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逍遥右脑  2017-02-14 17:04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30°N)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

  1.自然环境:

  ①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②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和湿润;

  ③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2.自然资源:

  ①水资源居全国首位(全流域);

  ②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中游);

  ③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上游);

  ④旅游资源丰富(全流域)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

  2.城市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3.经济发展: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区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三峡主要任务为:防洪

  (3)存在问题:①自然灾害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②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引发水土流失。主要问题为水土流失。

  (4)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5)措施: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③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2.中游地区

  (1)优势:①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作物基地;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发展商品农业和制造业为重点。

  (2)问题:洪水

  ①自然原因:中游多曲流和湖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减少;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能力降低

  (3)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4)措施:

  ①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琥珀;

  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水林

  ④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洪水季节蓄水

  3.下游地区

  (1)优势:

  ①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发展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基地为重点。

  (2)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4)措施:

  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 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

  (1)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南北温差大

  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3.土地资源丰富:

  (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2)宜农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②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发展

  ③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④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发展畜牧业

  ⑤山地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⑥气候温和湿润

  ⑦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水湖,利于渔业发展

  ⑧林地面积广,既保护生态又可发展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

  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③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④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2)地位:①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②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③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B:具体表现:

  ①东北地区农业自东向西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 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

  ②东北地区农业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地带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开发

  A.存在问题:

  ①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②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

  B.①改良耕作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的发展:

  A.存在问题: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

  B.措施:①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环境恶化

  3.湿地的保护

  A.存在问题: ①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②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③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B.措施: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发展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①地形:面积广大,平原广阔 ②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③水源:河流交错纵横

  (3)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①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②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好

  ③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

  ④主要的侨乡分布地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3、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4、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城市化发展

  2.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a:问题: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

  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问题:人地矛盾加剧;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问题:重复建设突出;

  措施:加强城镇和区域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数学高二必修4第二单元知识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下一篇: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汇总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