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12-23 23:18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千米;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1965年建市,全市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0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91%。
1概况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十二个地级市之一。该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7,北纬3947。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嘉峪关市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大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名列全省各地州市之首。199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55个人均GDP过万元的经济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于全国84个经济明星城市的第64位;此后又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省无毒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诸多褒称。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地势险要,景色雄伟,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这里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新城魏晋壁画墓、七一冰川、国际滑翔基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雄伟的高炉直指蓝天,巨大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一排排白杨浓荫蔽日,嘉峪关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城市。
2历史沿革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市是1958年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3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 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中心位置为东经98,北纬39。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 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气候条件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3000.2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4矿产资源
矿产
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硝、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现已建成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 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邻近地区还有储量可观的芒销矿及可供开采的铬、锰、莹石、冰川石等矿藏。
水
讨赖河横穿嘉峪关市境内,年均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净储量7.32亿立方米,年补给量1.64亿立方米,常年允许开采量为1.11亿立方米,目前实际年开采量仅为0.46亿立方米,还有库容6400万立方米的大草滩水库作为工业用水的调节。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4.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尚富余25.2万立方米/日。目前,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使用。随着城市污水回用和节水措施的推广利用,完全可以满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用水。
5行政区划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十二个地级市之一。
嘉峪关市历史上无郡县设置,是1958年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嘉峪关市下辖峪泉、文殊、新城三个镇。全市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60平方公里。
6交通状况
嘉峪关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中亚的咽喉要冲,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中转重镇,处于西部资源产区中心,配置资源的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及周边地区有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玉门石油管理局、东风航天城等大型国有企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油东送等六大能源网跨境而过,是河西走廊生产要素最富集、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嘉峪关市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呈立体交通格局。 国道312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嘉峪关火车站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一等客、货运站和二等编组站,每天有20多对客运列车通过。嘉峪关机场是4E级国际备降机场。可起降各类大型飞机,有直达北京、上海、西安、兰州等地的航线。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73252万吨公里,增长39.51%,旅客周转量56150万人公里,增长49.23%。民用航空完成旅客吞吐量27.27万人次,增长22.77%,货物吞吐量946吨,增长53.6%。
7人口结构
、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23185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5956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2287人,增长45.3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3.81%。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0320户,家庭户人口为207222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2.5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8人减少0.30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3806人,占53.40%;女性人口为108047人,占46.60%。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6.95下降为114.59。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B14岁人口为34160人,占14.73%;15B64岁人口为179940人,占77.61%;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753人,占7.66%。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98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738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097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18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780人。
8经济发展
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其铁矿、重晶石、石灰石、白云岩、造型粘土5种矿种居甘肃省前三位。全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 嘉峪关市经济质量较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从1990年起,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第二位。
