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3-12 15:03
【摘要】多做题,多巩固知识点,大家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
①第26届大运会于2015年8月12日至23日在中国深圳进行 ②2015年11月1日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开始启动③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④2015年6月20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⑤2015年1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就是语言、文字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有人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4.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5.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突破6亿。其中最大的广告、最大的受益者是唐山市。城市巨变、唐山精神等都得以成功“营销”,还带热了当地的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6.《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5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9.2015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事后陈贤妹三辞政府慰问金,并坦然地说:“我不怕,平时见到老人摔倒我也会扶,总要有人去帮助”,这表明(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针对 “小悦悦事件” 之“国人道德滑坡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10月20日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B.文化会随着经济、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C.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D.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2010年,大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新词也海量增长,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蒜你狠”、“犀利哥”、“给力”、“秒杀”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据此回答11—12题
11.网络新词的出现和传播表明(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12.素以严肃正统著称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也使用了网络热词“给力”,让不少网民大呼意外。《人民日报》的做法( )
A.肯定了网络文化是一种优秀文化 B.尊重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
C.将推动网络语言的全面推广 D.有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13.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4.2015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政府应该履行的文化职能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1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 )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 ②传播文化的功能 ③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 )
A.学历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8.中国古代的海外移民是侨居性的移民。华侨在海外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海外诸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而且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这主要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D.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1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
A.潜移默化的 B.深远持久的
C.积极向上的 D.只存在于精神领域
20.“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 )
A.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有差异、有竞争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C.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21.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议论。正是由于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升华。这表明(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D.文化的发展于不同思想的相互激荡
22.有人认为,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
A.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23.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
A.电视的普及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24.“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 )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内在要求
B.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