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逍遥右脑  2014-01-21 16:29


高二历史模块测试
第 Ⅰ 卷
一、(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元前8~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 )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债务奴隶
2、“海岸派”和“山地派”的共同政治目标是 ( )
A.反对债务奴隶制 B.削弱长老会议的权力
C.反对贵族专权 D.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3、右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
A.遗嘱法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D.建立“四百人会议”
4、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 )
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
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
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
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
5、陪审团制度是当前一些国家很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陪审团的国家是( )
A.中国 B.英国 C.古希腊 D.古罗马
6、梭伦以财产为依据划分公民等级,克里斯梯尼以区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其共同点是( )
A.剥夺贵族的政治权利
B.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造成的不平等
C.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D.打击氏族贵族,维护平民利益
7、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8、“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9、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对这一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事件应该发生在16世纪初
②材料中的事件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③该材料体现了教会的“因信称义”
④该材料体现了教会对教徒的欺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14--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挑战,主要表现有 ( )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②新贵族产生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④民族国家的天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2、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
A.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圣经》
C.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 D.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
13、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随之纷纷仿效。这不能说明( )
A.路德主张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B.路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
C.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宗教改革后,宗教不复存在
14、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
A.新教与旧教矛盾消除 B.路德教派获得了合法地位
C.路德教派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基督教在德意志的地位下降
15、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6、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加尔文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17、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8、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时各国改革就整体而言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方面的
B.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
C.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
D.战国变法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更加彻底
19、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B.是否涉及赋税制度
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 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
20、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有位人物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主张,这位人物的思想属于( )
A. 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 ②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②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④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22、商鞅变法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23、“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出赘:做上门女婿)”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24、对于秦国而言,商鞅变法所起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 )
A.废除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国力增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使法家思想在秦国占统治地位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25、“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对以上《汉书?识货志》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②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的积极作用③作者是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的 ④作者已能着眼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社会政治问题.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高考资源网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27、导致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
①宗主督护制②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③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2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
A.均田制B.俸禄制 C.三长制  D.迁都洛阳
30、(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31、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32、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
A.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33、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34、有学者认为,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相推崇。“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最有可能是指( )
A.朝廷对文官的防范      
B.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C.朝廷对割据势力的防范    
D.朝廷对宰相等重臣的防范
35、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36、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37、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了科举制度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38、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 )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设军器监
39、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40、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
A.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B.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D.改革教育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第 Ⅱ 卷
二、非(本大题包括41、42、43三个小题,共40分)
41、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 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四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5分)
(3)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3分)
(4)据材料四,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3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网民“草根学者”的转帖
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威于外而敢娇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四 两张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肯定商鞅变法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所废除的 “旧的政治、经济制度”。(4分)
(2)材料二表明王安石对商鞅哪一方面的什么观点?(2分)
(3)材料三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有哪几个?(4分)
(4)明显可以看出,材料四中左图到右图表明社会习俗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什么?(2分)
(5)上述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有的能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请依据史实准确概括其主要表现。(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指出这一论纲在宗教改革中的地位。(3分)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8分)
高二历史模块测试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 DCCBC 6---10 ADCBA 11---15 DADBD 16---20ACADC
21---25BCCBB 26---30 BCCCA 31---35 BDDBB 36---40BAC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1、42、43三个小题,共40分)
41、(1)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1分)人身自由。(1分)
(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1分);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1分)
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3分)
(3)实质:所有制变革(或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1分)
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隶主统治;(2分)
(4)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3分)
42、(1)依据:顺应时代潮流。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4分)
(2)实施变法中的取信于民。(2分)
(3)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不强,制度混乱。王安石的措施:通过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增加了财政收入,用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加强军队力量,并改进取士之法选拔人才。(4分)
(4)鲜卑人改穿汉族服装。(2分)
(5)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封建化;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和北方政权的封建化,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4分)
43、(1)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1分)地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2分)
(2)共同主张:信仰得救,即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分)积极作用: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6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二历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下一篇:黄冈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4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含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2014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含参考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