概况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0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4%,同比增长25%;工业增加值完成185亿元,年均增长19%,同比增长29%;地区性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2%,同比增长24.6%;市级财政收入完成12.6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6%,同比增长42.2%。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良好。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工业体系更加完备。酒钢集团公司不锈钢冷轧板带、200万吨热轧薄板、230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150万吨碳钢冷轧、干熄焦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碳钢与不锈钢并举、黑色向有色领域的延伸,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位居全国企业500强第144位。华电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华电29兆瓦工程和上海航天机电39兆瓦光伏发电、嘉酒风电载能百万吨节能技改、索通公司预焙阳极、广投集团铝制品加工、宏达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嘉峪关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22.6亿元,工业产值预计完成5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4.5亿元,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制订实施了旅游商贸发展总体规划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扶持非公经济发展10条措施,为旅游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各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发展基金。嘉峪关文物景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东湖生态景区、紫轩葡萄酒庄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嘉峪关机场改造晋升为4D级、兼顾E类国际航路备降机场,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兰州、西安、成都、乌鲁木齐、敦煌等地的航线。承办了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并获得全省优秀组织奖。全社会旅游人数预计达到208万人次,比2006年净增134万人次,年均增长23%,同比增长26.1%,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1.4亿元,年均增长29.6%。建成了大唐路美食街、嘉华商业步行街,完成了富强市场、绿化市场、人民商城改造提升工程,启动了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建设。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6.5亿元,年均增长15.5%。
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增长24%;地区性财政收入40亿元,增长20%;市级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20%;全市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25%;地方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增长25%;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4.1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0元,增长1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以内。
9文化艺术
嘉峪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教育事业
嘉峪关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5340人。其中高中学生6828人,初中学生8512人,专任教师877人。初中入学率达99.8%,与上年持平。小学学校24所,在校学生153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专任教师811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5584人,专任教师2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人。中等职业教育力度加大,职工技术培训学校1所,在校学生2421 人,专任教师218人。体育运动学校1所,招生数60人,在校学生180人。
2007年末,全市共有公共文化机构10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物事业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2所,藏书10万册,新建农家书屋12个。2家电视台,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个,数字电视入户1.2万户。全年各类报纸出版量190万份。 嘉峪关市历来重视法制建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为全市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中酒钢三中作为甘肃省重点中学是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新世纪中学教学论坛教学实验基地,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学校,酒钢三中先后获得甘肃省冶金厅先进单位、甘肃省优秀家长学校、甘肃省优秀考点、酒钢集团公司先进单位、嘉峪关市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单位,甘肃省第二届全民健身宣传月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优质生源基地。2010年高考中,甘肃省高考文科状元、理科探花双双花落酒钢三中。自2001年夺得全省高考文科状元以来,至今已四夺桂冠、四次夺得全省第二、四次夺得全省第三,被誉为甘肃省状元学校、中国西部状元学校。
11旅游资源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有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瀚海蜃楼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及国家AAAAA级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有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和讨赖河大峡谷探险、沙漠探险、花海魔鬼城探险等具有西部情调的探险旅游胜地;有乾圆山庄、新城草湖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此外还有石关峡、黑山湖等多处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嘉峪关关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空中气流资源、山地冰川资源、陆地资源和地下资源)、八大景点(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 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浅石刻岩画、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本地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夜光杯、风雨雕、驼绒画、祁连玉雕、嘉峪石砚、文物复制品及反映魏晋时代人文景观的墓砖画等。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原馆在嘉峪关市区,建成于1989年10月。新馆坐落在嘉峪关文物景区,建成于2003年5月1日,占地面积4523.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包括: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历史沿革金戈铁马边塞烽烟古代长城战争长河落日 丝路花雨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北漠尘清 山河形胜嘉峪关 四个单元。陈展总面积2700平方米。陈列内容体现了学术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统一,形成了形式多样、历史翔实、可视性强、艺术品位高的陈列体系。
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长城相连。内设7个展厅,以伟大的长城基本陈列为主体,分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明长城四部分,集中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将从战国直到明代,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构筑史,作图表模型、文字版面、彩色图片形式浓缩在1,100多平方米的展厅空间中,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一般游人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大型油画长城万里图以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东部长城、中部长城和西部长城的主要景观浓缩于画卷之中,力求表现出长城气势恢宏、景致壮观、文化内涵深厚的意境,此油画面积达220.5平方米,为西北之最。超写实雕塑场景西出阳关、春风玉门,以河西长城的阳关和玉门关为背景,运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为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醉卧沙场场景的背景油画描绘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恢宏壮阔的边塞风光,雕塑则形象的表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描述的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豁达精神,体现了征战长眠的残酷、悲凉和豪壮。影视厅内设有高清晰度投影电视,可同时容纳96人观看影视片《天下雄关》,时间约为十五分钟。
