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7-06 15:00
第四单元 报效祖国
第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二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
【目标】:
知识和技能:
①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②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
学会采用列表比较和图示法归纳、记忆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②感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美好生活,增强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重难点】:
重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难点:理解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全面小康的内在联系。
【教 具】:多媒体
【前准备】:
学生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我市200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我市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
通过学生对“攀枝花市200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数据”与“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引出下。
讲授新:
一、总体小康(板书)
1、时间:(板书)
(学生可能会得出2000年这个答案,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解释。)
提出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有什么重大意义?
2、意义:(板书)
引导学生从教材P105—106第一个◎的相关内容中归纳答案,周围同学之间交换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并展示答案:(内容略)
(展示答案后马上进行限时记忆。)
教师:在总体小康的意义中,同学们有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吗?
(学生很可能会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是什么这个问题,此时可将后面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这一内容提前处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8◆下的楷体字,要求学生交流记忆这类题的方法。)
(教师采用列表比较法与学生进行记忆方法交流。)
过渡:我国目前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国上下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更高水平的小康是什么呢?接下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二、全面小康(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107--108第二个◎的相关内容,要求快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学生活动:临时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找问题2、4的答案,第二组找3、5的答案。
教师板书问题:
1、时间:
2、蓝图:
3、奋斗目标:
4、与“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系:
提问1、2、3,同时多媒体展示答案内容。
教师:学到这里,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解答一下。
提出问题:①全面小康的蓝图涉及到多个方面,它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②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是怎样理解的?
③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处于怎样的地位?(利用图示法进行分析。)
【堂达标练习】:(略)
【本小结】:(略)
【板书设计】:(略)
【信息反馈】:
第三、四时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能力
客观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
难。
★知识
了解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
需要艰苦奋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教学难点: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
【前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分三组分别查找搜集资料。
第一组:查找本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口等方面的数据及资料。
第二组:搜集反映当前我国在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较
为突出的问题方面的资料、图片。
第三组:查找反映我国和本地区当前存在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同群体收人差距等方面的资料。
2.分组调查分析本地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有利条和不利因素,了解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规划和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全组同学共同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提高1一2个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
建议,并将本组的观点撰写成建议书,以备堂交流时用。
【教学过程】
教师:材料(略)主要表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从《2004年分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序》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
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上海、北京、天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高,但新疆、
宁夏、甘肃、贵州、宵海、西藏等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还是负值。)
教师补充: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从全国各省市的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上海、北京、天津全
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上海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7.8%,比北京、天津分别高出6.1个
和20个百分点,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位居全国之首。但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少数省(区)的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组数据之后,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如要让我们用一句话概括这张表,你会
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生回答: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地区上很不平衡。
教师补充:且从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少数省(区)的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我们还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前达到的小康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教师过渡:我国已实现了总体的小康,但我们在为奋斗的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必须对当前的小康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只有认识清楚了,我们才能真正奔向全面小康,将蓝图在我们的手中变为现实。
引入本题:奔向全面小康
★分析差距
教师:我们都知道,小康水平应该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哪么,这个差距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此进行科学地分析。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进行讨论分析活动。
各组任务及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组任务:讨论分析我国现有小康的总体水平。
具体要求:(1)将本组查找到的有关本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口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与教材第二目第-个◎的第一个◆的内容结合起进行小组讨论分析。(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总体水平的综合性认识,并写出发言提纲、确定发言人。
第二组任务:讨论分析我国现有小康的不全面性。
具体要求:(1)将本组查找到的反映当前我国在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方面的资料、图片与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二个◆的内容结合起进行小组讨论分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全面性方面的综合性认识,并写出发言提纲、确定发言人。
第三组任务:讨论分析我国现有小康的不平衡性
具休要求:(1)将本组查找到的反映我国和本地区当前存在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同群体收人差距等方面的资料与教材第二目第一◎的第三个◆的内容结合鲜进行小组讨论分析。(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不平衡性方面的综合性认识,并写出发言提纲、确定发言人。
分组讨论分析后,请各组代表发言介绍本组讨论成果:略。
其他同学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即兴提问,并请相关小组发言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教师点评各小组活动情况和讨论成果各小组的同学们能够明确讨论的目标任务并以数据和事实说明论点,注重以本地区的具体的事例说明问题,体现了同学的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也使得我们的分析讨论基本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
全班同学评出这项活动中的“最佳活动小组:并提出表扬予以鼓励。
