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12-28 15:17
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物理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题后的括号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能在真空中传播
2.关于惠更斯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所有参与振动的质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波源
B.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只有介质中波前上的各点可以看作是新的波源
C.子波是真实存在的波
D.子波是为了解释波动现象而假想出的波
3.图1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线,由图线可知( )
A.质点a此时的速度是零
B.质点b此时向y轴正方向运动
C.质点c的加速度为正
D.质点d的振幅小于2cm
4.关于波的叠加和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频率不同的波相遇时,因为没有稳定的干涉图样,所以波没有叠加
B.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加强的点只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
C.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如果介质中的某点某时刻振动是加强的,则该质点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D.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总是比振动减弱的质点位移大
5.如右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 和 是两块挡板, 是一个孔, 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 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6.如图3所示,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波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7.如图4所示,在均匀介质中 和 是同时起振(起振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源,它们发出的简谐波相向传播。在介质中 和 平衡位置的连线上有 、 、 三点,已知 ( 为波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的振动总是最强, 、 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弱
B. 点的振动总是最弱, 、 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强
C. 、 、 三点的振动都是最强
D. 、 、 三点的振动都是有时最强有时最弱
8. a为声源,发出声波,b为接收者,接收a发出的声波.a、b若运动,只限于沿两者连线方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静止,b向a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比a发出的高
B.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一定比a发出的高
C. 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一定比a发出的低
D.a、b都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比a发出的高
9.音箱装饰布网既美观又能阻止灰尘进入音箱内部,但是它又有不利的一面,对于音箱发出的声音来说,布网就成了障碍物,它障碍了声音的传播,造成了声音失真,有的生产厂家就把装饰布网安装了子母扣,这样听音乐时就可以把布网卸下来,从而获得高保真的听觉效果。听同样的音乐不卸下布网和卸下布网相比较,你认为声音损失掉的主要是( )
A.高频部分 B.低频部分C.中频部分 D.不能确定
10.质点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位置在y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5甲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 0 m/s。0. 3 s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 1 s后的波形图是图5乙中的( )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满分12分;将正确、完整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横线中。)
1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的速度是2m/s,在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从波刚好传到某质点时开始计时,已知5s内A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则此波的传播方向为 (填AB或BA),波长为 ,A、B两点间的距离为 m。
12.如图6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折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为v1=200 m/s,则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v2= 。
13.一列波沿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周期为0.5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 、 、 、 、 已知 和 之间的距离为 , 和 之间的距离为 ,则 的振动传到 所需时间为 。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 (本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4.如图7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则图中的 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 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15.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8中第一个图为t=0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图8中第二个图为t=T/4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在图8中第三个图中画出t=3T/4时刻的波形图。
四、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如图9所示,O是位于平静湖面上的波源,它发出的波在水面上以v=20 m/s的速度向外传播。已知波源到堤岸的距离为20 m,湖面上P点到堤岸的距离为30 m,堤岸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 m,求波源O发出的波经堤岸反射后到达P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17. (9分)从甲地向乙地发出频率为50Hz的声波,当波速为330m/s时,刚好在甲、乙两地形成一列有若干个完整波形的波,当波速为340m/s时,两地还是存在若干个完整波形,但完整波形的波数减少了两个,求甲、乙两地距离。
18.(10分)一根弹性绳沿x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O,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y轴方向做周期为1s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波,如图10所示。求:
(1)若从波传到平衡位置在x = 1 m处的M质点时开始计时,那么经过的时间 等于多少时,平衡位置在x = 4.5 m处的N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在图中准确画出当时弹性绳上的波形。
(2)从绳的左端点开始做简谐运动起,当它通过的总路程为88 cm时,N质点振动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19. (11分)如图11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经0.5 s以后,其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在该0.5 s内,图中质点运动的路程小于0.6 cm。
⑴如果波向右传播,那么波速是多大?周期是多大?
⑵如果波向左传播,那么波速可能是多大?周期可能是多大?
参考答案
1.ABC 2. AD 3.ABC 4. C 5. ABC 6.D. 7. C 8. A 9. A 10. C
11.答案:BA,1,4
解析 因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总是离振源近的质点先振动,而质点B振动的次数较A多,所以说质点B离振源较近,即波是从B质点传到A质点,传播方向是BA,而在计算波长时因为在B质点振动的过程中A质点并不是一直在振动,所以应以B点做为求周期的依据点,所以其振动周期为: ,又因为 ,所以其波长为: ,因为A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所以波从B点传播到A点用了四个周期,用时为 ,所以A、B间的距离为: 。
12.141.4 m/s
解析:由波的折射定律 = 可得,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v2= v1= 200 m/s=141.4 m/s。
13.答案:
解析 依题设 、 、 为依次相邻的质点,且由 知 ( 、 分别是波动从 传到 、从 传到 所经历的时间),则 、 为相邻同相点,即波长为 ,由 得 ,则 。
14.b,a
15.
16.3.2 s
解析:如图所示,机械波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O与O 关于AB对称。由几何知识可得,OC+CP=OC+CP= OP,(2分)
而OP= = m=64 m。(3分)
所以,波源O发出的波经堤岸反射后到达P点所用的时间t= = s=3.2 s。(3分)
17. 解析:由 可求得当波速为330m/s时波长为 .(2分)
甲、乙两地的间距为此波长的整数倍,即d=n (n=1,2,3,4) (2分)
当波速变为340m/s时d=(n-2) / (n=1,2,3,4) (2分)
(2分)
由上述几式可解得:d=448.8m (1分)
18.解析:(1)由波的传播特性和波动图象知,波长 = 2 m(1分)
波从x = 1 m传至x = 4.5 m处的N质点需要的时间t = (7/4) T(1分)
此时x = 4.5 m处的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1分)
x = 4.5 m处的N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还需T/2,因此 = (9/4)T = 2.25 s(1分)
此时波形如图:(2分)
(2)由图知,振幅A = 8 cm
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 = 32 cm(1分)
O质点通过88 cm的路程共经过的时间为(11/4) T (1分)
从x = 0 m传至x = 4.5 m处的N质点需要时间t1为(9/4) T
质点N运动的时间为(1/2)T(1分)
所以质点N振动通过的总路程为2A = 16 cm。(1分)
19.解析:路程s=0.6cm波长 =4mt1=0.5s(1分)
故波传播的时间应小于t= = = (1分)
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应小于x= = 4=6m(1分)
(1)波向右传播,x1=3m (1分) = =6 (2分) = s= s(1分)
(2)波向左传播,x2=1m = =2 = s=2s (2分)
或者: =5m = =10 = s=0.4s(2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物理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