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联考检测试题(附答案)
逍遥右脑 2013-08-17 22:49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2014-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政治)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这说明
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D.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这:
A.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是区分真、伪哲学的唯一标准
C.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D.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天地为万物之本” B.“心外无物”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5.“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中的这句名言表明: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运动是绝对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右面漫画《假话与真话》的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A.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真与假是相对而言的
C.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谬误与真理会相互转化
7.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凭空臆测的哲学依据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统一的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④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窃听丑闻搞垮了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在窃听丑闻这场风波中,新闻集团声誉受损。同时默多克的电视业务也难逃“劫难”??新闻集团对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收购就因丑闻搁浅……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颤抖着”的“新闻帝国”。上述材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性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
③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④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未雨绸缪??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邯郸学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的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B.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殊的矛盾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9月25日晚,中国男篮以70:69险胜约旦队,虽只领先一分,但随后中国队的防守保住了胜果,一分足矣,获得第26届亚锦赛冠军,并获得唯一1张直通2014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中国男篮重回亚洲之巅。这告诉我们
①坚持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是实现事物发展的必备条件
②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心想事成
④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 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他们
A.忽视了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否认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否认了事物是发展的 D.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
14.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A.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之中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针对目前有记者将北京‘首都’写成‘首堵’的现象,北京市长王歧山说:目前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但个别记者把‘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根据材料回答15-16题
15. 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告诉我们
A.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B.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6. “北京堵车现象虽然存在,但个别记者将‘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王歧山市长的上述讲话体现了
A.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7.西湖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使西湖龙井集山泉雨露之灵气,形成了与其他产地的茶叶味道不同。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应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 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9.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近年来电视荧屏过度娱乐化,不顾社会公共道德底线,给予舆论导向造成很大反向影响,对此,广电总局将下达“限娱令”限制各大卫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倾向,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有人认为 “限娱令”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阻止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而是防止娱乐节目的过度泛滥。”这一认识坚持了
A.统筹兼顾的原则 B.与时俱进的原则
C.适度的原则 D.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原则
21.广电总局的 “限娱令”最好只能做整体、笼统的政策性的规定,却不一刀切地粗暴干涉实际艺术创作,具体制作包括节目时长以及播发时间等还要靠各大电视台灵活掌握,要让热心观众说话来决定整改、去留,以增强该“限娱令”实际可操作性和公平公正性,消除一刀切的可能。消除“限娱令”上的“一刀切”是
①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论断主要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23.2014年10月15日,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开幕,举办残疾人运动会,旨在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们之所以推崇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因为
A.自强不息精神作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C.正确的意识通过实践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4.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4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空间技术的进步和实力。上述材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B.要坚持发展观,树立创新意识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改变规律 D.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25.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二、非(本大题共四小题,26题8分,27题15分,28题18分,29题9分)
26.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8分)
27.(15分)中国口号的百年回顾:
年 代口 号 内 容
20世纪初??20年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0年代??1949年打土豪,分田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50年代初、中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0年代后??60年代初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抓革命,促生产。
70年代后期??80年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0年代??21世纪初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国两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教兴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1世纪初??今天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百年口号”的变化所体现的哲理。(6分)
(2)上述“百年口号”的变化,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9分)
28.下列两则材料,思考并回答:
材料一:能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引发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后,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审视自己的核能政策。同时,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太阳能和风能虽然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势,但目前均存在发展瓶颈,仍非世界能源市场主流。
材料二: 日本地震“冲击波”影响了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云集北京的中外学者向日本遇难者致哀的同时,也对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各抒己见。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从短期看,地震会令日本经济放缓甚至重新出现负增长;从中期看,抗震救灾会增加需求,拉动日本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地震加剧了日本的财政负担。这对负债水平已经很高的日本来说,是不利的。
(1)运用“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知识,说明新事物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以及人类如何对待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2分)
(2) 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6分)
29.我国长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这一真理性认识的指导,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等民生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人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运用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9分)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345678910111213
DCABDACDDCCBD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CBCADCCABCA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8分,第29题9分)
26.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要素;(2分)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2分)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2分)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2分)
27.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随着客观社会实际的变化和发展,每一时期的口号内容都在发生变化;(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些口号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大多数的口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极少数的口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过消极的阻碍作用。(3分)
(2)①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每一时期口号的内容都是对当时实践活动的反映;(2分)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每一时期的口号内容都在发生变化,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每一个时期的口号都是为当时的实践活动服务,都是为了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发展当时的生产力。(2分)⑤认识对实践有重大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每一个口号,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并指导着人们去完成相应的任务。(2分)
28. (1)①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分)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2分)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分)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我们要对新能源的发展充满信心促使其发展壮大;(3分)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对于新能源发展,要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新能源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促进新能源的发展。(3分)
(2)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李教授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判断,具体分析了每一时期日本经济的特点;(3分)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日本地震既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抗震救灾的需求,日本的经济又会有一定的增长。(3分)
29.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3分)
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如果超过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2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