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逍遥右脑  2013-11-12 14:56

M
1.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说过的名言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当仁不让于师
C.认识你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解析:选D。首先明确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名言自然是D项。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博学而感叹不已。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这个问题,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A.他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B.他忽视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他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D.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选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从得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3.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这句话的本意是(  )
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
B.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
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
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
解析:选B。本题容易误选A项。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本意”是指这句话的本质含义。A项仅是表面含义,不能反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认为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C、D两项都没在题目中体现出来。
4.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 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
C.温和的民主派 D.激进的民主派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题意中的“中庸之道”,可知亚里士多德应属于中间派,即温和的民主派。
5.阅读下列:
材料1:
材料2: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段话,在中世纪拉丁文的亚里士多德传记中,被浓缩为“柏拉图是朋友,更大的朋友却是真理”。
请回答:
(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亚里土多德是怎样看待柏拉图的理念论的?
(2)亚里士多德在学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3)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为主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在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题型多样,考查灵活,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弱点的批判和逻辑学成就回答前两题,结合“中庸之道”的三种状态和认识来解决最后一题。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将东西方哲学家比较掌握。
答案:(1)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2)在哲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等都有突出贡献,其中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3)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人称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一、选择题
1.亚里士多德17岁就来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进行学习,他主要是为了(  )
A.学习政治理论 B.学习自然科学
C.寻求智慧 D.成为博学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到阿卡德米学园学习主要是为了寻求智慧。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代表的阶级利益是(  )
A.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商人的利益
D.代表平民的利益
解析:选A。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御医家庭。当时是奴隶制社会,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奴隶主阶级。
3.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最主要分歧在于(  )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解析:选B。本题属于程度型比较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同类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及其主要内容。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中“最主要分歧”的要求,C项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没有关系,D项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领域的相同点。
4.亚里士多德被称作“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主要是源于他下列哪个方面的卓越表现(  )
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精神
B.创办吕克昂学园
C.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
D.创立了逻辑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真正思想家分析,应指亚里士多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三段论法已经可以作演绎法。三段论法包括(  )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肯定、否定、结论
C.小前提、大前提、结论
D.否定、肯定、结论
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6.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有(  )
①讲究科学方法研究 ②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③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④提出“中庸之道”理论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B。亚里士多德成就突出,在教学方法、哲学、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7.(2014年杭州模拟)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  )
A.生物学 B.逻辑学
C.伦理学 D.生理学
解析:选B。本题考查知识再认再现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8.(2014年江苏盐城联考)之所以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因为(  )
A.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B.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D.亚里士多德兴建了“吕克昂”学园
解析:选B。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所以才称之为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非选择题
9.(2014年三亚市统考)阅读下列材料:
在阿卡德米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述都像是同柏拉图对话,但师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柏拉图认为,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概括回答;第(2)问应围绕“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分析思考。
答案:(1)讨论物质与意识(精神)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着理念(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土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2)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非常敬仰,但在科学上决不盲从,把真理看得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是他的名言。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
1.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教材P33)
提示:例一不正确。这些三段论都犯了“四概念”错误。如例一中,第一个人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是非集合概念,即大前提和小前提间没有中间项。例二正确,因为大前提是否定的,小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
2.请参考本书孔子一课中有关“中庸”的论述,试着比较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教材P34)
提示: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异:(1)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仅是出于礼法的需要,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2)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而孔子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认两端。
二、本课测评(教材P35)
1.列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
提示:在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研究遍及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领域,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作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兴建讲习所——“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以史实说明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提示:(1)亚里士多德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2)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13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3)生物学领域,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4)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5)在逻辑学上,他的成就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6)兴建起自己的讲习所,被称为“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在此讲学著书。
(7)提出了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三、学习延伸(教材P35)
1.搜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名言,就其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议论,写成一篇小短文。
提示:短文写作要观点明确,持之有据。
2.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二历史宋明理学基础过关测试题(有答案)
下一篇: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二历史上册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上册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