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2-27 21:17
我们经常用“博闻强记”来指称一个学者的知识渊博和记忆非凡。据说茅盾能一字不差地背诵《红楼梦》,钱钟书不但精通七种语言,而且当你向他提出任何一种理论观点时,他都能任意援引并背其出处和原文。美国有一个叫O’Brien的人,在20世纪90年代成了“世界记忆冠军”,他声称:“现在我可以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一百个陌生人,并且准确无误地记住所有这些人的名字。”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在小说《奇才富内斯》中描写的那位主人公,更是具有无与伦比的记忆力,他“一眼就能看清一株野葡萄藤上的所有枝叶和葡萄……”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就对记忆问题进行了不懈研究,但迄今为止也未能彻底揭开记忆之谜。第一个对记忆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Ebbinghaus),他发现了著名的“记忆曲线”或“遗忘曲线”(memory curve or forgetting curve)(见下图),并在1885年出版了《记忆》一书,他的研究直到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
由图我们看到,其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而曲线则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它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开始是很快的,学习结束不到一小时,50%的内容已经想不起来,一天过后,遗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而到了第二天,能记住的东西基本上就不大会忘记了。这也就是说,记忆或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著名的有关遗忘的“先快后慢”原则。
正是依据这条规律,在对学习材料的记忆过程中,人们特别强调复习的重要性。遵照艾宾豪斯记忆曲线,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时间间隔安排复习,比如刚学习的材料第一次复习放在一两个小时后,第二次复习放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放在三天后,依次类推,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越来越长。
此外,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实验者按一定顺序学习一系列的单词,然后让他们自由地回忆,也就是说,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心理学家由此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开始部分的回忆现象称为“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结尾部分的回忆现象称为“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而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比开始部分的回忆成绩还要好些。
这一规律在学习和记忆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呢?起码有两点可以借鉴:(1)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不断地变换学习的开始位置。比如我们记诵一篇讲稿,不要每次都从开始读到结尾,有时可以从讲稿的中间部分读起,这样才不至于只记得开头和结尾部分,而恰恰忘了中间部分。(2)在学习过程中留出一点时间间隔可以加强记忆效果,特别是完成了某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后更应该留下5~10分钟的时间来休息,这样可以巩固已经学习的内容,同时也不至于因太过疲劳而影响后面的学习。
通过对记忆规律和记忆超人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神秘的记忆方法。比如你随便在互联网上搜索,就可以发现诸如“骨架记忆法”、“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等似乎可以使人一夜记忆力大增的记忆术。但实际上,目前所见的一切记忆术的核心原则无非一条:那就是必须善于利用以前获得的相关知识对新的信息进行组织和编码。根据Ericsson和Kintsch(1995)的研究,拥有特殊记忆才能的关键要素是:“被试必须把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允许被试以后激活某一特定的提取线索,从而部分地恢复编码时的条件以便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合乎要求的信息。”
具体来说,Ericsson(1988)提出,要想获得很高的记忆技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意义编码(meaning encoding),即信息应该在意义层面上加工,把信息和存储的知识联系起来;二是提取结构(retrieval structure),即线索应该与信息一起存储以利于其后的提取;三是加速(speed-up),即广泛练习以使编码和提取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越来越快,直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通过这一理论范式,人们相信,超常的记忆技能是可以期待和达到的——本文开首提到的那位“世界记忆冠军”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博闻强记”对于学习和生活固然重要,有时也不是没有负面作用。这就像博尔赫斯在《奇才富内斯》的结尾所说的那样,富内斯的记忆尽管无人能比,但“他不会思考,因为思考就是要忘掉事物的差异,就是要善于进行归纳和抽象化。而在富内斯的繁杂的记忆库中几乎只有一连串的单个事物的罗列。”这是十分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