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语父母听得见吗?
逍遥右脑 2017-01-02 13:20
在一次讲座上,我收到许多孩子的字条,上面写着:
“我很想和父母在一起说说话,可是他们说,为了生活出去上班挣钱够忙的了,哪儿有空听你说。”
“无论是我的快乐还是我的悲伤,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快乐和悲伤都是我一个人承担。”
“我其实不想爸爸给我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我很想爸爸能陪陪我,多了解我。”
孩子们的这些心里话,难道不令人忧心忡忡吗?
一、别成了“自言自语的一代”
我们的父母们或许没有意识到,没人陪伴的独生子女经常会一个人说话,所以独生子女也是自言自语的一代,他们孤独、寂寞,甚至褊狭、固执,这都和生活环境的单一性有关。也正因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很强烈,家长们多抽出时间陪孩子说话、游玩,是独生子女时代对父母提出的迫切要求。
2006年第5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真想用零花钱把爸爸、妈妈买下来》。文中小作者对爸爸、妈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平时跟父母交流很少,我每天只听到“写完作业了吗?”“快认真复习”等等,我想说也插不上嘴。一次,我考了100分,本来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想给父母一个惊喜。但是爸爸、妈妈正在谈事情,根本不理我,我只好把这个100分埋藏在心中了。还有一次,我有道题不会做,想等爸爸回来向他请教。可是爸爸回来后,没有理我马上又走了。当他们拒绝理我的时候,我感到很伤心。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能陪陪我,和我说说话?我真想用自己的零花钱把爸爸、妈妈买下来,陪我聊天说话。其实我的要求不高,一天只要抽出10分钟,哪怕5分钟,就足够了。爸爸、妈妈,你们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愿望吗?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就会高兴,这不可否认,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孩子们一起玩,只是他们“社交”活动的一个方面,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却是更常态更有影响力的。首先是血缘亲近和抚养特点,特别是孩子10岁之前,父母对于子女不仅是伙伴,甚至是第一伙伴;其次,依长幼关系来看,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性,绝不同于孩子之间的交流;另外,现代社会孩子更希望和成人平等交流,以显示自己的成熟。所以孩子们像对朋友一样的呼唤:“请爸爸、妈妈与我一起讨论人生大事”“与我一起锻炼”“与我一起玩”。
但为什么还是有许多父母以种种理由来拒绝孩子的要求?我曾经在网上看了一个小学生写的文章《爱看电视不都是我们的错》,我想从中能让父母们有所感悟:
我喜欢看电视,我的好多同学也喜欢。在星期天或假期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前度过的。
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看电视,说我是个十足的“电视迷”,总想让我改掉这个“坏毛病”,好听的话难听的话说了不少。这还算好的呢。我好多同学的父母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训他们,有的还又打又骂……结果呢?我们还是喜欢看。其实,爱看电视不都是我们的错。为什么父母们不想想自己也有很大责任?每当我要妈妈陪我看书、画画、给我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没耐心,很少能好好陪我。有时,她要忙自己的事情,就跟我说:“看电视去吧,好孩子……”这句话,她不知道跟我说了多少次!为什么到头来,她又反对我看电视?
妈妈为了让我吃好穿好,做什么都行,可她不知道我最想要什么。我多希望她像伙伴一样和我一起玩,这才是最令我开心的。碰到没好节目看的时候,我也挺烦的。但爸爸、妈妈又不让我自己出去玩。我还能干点儿什么呢?
可见,父母们并不完全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才不愿意陪孩子玩,而是父母们并没有心理准备成为孩子的好伙伴,更没有养成陪孩子玩的习惯。
二、陪孩子一起玩
中国的父母一般具有内敛而现实的性格,还受家长制的传统影响,似乎很难放下架子陪孩子一起玩。父母们应该相信,和孩子一起玩不仅不会损害形象,还能充分展示父母的现代风范呢!同时应记住您只是孩子的伙伴而不是他的管制者。放松您的心情,亮出您的微笑,和孩子一起玩耍、欢笑!
还可以尝试着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现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轻松聊天、嬉笑逗趣的场景越来越少。这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缺憾。其实,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餐桌旁不要急于离开,每个人随意讲讲一天中的见闻、乐事,时间不必长,半个小时、10分钟,却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惯例,那是一件很其乐融融的事情,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切关系。何况,还会是小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大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