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技术的全球领袖”
逍遥右脑 2017-05-04 09:43
日前,李德仁院士、朱宜萱教授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地理空间信息世界论坛,代表武汉大学领取了“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此前,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汉诺威大学获此殊荣。
记者专访了李德仁,请他讲述摘取“全球领袖奖”背后的故事。
记者:李院士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该奖项。
李德仁:获奖其实是个意外惊喜。这个奖并不需要申请,由主办方根据全球各高校在地理空间技术方面的综合表现,决定获奖对象。除了奖励个人,还每年奖励一家科研单位。在主办方撰写的获奖评价中,专门提到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学院和测绘学院。在所发的奖品上刻着“基础研究和能力提升??武汉大学”的英文。
记者:此前获过该奖的,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汉诺威大学,可见竞争激烈。在您看来,武大获奖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李德仁:获奖证书上的两段简练文字,已清晰回答了这一点。证书上是英文,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武汉大学成立于1893年,是当今世界测绘领域重要的国际化教育机构之一。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武汉大学就认识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遵照发展本土地理空间信息产业以带动世界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历史使命,率先展开了与之相关的教育和研究项目。武汉大学吸引了大批具有风险精神的科学专家和学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和测绘学院。
在过去的十年中,武汉大学不仅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有能力的地理空间技术专家,服务于中国的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和政府的各种项目,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企业家,在地理空间信息产业领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成果实现了基础研究产业化,推动了中国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记者:主办方的评价,跟您的学术思想不谋而合,您也一直强调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要产业化以服务社会。目前我校在这方面进展如何?
李德仁:学校一直提倡,教师不要关在小楼里做学问。测绘学科是应用科学,所做的基础研究要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产品产业化。地理空间信息的产业化,已经从原来的几亿、几十亿,做到了现在的2000亿,到2020年要超过一万亿。此外,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防灾减灾提供各种服务。
武大测绘学科培养的学生遍布全球各地,对推进全球产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美国测绘相关领域,大公司里很多职员是武大校友,从事地理空间信息的大学教授很多是武大毕业生。
记者:您去阿姆斯特丹领奖时,跟其他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有交流吗?
李德仁:德国的Kenecny教授当场向我表示祝贺,沙特阿拉伯的一位副部长,邀请我们去该国访问,帮助做数字城市建设。另外,荷兰代尔夫特大学还请我去该校讲了两门公开课:《遥感与GIS用于灾害管理》、《三维城市模型》,课程被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所有学生都可上网学习。
记者:据说,武大测绘遥感被业界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李德仁:在我看来,武大测绘遥感属于世界三强??美国、德国、中国。“世界三强”不是现在提出来的,大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此说法。3个国家实力各有千秋,美国精于高科技,德国是测量的发源地,而中国人才强大。至于武汉,是中国测绘之都。
记者:下一步,武大测绘遥感学科如何精进?
李德仁: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升新型高科技产业。因此,武大测绘学科要摆正位置,继续做基础研究,大力提升创新能力。下一步,除了继续做好既有的973和863等项目研究,还要发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数字中国、智慧中国,数字地球、智慧地球技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但引领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发展,还要进一步走向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