教师小结并补充:在学习这一之前,可能我们只是在心里问: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多远?但通过同学亲手搜集整理资料和分析讨论,我们讲事实谈数据这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与全面小康目标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也就是说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人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人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优,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t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师生依据第二组的讨论成果共同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二个◆下◇的内容。
参考事例
例1: 2004年位居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之首的上海农村,森林覆盖率为3.7%,实现程度为一85.5%。(森林覆盖率按总体小康标准应为15%,按全面小康标准应为23%)2004年上海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仅为62.2%,而全面小康标准中该指标应在80%以上。
例2:位居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第18位的中部省份河南,全省仅有13.6%农户饮用的是自水,在全面小康标准中该指标应为80%;全省使用清洁能和卫生厕所的农户分别为1.2%和0.8%,全面小康标准中该标准应为70%。
例3:位居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30位的西部省份青海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年,即未达到小学毕业水平,与全国平均7.6年的水平尚有较大差距,而全面小康标准中该项指标应为9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全国总体小康值为69.5岁,全面小康值为75岁以上,而青海有2004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8岁。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三个◆第一个◇的内容。
提示:(1)可请第三组同学介绍他们查找和搜集到的反映本地区当前存在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同群体收人差距等方面的资料。
(2)也可根据“导人”所列的《2004年分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序》表中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序情况与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并说明本地区目前小康的不平衡性。
教师过渡:在我们分析我国当前达到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中,我们的同学不仅关注着国家和我们的家乡,而且还更多地关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因为农业、农村能否发展,农民生活能否实现全面小康,这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2002年,一个13岁的城市少年小刘在农村待了近两个月,拍摄照片600多张,写出了4000多字的“城乡差异调查报告”。在报告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这两个月中的深切感受和他的期盼与梦想……
★续写梦想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三个◆第二个◇中小刘的“城乡差异调查报告”后,围绕“农村的路一一城市的路”、“农村的代销点—城市里的大型商场(超市)”、“农村的厕所—城市的厕所”、“农村的爷爷—城里的爷爷”分小组展开讨论,对比城乡差异,体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学生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谈谈本组讨论中同学们的感受:略。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
教师:同学们从前面的学习,以及以往的实践或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信息中,已经认识到了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全面小康建设至关重要,而小刘的报告,更加深了我们的认同感。相信同学们也和小刘一样,有一个梦想,一个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
教师请学生在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三个◆第二个◇的相应位置进行续写。
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续写的梦想:略。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后,小结过渡:城市少年小刘在近两个月的农村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城乡在道路、商业、通讯、公共设施(厕所)、养老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他的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生活质量指标(含居住道路质量、清洁能、卫生厕所使用情况、生活信息化实现程度、商品安全等方面)和社会发展指标(含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再次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困难、最关键的点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必须采取积极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改变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重大战略与家乡发展
教师提问: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近年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同学知道吗?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归纳并补充:近年党和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扩大区域间经济、技术、人才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完善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从而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化和社会事业。(教师也可制作一个相关的多媒体,或以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这些重大战略和举措对我们的家乡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并过渡:无论我们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举措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将给我们的家乡带深刻地变化。成为家乡发展和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同时。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也召唤着我们全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召唤着今天和未的建设者们投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洪流中。
★奔向全面小康
教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壮丽的,同时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是通过奋斗和努力完全可能实现的。从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情况看,我们有很多有利条,我们分析一下。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一个今的内容,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有利条?
学生发言:略。(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等,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
教师补充:从国内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交通现代化和通讯数字信息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口和机场、信息网络等条将不断改善。这些也都为当前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
教师过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艰巨性,我们面临的诸多困难,尤其是“十一五”时期。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和新的上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这一时期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二个◆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学生发言:略。(我国现在面临着资能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教育、科技发展水平方面的问题。贫困人口、城乡差距问题……)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归纳:“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将继续面临“三大挑战”,即资特别是能短缺的挑战,发展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这“三大挑战”,说到底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我国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反映。正是在这样的条下,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问题凸显出。正是在这样的条下,推进城市化和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调整结构和扩大内需,同时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人才就提到极其重要的日程上了。
教师:面对如此多且复杂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逃避。而且也逃避不了。我们仍然需要全国上下一条心,需要全体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迎着困难上,脚踏实地、励精图治,搬掉前进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切实解决好全面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提出当前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时,也一定尝试着考虑解决困难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现在整理一下思路,想想我们国家现在需要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并讨论相关问题。
学生发言: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体要求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人,加速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大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消灭贫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补充:要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应建设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我们还应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艰巨的,因而在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我们摇要勇气、信心、毅力,需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
