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逍遥右脑  2017-12-06 15:00

试卷说明:

下学期期中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主要表现在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2、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打破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是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工商业发展3、梭伦改革后实际上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A、公民大会 B、“四百人会议” C、首席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 、中庸,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封建贵族民主政治C、平民民主政治 D、奴隶主民主政治6、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7、《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8、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按功受爵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废分封,行县制 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10、在商鞅变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贵族保守势力 B、大地主保守势力 C、中小地主保守势力 D、农民阶级 11、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公元前5—3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尽管相距甚远,也没有什么联系,但历史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两地几乎同时都进行了影响深刻的改革。回答12—13题12、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13、商鞅变法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而产生决定影响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4、重农抑商的经济指导思想形成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两汉时期15、下列对北魏统一北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B、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C、改变了北方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D、为各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6、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③平城经常受到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8、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19、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20、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21、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缓和了民族矛盾 B、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D、汉族生活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22、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23、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反映了 A、王安石为人刚正 B、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 C、王安石历史责任感强 D、变法决心坚定24、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25、“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龙骨长乾挂梁?。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26、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27、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28、中世纪时天主教会成为斗争的焦点,爆发了宗教“异端”运动。对宗教“异端”运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是指人们反对教会的斗争 B、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 C、是指人们常常利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D、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反封建斗争29、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A、“教随国定”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 C、“因行称义”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30、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 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 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 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31、“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32、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A、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B、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C、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D、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盟推翻沙皇33、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废除了包税人的土地权 B、打击了宗教长老势力 C、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C、确立了土地么有制34、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有哪些相同点( ) ①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②废除包税制 ③建立了一些近代工业 ④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 A、①②③④ B、② C、②③ D、②③④35、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 ①封建地主阶级 ②农奴 ③自由农民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36、“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37、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吏治腐败 C、经济凋敝 D、制度腐朽3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外国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 D、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有一些历史人物作出了巨大贡献。回答39—40题39、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A、吉田松阴B、福泽谕吉C、伊藤博文D、木户孝允40、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他发表的奠定了变法思想基础的著作是①《变法通议》 ②《孔子改制考》 ③《新学伪经考》 ④《仁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综合题:(4题共60分) 座位号4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标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新课标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相关文章
【【新课标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