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

逍遥右脑  2013-11-07 09:46

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难点:是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方法:这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较高的分析、理解难度与较强的故事性并存。因此,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取有效信息,并有机地联系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以讲故事的方式增强趣味性和感性认识,以免使教学变得枯燥。
1.导入
请学生阅读导言部分,知道“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的。提问“‘维新变法’,要变的是什么,要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后,指导学生阅读?每课一得”,思考回答问题,以对变法运动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加深对其“救国”目的的理解。然后以“这场运动是如何开展的,这条道路能行得通吗,为什么”的问题导入新课。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学生看书,了解“公车”的含义。
背景。回忆<马关条约》的影响,认识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简单经过。关于时间、地点、发起人,让学生了解即可。对于上书的主要内容,提问学生答出后,进一步提问“拒和” “变法”的含义(“拒和”是指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 “变法”是指改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要求抵御外悔、救亡图强的心声,加强思想教育。
结合小字部分对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简单介绍,并请学生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影响。点明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即可。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
教师提出问题: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天演论)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归纳,教师做适当指导。重点强调严复在《天演论》中的主要观点和进步影响。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建议教师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变法开始。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首先强调背景,再次帮助学生认识当时的危急局势。对于变法开始的标志和为什么称为“戊戌变法”,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可解释“国是”的含义。
主要内容。简要解释每一条变法内容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按经济、军事、政治、教育等类别归类。可给学生2--3分钟时间看书,然后采用抢答竞赛方式让学生当场记忆。
影响。可将这一时期主要史实列出,以帮助学生思考并结合课本内容对“百日维新”做出客观评价。
时 间 近代化历程 主要中外战争
19世纪40??60年代两次鸦片战争??惨败

191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 ----惨败

19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百日维新??民族资产阶级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惨败
随后置疑:为什么“百日维新”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结局。首先强调其结局是失败了。关于失败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如果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可进一步指出并简要说明维新变法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讲学稿
下一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3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相关文章
【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