教师过渡:2020年,我们的同学将亲身体验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成为现实,享受到更加幸福的生活。但我们要享受到明天的美好生活,也需要同全国人民一道投人到建设的热潮中去。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责任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二个◆第二个◇的话题。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及时引导和评价学生发言后,归纳: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会有所不同,但同学们谈到了自己在 2020年到之前早已成为了社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并要当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就需要我们从育少年时期开始提高我们的化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些分析与认识说明了我们的同学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同时,同学们也谈到,虽然我们现在还处于青少年时期,但我们也应当像深入农村并撰写调查报告的小刘一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了解国家和家乡发展的规划,并用我们的智慧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师过渡:我们的同学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家利用余时间进行了调查研究,将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化作了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真情真意。下面我们就相互交流,了解各组同学的调查研究成果。
★我为家乡发展献智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堂交流。
步骤:(l)各组代表对本组在前调查、研究、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建议进行交流发言。
(2)学生对各组建议中不明确或可行性方面的问题进行自由提问,由相关小组同学负责解答。
(3)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对各组的建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评价。
(4)评选最佳建议和最佳活动小组,并予以表扬。
(5)教师组织学生后将各组建议汇总后通过相应途径转达至政府部门。
教师小结:这次活动同学们投人了很大的热情,每一份建议的背后都凝聚着各组同学的辛勤与汗水,相信这次活动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也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家乡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种种艰辛和之不易的成就,同时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提出了一份真诚的建议,以此表达对家乡未的美好憧憬和愿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的赤子之心。凭着这种信念,再加上我们在成长中不断积累的知识和力量,我们今后一定能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并且客观地认识到了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要继续艰苦奋斗,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虽然我们目前面临许多的艰难险阻,但是我们坚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奋斗和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第十一 机遇与挑战
教材分析
[标内容]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全球观念、国际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自觉维护世界和平。
★ 能力
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复杂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能力。
★ 知识
了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教材内容要点]
★ 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教材结构分析]
★ 导语
导语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本的主题,点明本的教学目标。
导语分三个层次: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其次指出我们国家要抓住机遇谋求发展,要积极迎接各种挑战;最后还指出青少年应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 情景再现
本栏目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
引言用生动的字,表达出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渴望与忧虑,提出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从而引出本第一目《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本栏目两个目,即“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在了解当今世界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进行客观定位,并充分认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全球意识,谋求自我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一目《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含两个◎。
第一个◎通过列举相关事实与数据,帮助学生感受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科技浪潮对世界的影响,并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个◎用大量的史实和事实指明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是历史潮流。并帮助学生在感受历史与现实中认识到和平与发展休戚相关,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任重道远。
第二目《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含三个◎。
第一个◎通过客观列举事实与数据,与学生一起去感受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整体地位的提升,以及和平崛起的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二个◎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客观分析,帮助学生清醒认识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勇于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第三个◎从细微处入手,帮助学生懂得关心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每个世界的公民的责任,身为地球公民就应具有全球意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 阅读与活动
阅览人生
通过阅读《为了和平》一对曾经饱受侵略战争灾难的南京市建设国际和平城市的实际行动的介绍,认识到今天的人们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感悟名言
三段名言,强调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它需要全人类紧密团结、共同努
力建设一个和谐世界,需要各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活动体验
通过《为和平祈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带的痛苦,懂得和平的可贵。激发对和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点睛之笔
通过本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知道国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我们树立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
(一)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尤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本标内容,也是把握当今时代主流旋律的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当今的世界面貌和经济政治格局的未走势。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形势又十分严峻;和平与发展问题又相互交织,充满了复杂性,对该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说,日常对国际和平发展的关注和经验积累都很有限,对此类复杂问题普遍缺乏分析,加之自身的分析能力也较弱,因而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应对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分层次进行分析,尽可能多地运用直观,同时又具说服力的图片、数据资料辅助教学,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感到和平与发展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二)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样也是本标的内容,是教学重点。这一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和客观了解国情和我国发展面临的复杂国际和国内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这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说,在理解、分析和综合掌握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能力差距,因而这就成了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学习设置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提供客观而又较丰富的教学资。同时,更需要对机遇、挑战分别进行由浅入深地逐层分析,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矛盾复杂性进行辩证分析,形成师生对问题的客观和较深刻地认识,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又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设计建议
建议用四时完成本。第一目“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用两时完成;第二目“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用两时完成。
