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
逍遥右脑 2013-12-04 11:56
j.Co M
第四课 草原人家
教 学
目 标
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
教材分析
重点
草原人家的特色
难点
澳大利亚的气候对牧民生活、牧草和畜群的关系
教具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气候图》
教
学
过
程
第四课 草原人家
叙述: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有幸请到“羊之声”演唱组合,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他们为 大家表演。
提问:1、请问这是哪里的民歌?
2、请问澳大利亚有什么美称?
承转:为了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下面就开始今天的澳大利亚之旅。
展示:《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和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及气候图》
提问:澳大利亚牧场分布有哪些特点?
提问:澳大利亚的牧业的分布广泛、规模很大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提问:正是这些条件,加上靠海,运输非常方便,澳大利亚适合与大面积发展畜牧业。因此,养的总数非常多,占世界的六分之一,羊毛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那么你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有多少吗?
提问:澳大利亚的人口有1700万,是大洋州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地广人稀,那么,澳大利亚是怎样依靠很少的人力完成放牧、打草、剪毛等众多工序?
展示:课前下载的有关资料。
提问:澳大利亚人民很好的利用了有利的条件,和谐的发展。请问,你对澳大利亚还有其他了解吗?
教
学
过
程
提问:以上学习,我们对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大牧场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世界上还有哪些主要的大牧场呢?
叙述: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内蒙古的录象。
提问:牧民的生活与草原、牧业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总而言之,不管是澳大利亚的牧民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他们的生活、生产都与广阔的草原结下了深刻的情缘。
布置作业
练习册1----9题
板书设计
一、澳大利亚的牧业
二、内蒙古的牧业
后记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干旱的宝地----丝路明珠
余晓飞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的第一框内容,是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框以新疆为案例,阐述了新疆干旱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们适应干旱环境,并利用、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一主题。本框内容丰富,知识性强,重点展示了我国吐鲁番地区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明了灌溉系统——坎儿井,由此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从而使得绿洲地区人民丰衣足食,并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和食物。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水是生命之源,从而增强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意识,领略新疆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精神,认识到人类应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二、学情分析随着新课程的展开,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七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而且本课内容与我省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很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教学素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实物、地图、视频等一系列丰富的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案例的学习,初步学会分析以我们新疆为代表的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特点和绿洲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干旱的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新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的学习,体会新疆人民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认识到人类不应成为干旱自然环境的奴隶,而应成为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主人,从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并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难点:坎儿井的构造和利用。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千岛湖的风光----有水,引出缺水----干旱,导入干旱的典型例子----新疆。【出示地图】《中国地形图》、《新疆地形图》【提问】新疆为什么这么干旱呢?【学生读图】山地和盆地为主的地形以及离海远的地理位置导致新疆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承转】沙漠连绵的干旱地区,曾被视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的地方。然而,居住在这里的新疆各族人民没有被干旱的自然环境所征服,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改造生活,发展生产,并创造和延续了灿烂的文化。【探宝行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资料探询新疆的“宝”,请各组派代表汇报探宝成果,形式不限。(提示:“宝”包括地上之宝、地下之宝、自然之宝和人文之宝。)【小结】新疆是个好地方—宝地。【播放视频】介绍新疆古老的灌溉系统--坎儿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吐鲁番是坎儿井的故乡。【出示地图】讲解坎儿井的构造【畅所欲言】坎儿井这样设计有哪些优点?(减少蒸发,节约水源;避免污染,保证水质;没有暴晒,水温清凉;自流灌溉,不需动力。)【小结】坎儿井是新疆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充分体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转】然而,同学们,那么好的生命之泉—坎儿井现在却面临绝境。【补充材料】“生命之泉”——坎儿井面临绝境 坎儿井数量:1237个 446个 年进流量:6.999亿立方米 1.7亿立方米 仅有100多个能正常出水,其他仍在不断堵塞干涸。 【亮出你的观点】 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机井、水库等现代水利设施代之,坎儿井的维修费用太高,应让古老的坎儿井自生自灭。另一种观点:应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利用。你认为呢?