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5-05 09:25
作者:卢映虹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自主完成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所以,要让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课堂就要有更充分更深入的对话。
一、生本对话——问的前提
学生只有沉下心来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才能形成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发现自己的问题。但这既要保证生本对话的时间,教师又要适时指导。
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全身心投入的自主式的阅读,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而不同的课文,需要不同的阅读方式。需要有声朗读的课文,要指导学生在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节奏和韵律上作出处理,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更好地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思考;需要思辨的课文,则要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内隐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外显的语言操作,将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受或细小疑问用简短的语言或灵活的方式加以呈现记载。这不仅会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效率,还会促进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
很多时候学生的“不知”,源于他对文本的粗略阅读。因此,即使在初读阶段,也应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多读文本,以形成对文本的更多感知。
初读课文时,多数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以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把握,这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或不懂的部分。学生有选择地读的内容便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笔者在教学《卖竹竿》的第一步中,学生读完全文后引导他们再读读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内容。结果很多学生又读了文章引入的小诗和文章的最后两段。教师原先设定的两处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得到了印证。
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并让学生学会了读,让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深入对话,学生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问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少数学生,而是班级大多数的学生。
二、生生对话——问的推进
生生对话,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课堂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的对话。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他人的发言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够在思考比较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1.初读课文后交流感悟。这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说的机会。学生可多说,也可少说;可说难的,也可说容易的。教师则可从中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情,尤其兼顾了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次,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在倾听他人说话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课文内容,解决内容上的初读疑难,得到相关的提示和启发,从而发现自己的问题。
2.问题发现后,生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或自由形式交流各自的问题,既可以利用生生合作筛除一部分小问题,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又能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增进对自身问题的理解,并在解决讨论的过程中擦出思考的火花,从而发现更多更深的问题。这样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点对点的思想交锋,也方便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
3.课文学习行进中或结束时说说存疑和收获。一些优秀学生提出的存疑会更好地推进课堂的学习,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这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容易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尤其保护了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生对话——问的深入
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行进中继续有问题,且走向深问,教师与学生对话是关键。
课前,教师要为对话的开展作充分研究,除研究有序的任务设计、具体的学法指导和有效的活动设计外,教师还需研究学生所知的问题和所“不知”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知”和“不知”之分,这是很重要的学情。很多课文学生看似懂得很快,实际却没有理解,因而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所无法自知的问题,教师只有提前预知并作好引导的对策,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提高学生深问的能力。
教师敏于捕捉对话的“盲点”,才能灵活引导学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对于学生的回答,尤其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教师不应盲目地鼓励,而应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思维上的障碍,在耐心的纠正中引导学生得出较为理想的答案,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今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了有效的示范和指导。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追求课堂的完整,而是要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对话中,在问题的自主发现—自主解决—自主再发现中学习成长,学生变得越来越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因学施教”的理念便能得到更有效的践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