四时的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时:“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上)— 了解科技对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等世界发展总特征。
第二时:“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下)—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三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上)—了解和平崛起的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第四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下)—了解世界的开放性,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作为世界公民的全球意识
第一时 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全球观念。
★能力
培养分析认识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征的能力。
★知识
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
【教学重难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
【前准备】
搜集有关近年世界科技重大成就的相关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闻播报
内容要求:播报近期或回顾年度国际重大新闻,内容应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化等方面。
形式建议:(1)可剪辑电视或广播新闻节目,再进行播放。
教师:同学们,你对哪一条新闻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每个同学对于国际新闻事的关心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新闻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世界的精彩,有的是无奈,有的是兴奋,有的是压抑,有的是快乐,有的是忧愁,甚至是深深的痛楚。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感谢那些新闻工作者,因为正是在全世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在新闻中更清晰地感受到世界风云的变幻,感受到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重大或细微的变化。
教师:同学们平时都关心国际新闻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很多同学都有个习惯,就是看新闻,关心我们所在地区、我们国家,还有我们这个世界每天发生的大事,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主动了解重大国内国际新闻已经是现代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了解国际却新闻不仅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它也体现了我们作为地球一员的责任感,像今天,我们虽是坐在这儿,但新闻却让我们感受到世界跳动的脉搏。希望同学们都能者养成和保持自己的这一好习惯,不仅要懂得感受世界的脉搏,还要学会在世界跳动的脉搏声中探寻世界的主旋律。这也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新内容。
引人本题: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上)
★科技浪潮
教师:如果要大家回答一个问题—“近50年,对世界改变最大的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会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
教师:从近50年人类的发展历程看,我们不可能不谈到有一样东西对世界改变,且它的力t是如此强大,那就是—科技。科技对世界和我们生活的改变可谓—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将人类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个◎第一个◆的楷体字部分的内容,或将这部分内容与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一起制作成一个反映科技迅猛发展,科技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幻灯片,并请学生介绍。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何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科技点亮了世界,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惊喜、是理想、是希望,科技让世界变得好像是一个小小的村落,虽然我们现在身处的只是地球的一个小小角落,但我们却又可以迅速知道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而信息的迅捷传播也恰恰折射出科学进步的耀眼光芒。科技在改变着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切身的感受,许多同学平日对此就很感兴趣,大家在前又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科技进步的相关具体事实?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评价。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将反映近期世界科技重大成就的视频、图片、字等资料制作成向全班展示,也可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近期的世界科技重大成就,如右图—“2005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教师:通过刚才的短片(老师的介绍),以及同学们的讨论与发言,我们一起回顾了近年人类取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在这些事实中,我们再次感受到“知识经济”的滚滚浪潮,并且我们还可以预测这些科技成果对世界未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再列举一些有关科技带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事实呢?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略。
教师: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由微电子及信息技术带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联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内部调整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推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新的世纪,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领导者,通过不断创制和颁布工业产品的最新技术标准,成为其竞争
的核心力量和利润的增长泉,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中获取了超额利润。资料显示,在1990年美国经济增长中有80%自科技的贡献,到2003年则达到了90%以上。日本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也达到了87%。欧盟达到了82%。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30%,纵横向的发展数据对比表明,知识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下令的相关内容。
教师过渡:20世纪90年代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越融为整体,相互依存与合作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越明显。
★经济全球化
教师介绍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资料,也可将全球化的特征制作成向学生展示。
资料示例:
20世纪80年代以,全球贸易规模增长了近2倍,2003年达到7.3万亿美元。总体上看,世界各国传统的10易保护壁垒正逐步削弱,贸易规则发生新的变化,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深入。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到新澳自由贸易区,全球具有一体化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超过40个,所包含和正在申请的国家达100多个。
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迅猛增长,相互兼并和投资不断加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1995年2万多家达到了2003年6.3万家,总共拥有14万亿美元的资产。2003年,美国沃尔玛零售集团的销售额达1400多亿英元,超过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通用汽车会司的销售额要比南非洲地区生产总值还多500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下属的45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经营活动占世界生产的40%,贸易的60%,专利与技术转让的70%,国际直接投资的90%。
国际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本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股价总市值超过35万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世界生产总值;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达到2万亿美元。
教师请学生再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
教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各国经济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那么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及时引导、评价学生发言,然后小结:从上述资料和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在全球化趋势中,生产日益国际化、跨国公司不断涌现和发展,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深人并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些特征又促使资本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
教师: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金和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同时也带各种负面影响。如:由于世界经济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国内市场带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通过资在全球范围的合理配置使效率提高,但在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下,财富越越向少数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教师提问: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这把“双刃剑”?
