,与主流文化相抵触,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不同思想观念间的碰撞和冲突,有时甚至会达到激化的程度。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这一新特点,既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人为夸大意识形态对立、斗争对政治生活和政治形势的影响,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内矛盾和个体行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又警示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冲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透过国内外意识形态变化、融合的现象,看到其中的某些趋势和对立的本质,不能只见两种社会制度的某些共同性而否认其差异性,也不能只强调两种社会制度之间交往交流的必要性而否认斗争性。
(摘自:《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杜成君)
4.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既源于社会评价,也源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市场经济大潮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推向了竞争的舞台,使得当代大学生再也无法保持精英心态,而是树立起把自己置于普通社会一员的“平民意识”。
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当代大学生更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的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要发展、要创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用自己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人际沟通转向网络沟通。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让大学生在与它“交往”的过程
251
中无所顾虑、没有压力,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识的满足和精神愉悦。因此,网络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突出特色。
外在依附转向自主独立。大学里远离家乡和亲人,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
校园封闭转向社会开放。大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当代大学生不再沉浸于对理想的幻想,他们更愿意扎扎实实、掷地有声地做些实事,他们更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