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3-06 12:02
季羡林说:“依据我七八十年来的察看,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几乎如百里挑一。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跟夫剃度出家,皈依空门
杨澜:97年的时候您剃度出家,这个让很多人都不太懂得。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是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寻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废弃这所有的功名利禄,一心向佛。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欲望?
稻盛:我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正如您所说,日本海内外都有许多人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是不是有抵触呢?实在这是一个很大的曲解。
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利利他”,佛教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需造福他人,教诲人们不要只斟酌自己的好处,也要让他人得益。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常常请求员工辅助他人。
日本有句话叫作“人情并不是为别人”,意思是说善待别人就肯定有回报。中国也有相似的话“积善之家有余庆”,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会得到幸福。
就这点来说,我认为说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过错的,以佛教思想为基本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普通的企业经营高贵得多。
杨澜:您做了很多慈悲事业,也时常赞助别人。当您自己穿戴草鞋、拿着钵出去化缘,接收别人施舍的时候,心态上有一个什么样变更?
稻盛:那天是首次去化缘,脚露出草鞋,走着走着磕到小石子,脚趾前面都渗出了血,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挨家挨户地化缘,化些大米杂物。薄暮我拖着疲乏的步调回寺院的途中,正好有个大婶在公园旁边做打扫工作,她看上去比拟贫困。
她走近我,一语不发地给了我一个100日元的硬币。我有些吃惊搞不清状态,但料想这100日元大略是给我的,就道了一声谢。她说:“师父您必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
禅宗的寺院吃得很简略,个别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过是两三根腌菜,那位大婶确定晓得这个情形才给我100日元的硬币。
当时我拿着这枚硬币全身像被电击了一样觉得无上的幸福,眼泪难以自禁,全身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着,公园的所有风物也似乎变得辉煌起来。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我深深地领会到,本来这就是那种被幸福包抄的感到。这位大婶给我的100日元所蕴含的巨大的爱把我全部包围住,把我带到幸福的高峰。
缔造两个世界500强的经营理念
面对这位笃信佛教的日本商界“经营之圣”,咱们愿望能在异常有限的时光里窥得先生的人生智慧,便抉择了一种与凡人交流的方式,想尽量散开空气中稍微的严正与缓和。
杨澜:稻盛先生,您这一生所获得的成功,在您看来,基本得益于什么呢?
稻盛先生微微抬头,语调温和,话不惊人:“如果要用一句话答复,就是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所刻画的幻想,必须用人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实现。这是我一天生功最根本的起因。”
杨澜: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您的信奉?
答:“假如说是信奉,可能就会带有一些宗教颜色。与其用‘信奉’来表现,我感到能够用‘信念’更好一点。不外‘信心’这个词听起来仍是有些僵直,所以我用‘思维方法’来表示。
我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大抵可以分为两种判断标准。一个是按照‘得’、‘失’来进行判断,另一个是按照‘善’、‘恶’来进行判断。
我的判断标准,不是按照得失,而是按照善恶。我以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我是基于这个标准来发展我的工作的。”
“善恶”,这是如许“小儿科”以至于会引良多人失笑的标准啊!但是,我们确切又在自认为深入与成熟的“得失”权衡中迷失、焦急,甚至沉溺。这时候,“大道至简”,显得分外掷地有声。
杨澜:这样一个正确的思维,你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在庞杂确当今社会里,用‘善恶’来断定是否还可行呢?