学生讨论并发言:略。
教师:为了适应在经济全球化条下形成的新国际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比较优势,分阶段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要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教师过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种力量也在错练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调整、组合,国际政治格局进一步向普多极化方向发展。
★政治多极化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的第三个◆下的楷体字部分,了解战后到今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的过程,或将其制作成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简单分析一下国际格局由战后的美苏对峙转向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的主要原因有—(I)苏联的解体(2)世界出现了多个力量中心:除美国外,欧盟、日本、俄罗斯、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都对世界发展中有着重大影响。
教师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讨论和分析中,我们也看到了国际矛盾的复杂多变,认识到了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在不断地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这都使得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教师提问:这种多极化的趋势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又会带什么积极的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略。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在不断地重新组合,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才不可逆转。而这种建立在多种力f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国际格局,既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也有利于在各种力量的制衡中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这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三个◆的有关内容。
本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去聆听了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我们既有感受到了科技浪潮席卷世界后的豪迈与激情,更应有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清醒、理智与担忧,以及在今天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把握住世界的脉搏,认清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谋求自我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下节我们将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一和平与
发展。
第二时 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全球意识,激发珍爱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国际社会责任感。
★能力
培养客观认识、分析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能力。
★知识
了解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前准备】
请搜集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字或者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
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选择一组反映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照片(如新闻摄影获奖作品)或图片,内容涉及和平与发展问题,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如自然灾害与人类家园、全球共同抗击禽流感等),在堂上进行展示,或制成一个多媒体进行展示,并请学生进行相关介绍。
★直面当今时代主题〕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有关《联合国千年宣言》的内容。
教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在辞旧迎新时对未的日子寄予美好的愿望的习惯。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新千年开始之际,于2000年9月6日至8日聚集联合国纽约总部,共同签署了《千年宣言》。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到了这个《千年宣言》确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千年宣言》确定的主要目标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裁军,发展与消除贫困,保护我们的共同环境,解决非洲冲突,还有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等。
教师:在新千年的第一次联合国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共同签了《千年宣言》,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请学生阅读思考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一个◇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从《千年宣言》的签署和所确定的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千年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这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同时,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需要解决许多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各国精诚团结、相互协作。)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千年宣言》的签署本身就表达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希望致力于解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日益严峻的一些重大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越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世界和平、安全以及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各国团结合作共同解决世界重大问题的必要性。正如《千年宣言》所指出的“世界各国必须共同承担责任管理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耐的威胁”,各国“除了我们对各自社会分别要承担的责任外,我们还有在全球维护人的尊严、平等与公平原则的集体责任。
教师过渡:从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千年宣言》的内容中,我们都应强烈感受到和平与发展一一这一时代主题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与发展之间的休戚相关。的确.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还是今天人类经历的社会现实,它们都证实了一发展需要和平,发展有利于和平,二者相辅相成。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教师:和平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和平?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情景一所提供的材料,并思考问题。
学生发言:略。(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战争就像恶魔一样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和财富,毁掉了人类的家园和无数的人类明。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没有和平,人类何谈安居乐业,也就更谈不上发展了!);
教师及时评价,并补充:因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解决和平问题就是要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
教师:材料中还提到了一个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未道受战争破坏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呢?
学生回答:瑞士。
教师:瑞士是现今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而且2005年世界银行专家对世界120个国家财富分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人均财富为64吕241美元,高居世界富国榜首。
教师请学生再次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情景一中第二段材料,思考并讨论第一个◇提出的问题。
学生发言:略。(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幸免于难,国内未遭受战争的破坏,瑞士人可以始终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幸免于难,也为瑞士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保护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和人才,这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
教师及时评价,并小结:一个国家发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需要国家和本国人民长久努力的,但是我们在分析“瑞士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时,必须看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幸免于难,对瑞士战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教师提问:从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的灾难和瑞士的发展这些事实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回答:人类的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远离战争。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
