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03-30 09:43
我带孩子到南部乡下去玩,顺路参访南台湾的寺庙,才发明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似乎在比高一样,十多少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盖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诞之感。
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参观一座刚落成未几的大佛,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孩子忽然指着大佛像说:“爸爸,大佛的头上有避雷针。”
“是吗?”我顺着孩子的手势往上看去,因为大佛太高了,竟使我的帽子落下来。
孩子问我:“大佛的头上为什么要装避雷针呢,感恩励志?"
我说:“由于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说:“佛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话使我无奈答复而陷入寻思,我们关山迢递跑来星期的佛像,期求能保佑我们安全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哩!佛像既不能保佑本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我们这些比佛像更懦弱的肉身呢?
我想到,苏东坡有一次跟佛印禅师到一座寺庙,看见观世音菩萨的身上戴着念珠,苏东坡不禁起了疑情,问佛印禅师说:
“观世音菩萨本人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戴念珠,她是在念谁呢?"
佛印说:“她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
苏东坡又问:“她自己不就是观世音菩萨吗?"
佛印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着面前大佛像头上的避雷针,大略也像观世音菩萨手里的念珠一样,是在启发我们:“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良多人就把佛像当成避雷针;人假如开启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针,也不须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针,是因为自我与贪心太巨大了。
咱们把佛像盖得很宏大,那是源于我们盼望伟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人知道微小实在是好的,唯有自发渺小的人,才干见及世界如斯宽阔而宽大。
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走神”的境界。
晓得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入化”的境界。
权势、名位、财产很大很大,那是“出神”。掌大权、著名位、大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入化”。
佛像不用盖得太大,因为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楼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一般的老庶民一旦心中有佛,襟怀无穷广阔,心中无挂碍、无可怕。阔别倒置幻想,则尘世的势力名利又怎能成为他的欲,局限他的自在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贵爵一旦心中无佛,心怀狭窄,愿望永无最终,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而,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当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防止被好处与权利的勾引击中。只有能自甘于平常、安心于平庸的生涯,在平凡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