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逍遥右脑 2014-04-03 12:21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近现代西方的科技》最后一课的内容,主要学习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已进行系统的学习,基本掌握科技革命发展历程。本课所讲的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相对系统条理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五、教学方法
1.学会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学案导学
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预习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初步了解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情景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电机和其他电气的发明和使用、电气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工业革命代表性 发明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集思广议:以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学生整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上交,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的能力。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那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近现代西方科技发展的历程。下节我们将学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下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了解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
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初步了解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实,认识几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预习内容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 背景
(1)
(2)
(3)
2过程
(1)
(2)
3影响
(1)
(2)
(3)
(4)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条件
2过程
(1)
(2)
3影响
(1)
(2)
(3)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表现
2评价
(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 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 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学习过程
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探究一: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
1)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2)条件
A 17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B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C 到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D 到18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3)标志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蒸汽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特别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动力问题。
探究二: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电器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人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蒸汽机和电以后。
探究三: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1)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2)发明人大多数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4)首先发生于英国。(一国开始)
探究四:联系实际说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A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B 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C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D 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E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
负面影响:
A 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B 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
C 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反思总结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工业革命代表性 发明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四)当堂检测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工业革命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变更社会关系
C.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D.掠夺殖民地
3.下列各项中,真正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是( )
A.蒸汽机 B.汽船 C.火车 D.发电机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图不能表明,工业革命以前
A、就有人设想把蒸汽作为动力使用 B、一些国家的矿山已知道利用蒸汽机
C、早期蒸汽机可用于抽水 D、早期蒸汽机已能带动不同的机器
2、在电和磁关系的研究方面,最伟大的一次飞跃是由谁来完成的()
A、雅可比B、法拉第C、西门子D、爱迪生
3、1996年,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件不能说明
A、计算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 B、计算机比人更聪明
C、计算机是人类扩张自己智力的工具 D、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战胜自己
4、下图所示工具主要功能是
A.生产机器零件 B.用于发电 C.进行电磁感应试验D.带动机器运转
5、下列研究某一科学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A、为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B、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C、直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D、为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提供了科学依据
6、关于计算机诞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 B、最初发明计算机是对德战争的需要
C、最初发明计算机是对苏冷战的需要 D、计算机的发明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7、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 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
8“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D.航天事业的发展
9、2003年中国的财富排行榜,丁磊是中国的首富,他是从事互联网的。2005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陈天桥名列榜首,他也是从事互联网生意的。这说明( )
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② 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在不断推进③“劳动价值论”取代了“知识价值论”④人才是抢占时代制高点的关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远程教育也称“远距离教育”或“隔空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优点有①互连网的电子化传播速度快②面对面的现场直接交流③信息量大④完全多媒体的在线学习方式、互动性强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1、1998年5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说时宣称:“当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美国的敌人已将战场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这表明①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②美国将放弃对物理空间的争夺③美国将更加重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世界将更加动荡不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2、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②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电话要昂贵多了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0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达2.6亿人。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0%~90%。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新发现和新发明得到应用后所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科研投入的10倍以上。高相信技术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到20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诸多问题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材料二 统计数字表明,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诸要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材料三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总数从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科技成就哪些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哪些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材料一中所列举的负面效应,哪些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致?
(3)材料二中西方国家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统计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