教师补充: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教师:和平是人类世世代代迫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呼吁全世界共同携手为实现人类和平而努力,联合国大会设立了世界和平日.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天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介绍(或请学生介绍)有关世界和平日的小知识.9月21日是世界和平日。联合国大会于1981年通过决议,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联大开幕的日子定为世界和平日.2001年9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世界和平日。大会宜布,世界和平日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呼吁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大会还号召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区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通过教育和公众宣传等适当方式庆祝世界和平日并同联合国合作实现全球停火。
自世界和平日设立以,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举行仪式,提请所有人关注、庆祝和纪念这一日子。同时,全世界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民间社会和宗教团体也纷纷举行各种活动纪念世界和平日。多年,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为实现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战争、恐怖袭击、地区冲突等多种形式的基力敌对活动依然存在,人类实现真正和平的理想任重而道远。
教师过渡:记住9月21日—世界和平日,实际上更意味着我们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应当记住自己的责任—促进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在和平公正的环境中共同发展。下面我们一起关注世界的发展。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情景二所提供的材料。
教师: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答: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即富国越富,穷国越越穷。
教师(或学生)介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相关资料。
示例:2005年世界银行专家对世界120个国家财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在其官方网站会布了题为《国家财富在何处?》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瑞士与最贫穷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的人均对财富相差甚远,世界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世界银行在进行专项调查时,不仅考虑国民生产总位水平、人均收入等传统因素,还非常重视自然资的利用程度、环境损害规模、劳动力价位等。世界银行专家此次调查依据的是2000年人均物质财富分配水平,先算出120个国家和地区的物质财富总和以及人口总和,得出9万210美元的世界人均财富指标,然后以此为标准,判断世界各国人均时富情况。
结果表明,瑞士高居世界富国榜首,人均64万8241美元,之后是丹麦(57万5138美元)、瑞典(51万3424美元)、美国(51万2612美元)、德国(49万6447美元)、日本(49万 3241英元)、奥地利(49 万 3080美元)、挪威(47万3708美元)、法国(46 万 8024美元)、比利时和卢森堡(各45万1714英元)。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1965美元。
世界银行专家指出,调查结果表明富国和穷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瑞士人均财富64万8241英元,几乎是埃塞俄比亚人均财富1965美元的330倍。今后这一趋势还将得到延续,主要是穷国将更穷。穷国贫穷的根在于资衰竭,这些国家经济状况非常糟糕,矿产资少得可怜,土地资继续衰竭,森林被砍伐,联合国提出的在2015年前减少贫穷饥饿国家数量的千年发展目标未必能预期实现。
教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数据后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的确,很多人看到这些数据后的第一感受就是震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多数人对这一差距到底有多大并不清楚。最富国家的人均财富几乎是最穷国家人均财富的330倍。而且今后这一趋势还将得到延续,穷国还将更穷。
教师向学生介绍《全球每年约有500万名儿童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
教师:贫穷、饥饿危机,还有巨额债务伴随着那些最不发达国家,也困扰人类社会,使得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这一切也可能会使人类在新千年到之间的美好愿望遥遥无期。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贫富差距给世界带的影响的?
教师请学生思考并讨论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情景二的◇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世界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况继续恶化将给世界带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及时评价,并补充: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了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南北差距的不断扩大,富国与穷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的悬殊必将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地区局势的稳定,给世界带新的不稳定因素。
教师小结:战后的和平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有全球化在带机遇的同时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均、代价不公平等,都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困难。这也是加剧世界贫富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各国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为维护世界和平莫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
教师提问: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变“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及差距还在扩大这一状况?
学生发言:略。(各国在经济发展和贸易中应当坚持平等、公平和互利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当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帮助其摆脱贫困和落后;联合国应当在促进世界发展,消除贫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积极落实联合国《千年宣言》的目标要求.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
教师积极引导、评价学生发言后小结: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稳定,不要战争动乱,要繁荣进步,不要贫穷落后,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在学习中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消除贫困、促进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又一重大题,同时也是异常严峻的挑战。2005年9月.联合国迎了60岁华诞。60年,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今天联合国面临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和责任感。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就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表了意见,强调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应该加强全球能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安全和能市场稳定.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全人类应当共同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共同促进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情景二的◇的内容。
本小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和平与发展问题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对世界的未、人类的命运。在新的世纪,和平与发展问题呈现出了新特点,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正像胡锦涛主席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努力!”
第三时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对世界的责任意识。
★能力
培养学生客犯分析申国经济政治化发展及对世界贡献的能力.
★知识
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准备】
请搜集反映“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照片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学生分组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主题,展示并介绍自己1一2幅自己搜集的图片(照片)资料。
要求:1.主题鲜明,图片(照片)要能客观反映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介绍时语言要简明、清晰,并要说明从图片(照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从图片(照片)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从图片(照片)中我们看到中国的角色有着怎样的变化”等。
教师请学生谈谈对同学们展示和介绍的图片(照片)的感受,如:“你对哪幅照片(图片)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学生发言:略。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组同学所选图片(照片)及各组展示和介绍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扬.
