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9-14 17:02
地域形态是指某一地域所属的地理状态, 地域形态变化万千,有平原、有沟谷、有高山、丘陵、沙漠和雪地等等,特定的地域形态和历史文化赋予生长于这块土地上的人特定的精神面貌和个性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千百年来逐渐积淀、聚合,形成地域精神的内核。
城市地域形态
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把城市形态类型大体上归纳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项用地连成一片,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这种类型的城市又可以分为团块状、带状、星状等形态。
集中式团块状城市
这是在城市对磁心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一般为单中心城市。即使有一些伸展轴也较短,与城市地域半径的比值小于1.0。这种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也使市政设施更加经济。
但团块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一系列弊病。随着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往往造成工业区和生活区层层包围城市,这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工业布局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一种较常见的城市地域形态。如中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堪萨斯城等。团块状城市如果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向一侧延展而形成扇形城市地域形态。合肥市城市地域以老城为中心向外扩展,除了在东北面铁路外侧,城市规划中有意识保留其间农田和菜地,其余三个方向都有延伸,形成新的建成区。
集中式带状城市
主要是在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也有的是在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或外部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总有对交通条件的依存性,城市发展沿交通线(铁路、公路、河道等)向外扩展,最终形成条带状城市地域。此时,这些交通线便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带状城市的外部形态是有两个相反方向的超长轴,与城市半径之比值大于1.6。我国南方河网地区以及沿铁路线的中小城市中,不少具有带状的地域形态,如常州、西宁、沙市等。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带状地域形态,该城为70年代规划建设的科学城,一条长达9公里的南北中轴决定了城市地域形态为带状,平行南北主轴,有两条高速干道,与境外高速公路接轨。
集中式星状城市
当城市的发展轴并非一条或平行的若干条,而是由3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轴线构成时,城市在沿交通线的轴向力和对磁心的向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有3个或3个以上的超长伸展轴的星状地域形态。星状城市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和离心性。我国的郑州、秦皇岛、嘉兴等为星状城市。嘉兴市星状地域示意图,嘉兴城在唐宋时建成的城区为团块状地域形态,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道淤塞,不能通行漕运大船,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延展。解放初期,由于陆路交通发展缓慢,城市仍以沿河伸展为主。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工业发展迅猛,在城市外围形成大片工业飞地,城市地域呈松散状态。60年代以后,城市地域扩散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主要是以填充轴间空地为主。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城市开始转向沿路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各方向伸展长度为2.5~4.3公里,城市地域演变为星状。
集中式组团式城市
城市由于受自然条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响或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主要是规划和控制),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间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地域形态,称为组团式城市。如我国重庆市市区,由于受山地地形和河流的制约,形成了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地域形态。市区分解成市中区、江北、南岸、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6个组团,它们之间以河流、山岭、冲沟、农田等自然物间隔,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近生产生活,成为我国自然形成的组团式布局的典型实例。国外一些大中城市规划,采取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思想,将城市市区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有一定功能的组团(或小城市),组团之间留有绿地相隔,形成多中心、开敞式的地域形态。如赫尔辛基市、科隆市、杜塞尔多夫新区等。
其中科隆市市界内面积405平方公里,人口 97万人,分成9个区,绿地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56.5%。这种有机疏散、开敞式的地域形态是改变我国一些大城市团块状、摊大饼式发展方式的一种有效的模式。
集中式一城多镇