【承转】正是新疆人民发明和利用坎儿井,使沙漠边缘的片片绿洲,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出示图片】绿洲农业的丰硕成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各抒己见】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新疆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很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承转】正是这片片的的绿洲,为东西方的交往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给东西方文明带来了繁荣。【出示地图】《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全长约7000公里,中国境内约占4000公里,其中新疆约占2000公里,故新疆被称为“丝路明珠”。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交流,促进了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承转】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靠骆驼运输的古老丝绸之路逐渐被海路和更为先进的交通方式所取代。【出示地图】《亚欧大陆桥》亚欧大陆桥的畅通,促进了沿桥国家的经贸合作、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新疆作为我国向西的一个门户,依然发挥着交通要道的作用。【承转】现在新疆人民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新疆的这些“宝”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是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出示图片】塔里木盆地油田的开发等图片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出示地图】《西气东输示意图》强调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小结】新疆正是凭借这些“宝”,成为西部一颗亮丽的明珠。【出示图片】楼兰、塔里木河【拓展延伸】繁华的楼兰古城的销声匿迹、塔里木河的干涸说明了什么?在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如何让古老的绿洲焕发青春?【小结】人类应该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结】 坎儿井绿洲农业 水 丝绸之路矿产资源 干旱宝地 …… 人类伟大的创造力【走进家乡】对于水源丰富的千岛湖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促进我们千岛湖的经济发展呢? 【放飞你的祝福】略
《石油宝库》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西亚石油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2.学生能了解“欧佩克”组织,能指出西亚地区几个主要的产油国,并能结合地图指出西亚石油出口欧洲和中国的路线。3.学生能感受到石油给因缺水而长期贫困落后的西亚各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能结合时事表述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各国人民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能充分认识到:要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发展才是一个国家明智的选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它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师准备幻灯片课件、自制短片《让世界充满爱》、资料《西亚小资料》。六、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阅读《西亚小资料》。熟悉西亚在世界的位置,石油生产情况,掌握一些有关西亚的时事新闻, 七、教学流程 石油之“产”:重要的生产地、出口地石油之“销”:美国、西欧、中国、日本石油之“忧”:枯竭、纷争、懒惰、污染……石油之“利”:因油而变,富有、繁荣1、板书设计 2.导入【构思】利用漫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操作】(1)展示今年油荒时期,网络上流行的一幅漫画图片《我恨不得……》。设问一:图片传达了车主怎样的心情?设问二:油价飚升,谁最开心? ——引导学生关注一个国际石油组织??“欧佩克”。(2)地图展示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及其方位。设问三:欧佩克成员大多在什么地方? ——由此导入课题《石油宝库》。 3.第一部分:石油之“产” 【构思】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石油宝库”的基本特征。【操作】(1)学生结合地图指出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八个主要产油国。(2)同桌互为搭档,根据《小资料》,归纳西亚石油生产的主要特点。 a.储量巨——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2 b.产量大——占世界总产量的1/3 c.出口多——约占世界出口量的60% d.开采易——开采成本仅为我国的1/3 e.油质好——中轻质低腊石油 f.运输便——油田近海,港口便捷小结: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和出口地,真不愧为“石油宝库”。 4.第二部分:石油之“销” 【构思】通过石油运输路线演练,让学生巩固大洲大洋知识,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操作】(1)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石油主要运输的区域。 (美国、西欧、中国、日本)(2)情景设置:假如你是一艘油轮的船长,满载3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出发,前往英国。请为你的油轮设计一条航行路线。同桌搭档,根据课本附页《世界地形图》,设计出运输线路。一名学生代表在大屏幕上展示该小组所确定的线路,其余学生可进行补充或更正。教师:动画地图显示线路: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设问:为什么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 (请学生根据《小资料》形成答案)苏伊士运河只能通航载重25万吨以下的船只,多数大吨位油轮还是得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3)西亚石油出口中国的咽喉要道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中国每年原油进口的85%都经过这里。(4)如果时间允许,可增设一问:西亚石油输往中国的线路潜藏着什么风险?为了确保西亚石油顺利运到中国,你有什么建议?小结:西亚石油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第三部分:石油之“利” 【构思】通过图片来直观感受石油给西亚产油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操作】(1)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描绘出西亚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 (干旱、多沙漠、缺乏水资源)(2)按常理,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当地应当是一幅什么景象?每位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常理下”的西亚,并把它写在纸上,之后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展示一组来自今天西亚产油国的图片:a.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b.档次最高的汽车市场;c.天价手机号码;d.耗资最多的亚运会——多哈亚运会。(3)为何今天的西亚不同于“常理”? 依靠巨额的石油收入,各产油国发展多种经济,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工业(炼油石化)、农业(节水农业)、生活(海水淡化)。