博物馆还设有中国古代兵器装备展览、嘉峪关文物展览、名人书画展览等。并收藏各类历史文物七千多件,被誉为长城文化的教科书。长城博物馆是集展示长城文化、长城历史和长城学研究成果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仿古城堡式建筑,外观古朴,风格独特。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共有展板121块,文字15000余字,图片142幅,模型20个,文物242件,复制文物38件(套),立体雕塑11组,浮雕110平方米,图表36幅。其中长城工牌、永乐铜炮和嘉峪关关照印版等都是研究长城历史和长城文化的珍贵资料。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文物陈展按照国家二类甲级博物馆的标准实施,文物陈展充分应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法,配置了语音同声翻译系统、自动监控系统、自动恒温系统、自动消防报警系统、游客查询系统等国内较为先进的设施,在省内博物馆中属领先水平。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时168年,于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当代诗人陈运和上去兴奋写出诗《登嘉峪关眺望》,望不尽古老记忆、崭新世纪。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矣。
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这里曾经伴随着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演绎过许多神奇的故事,诗曰:长城第一墩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朝阳里,宛若银练飞舞在戈壁之上;夕阳下,又如飞龙游走于山涧之中。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衬映着蓝色天空,更觉清新如画。四时大雪,千古不消,凝华积素,争奇献秀,氤氲郁葱,凌空万仞,望之如堆琼垒玉。晨曦初起,彩霞横抹天空,天高野阔,千岭万壑竞披红装,婀娜多姿。雨后,祁连山中长云如练,缠绕山腰,或化作各种离奇物形,或变作铁马甲兵;或雨过天晴,彩虹横挂山川。正所谓:余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舞飘。
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面积约3.22平方公里。景区包括长城第一墩、综合服务区、讨赖河滑索、讨赖客栈、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内容。其中下沉式综合服务区有贵宾接待室、游客服务中心、饮吧、观景平台、滑索、旅游纪念品商店等设施。
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怀古游学的好去处。
悬壁长城
石关峡又名水关峡,它的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高耸入云的黑山。断壁长城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
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处,距嘉峪关关城8.4公里。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体现长城文化的悬壁长城,有体现古代丝路文化的丝绸古道雕塑群和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
景区的主要项目分为四大功能区,即石关峡古丝路文化长廊区、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休闲度假区、管理区。
石关峡古丝路文化长廊区贯穿整个景区,有丝绸古道雕塑群。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有悬壁长城、水门和古代兵器展览等内容。休闲度假区就是长城北侧绿化区域和景区入口小广场,这里向游客提供烧烤、茶饮、棋牌娱乐和出售旅游纪念品等休闲服务。管理区主要指长城南侧的旅游服务设施,包括管理中心、公共卫生间、广场、停车场等。其中,管理中心为一层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占地面积有603m2。水门为三层仿古式建筑,长48m,高13米,占地面积为345.6m2。新建长城,就是悬壁长城与水门之间的这段长城,全长158m,为黄土片石夹沙夯筑而成。
另外,在这里可以领略浑然天成的弥勒山景观,报国寺里佛钟声声,梵音袅袅,呈现一派祥和景象。
古丝绸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借以展示石关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张骞两次出使西使,霍去病率军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经,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入中原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史迹。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于嘉峪关市西南116公里处的祁连山腹地,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苏联冰川学专家于1958年7月1日发现、并以发现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该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度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 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七一冰川旅游区域约4平方公里,每到夏秋季节,冰峰在蓝天丽日下分外晶莹耀眼,与潺潺的溪流以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高山牧场,共同构成一幅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迷人画卷。由于冰川海拔较高,游客登临时常常会遇到阴、晴、雨、雪等天气,在一日之内经历四季,堪称一生中难忘的体验。七一冰川还以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被编入了部分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教科书。
七一冰川气候独特,景色迷人,是开展登山探险、避暑休闲、科考研究等旅游活动的好去处,也是嘉峪关市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2002年至2003年,嘉峪关市共投资312.01万元,铺筑了自S215线至山脚下9.443公里沙石路,修建了1000平方米停车场和 180米步行台阶,并对近2公里登山道路进行了修整。修建了占地545.8平方米的冰川环保探险旅游服务中心,内设接待室、急救室、工作室、厨房、餐厅和6间客房,配备了发电机和全套的住宿接待设施,使冰川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功能得到了初步改善。
魏晋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果园新城魏晋墓群是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墓是果园新城魏晋墓群的一部分,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1972年1979年期间,先后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为画像砖墓,9座为素砖墓。其中五号墓于1973年5月整体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目前正式对外开放2座,新城墓葬建筑形制独特,墓葬由墓道、墓门、门楼、前室、中室、后室、甬道、耳室、壁龛等组成。建筑用砖分为印纹方形砖、长方形砖、雕刻砖、画像砖等。墓门用条形砖叠砌为拱券形,券顶以上采用条形砖叠造门楼,门楼墙面嵌砌有斗拱、人物、兽首等造型的雕刻砖,墓顶多为?顶式和拱券式。
墓葬共出土760余副砖画,形式多为一砖一画、半砖一画或几块砖组成的连环画。这些砖壁画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画技巧妙,砖壁画内容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其中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位于雄关广场南侧,于2008年8月20日顺利竣工并正式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520平方米。展览展示工程总投资2950万元,是充分展示嘉峪关城市风采的精品工程。 《戈壁明珠嘉峪关市建设成就展》是城市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它展现了嘉峪关从史前时期直到建立城市的历史,重点讲述了近五十年来嘉峪关人在戈壁荒滩白手起家建设家园的感人故事和辉煌成就。城市博物馆展示内容分为三篇四厅,即辉煌篇、展望篇、历史篇三个篇章;序厅、展示厅、公示厅、临时展厅四个展厅。馆内还建有国内一流的4D影院,休闲庭院,是集宣传、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城市博物馆。辉煌篇通过多媒体视频、沙盘模型、图片等一系列的手法展示了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蓝天、白雪、碧湖、绿地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体现了我市不凡的建设速度与建设成果。目前我市典型重点建筑有戈壁明珠气象雷达塔、嘉峪关大剧院、国际大酒店等。今天的嘉峪关传承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展现出富有传统特色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历史篇通过实物、照片、场景复原、视频、多媒体等方式展现了嘉峪关50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来自全国的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情景。自1958年8月1日,酒泉钢铁公司宣布成立,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直到1970年酒钢出铁,1985年出钢,1988年开始生产轧材。目前酒钢年产铁、钢、材800万吨,到2010年将形成年产铁、钢、材10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嘉峪关市于1965年7月19日设立, 1980年5月,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成立,结束了长期政企合一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