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的守则》来解读爱

逍遥右脑  2016-05-21 09:10

  近来在《读者》上读到一篇文章《爱的守则》,让我对爱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文章说的是一个国人在日本的宠物店读到的“宠物给主人的十大叮咛”。其中的一条给我的感受最深:当我要挨过生老病死最辛苦的历程时,请千万不要说:“我不忍心看,我不想在场。”由此我想到了已故的父亲和风烛残年的母亲。

  爸爸先是高血压,再是心脏病,之后是小脑萎缩,最后是瘫痪在床。妈妈常年在病床前伺候,我上完课也经常回家帮妈妈照顾爸爸。尽管我爱爸爸,但当预感到他的生命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也有“我不忍心看,我不想在场。”的想法。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对死亡这个词汇充满恐惧。好在爸爸闭上眼睛的时刻是在一个早晨,妈妈和二哥在场,我是随后赶到的。看着昏迷的爸爸减弱的呼吸,妈妈告诉我们说爸爸不行了,那时候的我竟然没有了恐惧,有的只是不相信。我不断地问妈妈:“爸爸是真的不行了吗?你摸摸他的手还是热的。”妈妈很肯定。我一边帮妈妈给爸爸穿衣服,一边半信半疑:爸爸也许会像前几次那样慢慢醒来。爸爸真的没有在我的期待中醒来,他真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爸爸已经过世十多年了,我依然会很怀念爸爸,以至于常常会泪流满面,但是因为对爸爸精心的照顾和在他生命最后的守候,我对爸爸没有遗憾。

  现在妈妈又走到了生命最艰苦的旅程,腿不是很好,血压有些高,勉强能自理生活。他住在二哥家,哥嫂在一个中学的餐厅打工,周末才能回家。妈妈自己在家的这段时间,我非常不放心,曾经强烈要求把她接到我家来住,被妈妈拒绝了。她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自己在家照顾自己,免得万一我哪天把这口气咽到你家,让你为难。”我心里感到难过而无奈,拗不过她,只好每天给她打一个电话,每周抽出时间去看看她,给她做顿饭,给她洗头、洗脚、洗衣服,陪她说说话。尽管妈妈常常说:如果忙就不用回来了,但在心底,我依然是她的期盼。在邻居羡慕的眼光里,在我的陪伴中,妈妈会很满足。妈妈和我说,她的老朋友常常和她诉苦,说儿子儿媳常常给她脸色看,不和她说一句话。我的心里感到很沉重,这种精神上的虐待对老人的伤害会很深。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为什么不能念及那份养育之恩而好好对待老人呢?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文凭不过是一张车票
下一篇:送你一朵康乃馨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从《爱的守则》来解读爱】相关文章
【从《爱的守则》来解读爱】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