(结论):石油带来了繁荣,石油带来了奇迹!(配图文字:“阿拉伯人直接从骆驼背上跳进了奔驰轿车里”) 小结: “缺水、干旱”??“不具备发展条件” 取长补短,发展经济 “石油资源丰富”——巨额收入通过上图所示逻辑关联,展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6.第四部分:石油之“忧” 【构思】通过对石油“利”与“忧”的对比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资源,我们都应该用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操作】(1)展示阿联酋总统的一段话: “这么多年来依靠真主赐予的礼物——石油我们改变了很多东西,我们告别了贫穷,告别了落后,看起来我们比50或40年前要自信得多了……但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 小组活动:(前后两桌形成四人小组)结合阿联酋总统的话,深入思考讨论:为什么阿联酋总统会说“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石油除了给西亚国家带来滚滚而来的财富外,还有哪些困扰和隐忧呢? 各小组积极讨论,形成共识,并将其记录下来。(2)汇总各小组讨论成果。(3)播放自制音乐短片:以三年伊拉克战争给当地人民,尤其是儿童带来的伤害为主题的图片,配以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让学生对伊拉克人民因石油而陷入的困境有更直观的感受。播完短片后,可由学生来谈谈,片中给其触动最深的某个画面,以此对应我们的生活,真切感受到和平与安宁的可贵。(4)最后,以阿联酋总统本?哈利法的另一句话作为全课总结—— “石油,应当成为阿拉伯人赶上世界先进民族的机会。它绝不能变成我们享乐的资本和灾难的根源。” 石油作为一种资源,它给西亚各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它,做到趋利避害,把这种宝贵的资源真正变成为当地发展的机遇,需要人们的智慧和不断的努力!7.小结:组织学生,依照板书结构对这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8.课后作业:??时空畅想如果50年后,西亚这个宝库石油完全枯竭了,当地会有什么变化呢?他们能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吗?请发挥你的想像,以《昨日油都》为题写一篇短文,预测一下50年后的“石油宝库”是什么景象。【目标】: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精神。教学预案学生若在教学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处理?1.苏伊士运河为什么不加深加宽,以方便所有吨位的油轮经过?事实上埃及政府也始终在考虑这种可能。为了适应国际航运日益发展的需要,目前埃及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50亿美元,加大运河航道深度,以方便更大型船舶通过。2.中国为什么不建设输油管道连通西亚,将石油直接输送来中国?这种想法是很有创意的。但当前世界能源政治非常敏感,这样一个大工程可能会受到很多政治因素的干扰,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3.50年后,假使世界石油都枯竭了,咱们中国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应当坚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不必杞人忧天,人类一定能最终找到替代石油的更好的能源。比如今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七个国家在法国启动了“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核聚变能,从而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人类能源前景还是乐观的。4.西亚是否“没有了石油,也就没有了战争”?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断言没有石油,西亚就一定没有战争。从历史上来看,石油开发之前,这里也曾经爆发过很多战争。但必须指出:今天西亚地区各种战争和冲突背后都有石油挥之不去的阴影。 5.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呢?石油是由数百万年前的史前海洋生物遗骸形成的。这些生物死后躯体下沉,并被埋在泥沙层下。泥沙层后来逐渐变成岩石层,岩石层的压力和细菌的作用使生物遗骸变成了浓稠的石油。石油、天然气和煤的形成方式与此相似。因此,它们统称为石化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将来必定会用完。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文明中心——城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以城市为主题,突出城市在区域的地位和特点,反映了城市相对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教材选择典型实例,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特色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通过讨论探究,正确的评价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体验,描绘并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生活城市的状况。
2.联系生活经验与读图,从不同的侧面描述城市的特点。
3.通过学生的小组学习,分析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并思考其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优越条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参与“千岛湖论坛”的学习讨论,运用所学知识为淳安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宣传淳安。激发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概括城市的特点;分析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并思考其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优越条件。
难点:正确评价淳安,并为淳安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施合作讨论和局部探究,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比分析上海和淳安城市发展的条件和特色。并为淳安今后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五、教学过程
1.创设话题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联系学生城市生活体验。
2.通过读图,感受淳安城市状况,讨论城市特点,揭示学习课题。
3.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介绍上海的国际大都市特点。
4.小组讨论分析国际大都市需具备的条件。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的优越条件。
5.分析淳安的城市特色,积极宣传淳安城市名片。
6.“千岛湖论坛”栏目: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淳安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六、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发放学习记录单。
(导入新课)
创设话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尝试方法指导。
【师】同学们,假期老师去几个城市旅游参观,拍了一些照片,其中包括我们淳安的照片,可是我不小心把它们混在一起,只有请同学们帮忙辨别找出淳安的照片。(进入“是真、是假”环节)。
连续播放景观图片,进入图片游戏环节。收集的图片包括:月湖、三江夜景、东钱湖、雅戈尔服装城、天一广场、三江口两岸、服装节场景、天一阁、上海外滩、黄浦大桥等
学生指认、介绍图片代表的景观。
老师加以引导、点拨、表扬等。
【师】分析这些图片代表的事物,结合自己平时对生活城市的了解,请你们谈谈城市的特点?