教师小结:在我们搜集这些图片(照片)资料和为展示和介绍做准备,以及全班同学一起品味这些图片(照片)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到了振奋、鼓舞,还有感动,相信有的图片(照片)还会让我们记忆很久,感谢每位同学的努力和付出。这些图片和照片,展现了我们的祖国正在世界的东方和平崛起,自信地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越重要的角色,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和平崛起
教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50多年的艰辛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一些数据或事实,让我们在一起回顾一下这些伟大成就?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中国所取得举世瞩目建设成就(参见:“十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十大亮点和2004年GDP排名)。正如我们教材中概括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教师过渡:但是,我们不应将“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等数据仅仅看作是代表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们还应注意到这些数据也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
教师请学生分析并回答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下◇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未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教师补充:从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和同学们日常生活了解到的事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不仅正在和平崛起,而且中国的和平崛起正在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着越越多的机遇,后一点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实现了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教师过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都在扩大和上升。中国的一举一动也越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国际关系和处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问题中中国的“曝光率”越越高、责任越越重、作用越越大的。已融入国际体系的中国给世人留下的是负责任大国的印象.中国人民正在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负责任的大国
教师或学生介绍中国国际救援队,也可将相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进行展示。
教师:了解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后,你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同学们都还一定记得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受灾国的救灾和重建工作提供了及时、真诚的帮助,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规模最大的对外救援行动。中国政府还在第一时间宜布,向受灾国提供价值2163万元人民币的物资和现汇援助。2005年8月,“卡特里娜”咫风在美国新奥尔良市附近登陆后,中国政府提供五百万美元救灾援助.9月8日,中国援助咫风灾区的104吨紧急救灾物资运抵阿肯色州小石城空军基地。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发生大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紧急救援措施,提供救灾款物,并派出多批搜救、医护人员赴巴地震灾区参与国际救援,中国政府再一次对国际重大灾难作出快速反应与积极援助,彰显出极富爱心与责任心的世界大国形象。 中国人民这种爱心展示,反映了根植在中国化深处的天下大同、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饱受灾害之苦的中国人民真诚地感谢其他国家人民的援助之手,也从没有把外国发生的灾害简单地看作是他国的事情,而是设身处地地替他国人民着想,以一片热忱尽力帮助遭受灾害打击的别国人民重建家园。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主动融人国际社会,力所能及地履行国际义务,彰显出中国作为促进人类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将有着越越出色的表现。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简•埃格兰不仅发贺电称赞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事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访华时还再次提到,一个国力不断增强的、负责任的中国,必将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舞台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教师过渡: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005年9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回首望,中国的努力初见成效。
同学们列举一下,近几年中国在哪些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积极作用。
学生讨论后发言:略。
教师补充:近年,中美元首多次会晤,全面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成为共识.中欧开展多领域对话,伙伴关系愈加紧密;中日继续东海问题磋商,试图搁置争议实现“双赢”。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方针,全面推进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全面的实质性合作,与南亚联盟建立和发展稳定关系.
中国为处理国际和地区一些热点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促进世界共同安全.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中国坚持不懈地积极斡旋,先后促成并主办三方(中国、朝鲜、韩国)会谈和六方(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会谈,推动各方发表共同声明,缓和了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以多种方式劝和促谈,寻求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妥善和平解决。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二个◆的内容,并请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学生发言:略。(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反恐合作和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高度责任感。)
教师补充: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到2006年2月,中国共向联合国15项维和行动派出500d多人次,目前有1000余名维和人员在13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中国愿继续扩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同各方一道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主张各国应该携起手,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应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应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参见教学参考资料五:《中国国防费》)
教师小结:多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发挥建设性作用,努力同各国一道建立和谐世界。中国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价值取向。这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教师过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升,中华化的魅力也为越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向往,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华化已成为世界多元化中绚丽的奇葩。
★中国化热海外
教师:化,是人类彼此增进了解的最好媒介。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中华明的重要特点。中国不断加强与各种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促进不同明相互包容。近年,中国与有关国家合作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化周”、“化行”、“化节”、“化年”等活动,促进了中国人民与有关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为不同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开辟了新的形式。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中国化节”、“化年”?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2005年9月,历时近两年的中法化年活动圆满结束,共举办了700多个项目的活动,涵盖政治、经济、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几乎覆盖了法国全境,涉及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10月,我国在美国的最高艺术殿堂—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化节”,这是有史以在美国进行的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展演;2005年10月,在中荷两国政府的支持下,以享誉世界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为首的30家荷兰化机构,联合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化节”……
教师:除政府间化交流如火如茶外,民间的化“走出去”也是方兴未艾。同学们如何看待中国化热海外?
学生自由发言: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吸引了越越多的国家和他们的人民,他们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化;同时,中国也希望能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和他们的人民更多、更真实了解中国,增进彼此的友谊。)
教师:据统计,中法化年期间,有200万法国民众直接参与了这一活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化盛事,把中法乃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被国家领导人评价为“中欧化交流史上的创举”。中国化的魅力,打动了各国的观众。不少人在观看了自中国的节目后表示,他们渴望去中国看一看。在美国的“中国化节”举办期间,美国主流媒体都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华盛顿邮报》还在头版头条刊登大幅彩色照片,并配以“中国的新面貌”和“自中国的爱”的醒目标题。《纽约时报》在报道中也恰如其分地指出:“和谐”才是中国化的精髓。“她是世界上的伟大化之一,或者更准确地说,她包含了世界上多种伟大的化。中国是地球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明,有50多个民族和1500多种方言……”美国参议员范因斯坦夫人说:“在过去30年中,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像中国这样发生如此之大的积极变化……我希望在这一个月中,更多的美国同胞能有机会理解中国及其在过去5000年里对(世界)化艺术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三个◆的内容,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你认为世界“汉语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促使各国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化交流成为越越重要的一事,而学习汉语有助于了解中国,便于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教师补充: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使得世界上学汉语的人也就会越越多。因为越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希望谋求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请多领域展开合作.为推广汉语教学,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的孔子学院将达到100所,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三个◆下◇的内容.
