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6-07 21:31
清洁降尘,与治污减排、控车减油、压减燃煤一起,成为北京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10月22日正式发布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红色预警时,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和建筑拆除施工,运输渣土、砂石等易扬尘的车辆全部停驶。
处于空气污染重灾区的北京,可谓下了狠心,出了重拳。作为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极端措施,此举对于清洁降尘的意义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北京扬尘污染突出,公众怨声载道。据介绍,北京一年的开复工规模达到两亿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开复工规模,点多、线长、面广。很多时候,一个工地就是一个污染源,一辆渣土车就能带来一条污染带。
数据显示,按北京本地排放源计算,21.1%的PM2.5来自扬尘排放,扬尘已经成为北京大气污染的一个痼疾,长时期得不到解决。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在清洁降尘上有所作为。
如果说治污减排、控车减油、压减燃煤考验政府治污决心的话,清洁降尘则更多地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提升扬尘管理水平,换来的不仅是蓝天白云,还有公众的信任和信心。
治污减排需要增加投入,压减燃煤可能影响发展机会,控车减油可能会引来怨言,而清洁降尘则不需要太多投入,不影响发展,市民也支持。况且,扬尘控制住了,污染治理的费用也省去了,何乐而不为?
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谁来为?渣土堆场、道路保洁、渣土运输,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性质的工地都分属不同部门归口管理,都在管,最后却落得个没人管。
北京市设置了20%的降尘目标,明确了环保、市政、住建、城管、公安、交通、园林、水务等部门的职责。如能执行得好,不仅能解决踢皮球、没人管问题,而且能够形成清洁降尘的合力。
经验告诉我们,应急措施效果来得快,但很难除根,常态管理则更考验智慧。虽然应急措施很难常态化,但应急防控理念可以而且应该常态化,对清洁降尘的重视可以而且应该常态化。
况且,一旦入冬,供暖增加燃煤消耗,不利的气候条件也会加重污染。从去年的情况来看,雾霾天气已经不完全是突发事件,可能成为常态,更需加强包括清洁降尘在内的管理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