学生从人口、交通、经济、商业、生活环境、文体活动等方面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概括,然后逐步展示板书,小结城市的特点。
教师最后引出课题:文明的中心——城市。
(新课教学)
【师】世界上的城市大小不一,各具特色。其中有一类城市的经济文化影响已经超出了本国,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把它们称为国际性大都市,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属于国际大都市?
学生列举伦敦、巴黎、纽约、柏林、北京、香港、中国台北、上海等。
【师】这些国际大都市往往有城市的标志物,接下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片代表的城市?
学生从塔桥、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东方明珠塔的图片来识别。
【师】上海已经是国际大都市了,上海离淳安很近,在座的同学去过上海的请举手,让老师作个现场调查。
绝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现在请你们谈谈对上海的大都市印象。
学生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印象—国际化城市的突出特征如城市规模很大、机场和地铁等交通设施、高楼大厦林立、商业繁荣、金融贸易发达等方面畅谈感受。
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
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图,明确淳安与上海的位置。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淳安和上海的彼此位置,淳安与上海之间的交通距离?
学生简要回答。
展示杭千高速公路图
【师】杭千高速公路的建造,拉近了淳安与上海的距离。为了进一步直观了解上海,我收集了上海的图片,同学们分小组观察典型图片概括大都市的特色。并谈谈上海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播放上海的典型图片:APEC会议、金融街、地铁站、金茂大厦、申办世博会成功、上海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证券交易大厅、外国游人参观仿古街等。
小组合作讨论,由记录员记录、整理发言,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生】(1)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国际交往、金融机构等方面。
【生】(2)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地理位置,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的扶持等。
【师】上海向我们展示了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与之毗邻的淳安也提出了建设大都市的口号,你们听说过哪些宣传口号?
【生】走遍天下,不如淳安江厦。
【生】蓝天、碧水、绿地、创建港城淳安。
【生】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生】住在淳安,游在淳安,学在淳安,创业在淳安
【师】这四个“在淳安”是淳安政府提出的城市名片,它们反映了淳安的城市发展有哪些优越条件?
学生分别从城市生活条件方便和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港口交通便利,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等方面分析。
【生】我认为现在淳安交通和城市环境需要改进
展示淳安市政府网页的图片,突出“网上献策”栏目。
【师】对,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淳安的城市建设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城市的发展靠大家──每个淳安市民,阿拉也要为自己的城市家园的建设献计献策。播放幻灯片,展示“千岛湖论坛”的栏目,讨论主题:请你们为淳安的城市建设献计献。
【师】现在我们以原来的小组为单位,参加论坛的讨论,每个同学都要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观点,组内的记录员作好记录。并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第三组)我们组认为千岛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点之一,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另外城市居住环境还需要大幅度改善。
【师】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要让淳安成为蓝天、绿地、碧水的城市。我发现第二组有两位同学举手,看来你们学习的热情很高,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发言,另一位补充。
【生】(第二组)我们组认为应该不断提高淳安人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外语水平,使城市更加开放。
【生】(补充)我认为现在淳安的地价很高,可以把学校都搬迁到郊区去,开发原来的校址,得到的钱可以建设更大更漂亮的校园。
【师】这位女同学非常有经济头脑,将来学习经济一定大有前途,这个大胆的建议还需要完善。
【生】(第四组)我们组的许多建议前面的同学已经提到,就不再重复,我们认为大都市都有标志性的建筑,我们淳安也应该建造。
【师】那你们认为应该建造怎么样的标志性建筑呢?
【生】美国纽约有自由女神像,我们可以借鉴。
【生】(第一组)我们组认为淳安的交通状况需要进一步改进,公交汽车,出租车等应该提高档次。另外多举办一些国际性的会议或展览。
学生还从住房、服装节、城市扩建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热烈的讨论,给淳安的城市建设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希望每个小组的同学整理本组的建议,在假期里把它反馈给市政府的网站和相关机构。你们说好不好?(学生齐声说好。幻灯片上公布淳安县政府网址。)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节课,请同学们把对未来淳安建设的美好愿望用一句话来概括,同时也请同学们把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记在学习记录单上。播放幻灯片,展示淳安月湖四季的景色。(结束)
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