答:“如果要追根溯源,我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应当按照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渡过我的人生。孩提时期,我父母、祖父母的教导无比纯朴,就是‘善恶’一个标准。这可以说成熟,然而我认为这在人生中十分重要,我就是依照这样一个浑厚的判断标准来度过我终生的。
随着我的岁数增加,我也从中国古典文明、佛教的智慧中汲取养分,人类先祖很多的贤人、圣人,他们所说的一些真谛在古代也是非常实用的。”
毕生的运动都追求这“一个尺度”来判定和处置事务。只管在稻盛先生的大批著述中都贯衣着这样的思想,可是背靠背凝听他举重若轻地谈“正确思维”,依然让人震动。
说到检查,稻盛和夫一生中倒有过一次价值观的重大矫正。
那是在他初创企业未几,几个年轻人看待遇不满而要求按期涨工资和保障奖金发放。他当时固然用几天几夜的通宵会谈,做通了他们的工作,但是这件事件也深深触动了他。
由此他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做了重大调剂,从“盼望用自己的技巧出产的产品遍布世界”改变为“公司永远是保障员工生活的处所”。
当面交换时,他说:“由于我小时候就受到佛教关心别人的思惟影响,我在创业的时候就不过自己未来要成为一个富翁这样的主意。这多少个年青人的闹事只是一个刺激罢了,我意识到了保障员工的将来生活是如何的主要。
我之所以要把企业搞得越来越杰出,目的就是让在京瓷的员工可能安心肠工作,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自从我的经营目标转变之后,我就可以开门见山地跟员工谈我的一些设法了。我废寝忘食地工作,也可以堂堂正正地严厉要求他们了。
如果我为了一己私利的话,我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京瓷的成功,也是这种经营思想的转变带来的。”
跟着企业日益强大,稻盛的思想和风格怎么能传导到企业里去,让所有的员工认同呢?稻盛说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造就更多的干部。”
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干部跟我一样有同样的哲学思想。这长短常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公司是不可能发展的。”
“培育干部,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呢?”
稻盛先生终于微微地笑了:“没有捷径,我们只是付出兢兢业业的努力。比方说,工作之余和大家多多沟通,一起饮酒,一起泛论人生、人格,使大家有一个共识。”
“当然,我们会有系统化的培训。其余企业可能会非常关注技术、技能、经营治理方面的教育,但是我们会在哲学方面花掉培训60%~70%的精神。我们非常关注干部的修身,公司在全世界各个地域,我们都非常器重对京瓷哲学的研修。”
“这种研修,就是让更多的干部学会分辨事物的善与恶,鉴别行动的善与恶。”
50年来,稻盛和夫一手缔造了两家寰球500强企业。1983年他又开办“盛和塾”,从此开端向全球年轻的经营者们无偿教学人生哲学和经营理念。
稻盛在65岁时退居二线,在家修行,他体系地收拾了本人的思维。他提出的准确思维,涵盖了人生哲学、生涯立场、社会伦理观等人格因素。
进而,他给出了自己总结的成功方程式:胜利=人格理念×尽力×才能。
从“佛道”到“人性”到“商道”,稻盛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地位。
这源于他的宇宙观:
宇宙中无论体积多么小的东西,全是形成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这世界上没有一样货色是过剩的。如果有,宇宙的均衡就会受到损坏。显然,宇宙间的万物也是在彼此接洽中建破“存在”的。而人类是“存在”的“万物之灵”,因而人类可以为世界、为人类自身做出奉献。既然人类的存在是有价值的,那么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修行的。
走近稻盛和夫,我们不是感想到“财产”的魅力,而是感触到“人格”的魅力。什么是“正人”?独善其身罢了;什么是“圣人”?一定是兼济天下。这是大爱的思想。
将“因果报应法令”变成了信念
当稻盛先生苦闷徘徊时,袁了凡的故事给了他一种启发:“原来如斯,人生原来是这样的。前面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候自己,虽然不明白。但是,在难以捉摸的命运的部署下,遭受各种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可以保持‘想好事做好事’,只有以这种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人生,不就好了吗?”
稻盛先生说:“运气乃经纱,因果规律乃纬纱,两者交错而成的布就是人生。”
正因为他将“因果报应法则”变成了信念,并在实际中忠诚地贯彻,使他对事物的判断变得很简单,他的人生和事业很顺利地取得了宏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