大城市周围客观上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城市或城镇,它们之间自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吸引与被吸引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有机的有组织有秩序,不同于人为建设的卫星城或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是在城市的对外部吸引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或是通过人为的规划和建设而形成的,较多地表现为大城市和周围的卫星城,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有的甚至为依存关系。在我国,卫星城的建设绝大多数是适应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例如,上海市中心城周围的闵行、吴泾、松江、嘉定、安亭、金山卫和吴淞等卫星城(其中,闵行、吴淞已划入市区),是解放后随着上海工业发展和中心城工业疏解而逐步建立的。从二五开始,为了解决一些规模较大、用地较多、运输量较大、三废较严重的冶金、化工、大型机电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工业的发展问题,陆续开辟了闵行、吴泾、嘉定、安亭、吴淞等卫星城镇;四五期间,为配合引进国外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等先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石化工业,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一带围海造地,建设了金山石化卫星城;五五期间,为发展大型现代化钢铁工业,在长江口沿岸建设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壮大了吴淞卫星城的规模。各卫星城镇均以较便捷的交通线路与上海中心城联系,加上县城和重要的集镇,形成上海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
集中式的发展
以上5种类型是对城市地域形态的抽象概括,可以认为是城市地域形态的一般理论模式。根据这些模式所开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在世界各地方兴起。结合各城市的特点和条件,规划师和建设者在改善城市地域形态、建设理想新市区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根据有机疏散成组成团思想改造大城市中心区,根据一城多镇模式建立卫星城镇甚或平衡都市,根据城市发展轴理论提出建立城市发展走廊和发展轴等等,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实例。
分散式组团状城市
分散式与集中式城市相对,一些城市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城市用地被分隔成相对独立的部分,形成分散式的城市形态,主要是以组团状城市为代表。
组团状城市由于受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等自然条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响,或在规划、控制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间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形态。
如我国西南地区的重庆市,市区发展受山地地形和河流的制约,形成了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地域形态,市区分解成市中区、江北、南岸、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6个组团,它们之间以河流、山岭、冲沟、农田等自然物间隔,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近生产生活,成为我国自然形成的组团式布局的典型实例。
集中式与分散式的关系
应当指出,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用地扩展和空间结构类型是可以不一样的。一般规律是,早期城市是集中式,连片地向郊区扩展。当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发展。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集中。到了最后,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以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发展卫星城或新城。当然,有些组团式城市由于自然的阻隔和人为的控制,不可能完全连成一片以集中的方式发展,而是各自发展成分散的城区或小城镇。
地域文化
吉林长白山区有这样的民谚:二十三,灶王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 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三十 夜,守一宿。
年俗基本观念: 崇红、尚新、团圆、吉祥这四个观念是中国人年俗的深刻内涵。
崇红即崇尚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是 一种具有强烈生命意义的色彩,因此人们过年要贴春联、红窗花,还要穿红挂绿扭秧歌 ,过本命年的人要穿红裤衩。这些都表达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并祈求以红色来杀伤邪恶。
尚新就是崇尚新物,过年时尽可能通过以新物代替旧物,来迎接新生活。吉林农村至今还有这样的民谚在流传:年到年到,糕糖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 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块大粘糕。除夕夜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和鞋袜,连最穷的人 家也要买把筷子表示迎新。这体现了人类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
团圆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不忘祖先、尊老爱幼、团结凝聚等优良传统的体现。
而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过年期间,吉林人说话做事尽可能体现吉祥 。如春节期间的汉族和满族在饮食上,菜要成双,不许出单,最少也要八个菜;菜肴 必须有鱼和鸡(分别代表龙、凤)。同时说话做事有许多禁忌,比如打碎了碗碟不能说 打了,要说岁岁平安;爆竹没响不能说臭了,要说平平静静;饺子蒸 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
第二松花江两岸的吉林市和伊通县等地是吉林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在起居饮食、年俗等方面至今仍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习俗。
满族尤其重视祭祖活动,这是他们春节期间的重大活动内容。满族祭祖以家族为单位进行,谓之家祭,各家族多在立 冬以后自己选定时日举行祭祖活动,全族人都要参加,一般为三天。要用猪为牲品,祭后将猪肉烹而食之。祭祖时的气氛既热烈又庄重。家萨满在祭祀时头戴神帽,腰系神裙,外扎腰铃,左手举抓鼓,右手握鼓鞭,在神案前, 唱着迎神、安神、祭奠等萨满神歌,边唱边舞。其动作刚劲,舞姿粗犷,节奏疾骤,内容丰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春节也是朝鲜族的传统的和最重 要的节日。除夕夜朝鲜族也要守岁,在元日鸡鸣前进行祭祖,然后向老人拜年,早 饭后再向亲戚邻居和全屯老人拜年。村拜之后,照例进行放风筝、掷色子、跳跳板等游 戏和体育活动。春节这天吃早饭时不论男女都要喝杯聪耳酒,希望这一年能听到更 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