教师小结:化如桥,走出去的中国化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消除了误解,沟通了感情,也为相互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本小结: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中国坚持实行互利共燕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实践与各国的互利共旅和共同发展。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意味着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以及众多负责任的社会团体和亿万负责任、有爱心的国民。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发挥建设性作用,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人发展的今天.中国更加意识到不同明之间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意义,既积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也努力吸收、借鉴其他明的有益成果。在加强不同明的对话和交流中,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维护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国际竞争意识、优患意识和全球意识。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复杂国内国际竟争形势的能力。
★知识
了解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重难点】
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向学生出示图片资料—《世界经济2005~2006年将稳步增长》、《世界经济未十大走向》,并与学生一起了解相关内容。
教师:同学们看到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时,心里总是感到喜悦和骄傲,因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对世界经济近期的增长状况和世界经济未走向进行了解的同时,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那世界经济的未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略。(世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好事。有利于加强彼此的合作.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和对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说也是重大的机遇.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才竞争、管理趋于科学化等对中国发展也形成了严峻挑战.自然资和环境面临的压力加大,使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
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客观地分析世界经济增长状况和未走向对中国带的影响,这是十分可贵的,我们需要以这种科学、务实的态度谋求中国的发展。因为正像同学们分析的一样,世界经济,还有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使得中国时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引人本题: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下)
★面对机遇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分析了一些我国发展的“机遇”,现在我们再从当前国际形势的角度,了解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完整。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一个◆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简单概括一下这些有利条?
学生讨论后发吝这些有利条主要是—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新技术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地不断加强.
教师提问:这些机遇到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哪些积极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这些机遇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国内市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平才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中国谋求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
教师补充的确,二十多年中国正是努力争取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自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2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从不足300美元增加到1400多美元。抓住了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的机遇,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一个令下令的内容。
教师过渡:但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些机遇不是专门提供给某一个国家的,有众多的国家也处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机遇之中,并始终不渝地在谋求本国的发展。当代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给我们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带了严峻的挑战。
★严峨挑战
教师(或学生)介绍国际竞争及其实质方面的资料,也可以制作一个相关向学生展示。
资料一: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合作全球化的大潮为各国都带了挑战和机遇。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审时度势之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将眼光投向下一个5年或10年,积极应时越越激烈的全球性科技竟争。
美国目前仍保特看头号科技强国地位,但英国科学界越越多的人担心丢掉科技优势。美国国家科学院今年发布长达500多页的报告,敦促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科研和教育。欧盟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将成员国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位的比例由2000年的约1.9%提高到3%。日本科研经费古国内生产总位比例已连续3年保特在3.35%,日本政府计划从2006年度起,在5年内向科技领域投资25万亿日元(约合2126亿美元),全力推进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开发。英国制定了一个长达10年的科技创断投资框架计划,打算到2014年将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位的比例提高到2.5%。印度也设定目标,提出到2007年财政年度该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科技投入至少翻一番,达到占国内生产总位的2%。
资料二:《世界经济论坛公布全球竞争力最新排名》
教师:同学们了解上述资料后有何感受?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
要问题。
教师:在资料中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纷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将眼光投向下一个5年或10年,积极应对越越激烈的全球性科技竞争。而从世界经济论坛公布全球竞争力排名看,中国目前排名46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看到这些同学们肯定会问:那我们国家准备怎么应对越越激烈的全球性科技竞争呢?这是一个非常重大也十分迫切的问题。同学们对中国在这一方面的举措都有些什么样的了解?
学生发言:略。
教师向学生介绍《“十五”期间我国科技投人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如左图),并补充:中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未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国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科技投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到2020年科技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4年的1.44%增长到2.5%左右。(教师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
教师:有了规划,才只是第一步,全方位提升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过程充满艰难险阻,需要付
出百倍的努力,也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师过渡:国际竞争包括的内容是复杂的,它考验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而我国刚刚迈人小康社会
的门槛,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风险.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二个◆的内容,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提问:第一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第一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消耗量很大,GDP的单位能耗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教师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高捎耗、低产出的状况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教师提问: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国家应当要求企业和伞社会节约资饵,并开发节能降耗的技术.国家应当加大执法力度,禁止严重浪费资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教师补充:当前我国提出建设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就像温总理所说: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青绿水。
教师提问:第二段材料反映的又是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反映的是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多、新增就业人口多、老龄化严重,这些都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间题相关资料。
资料:1。就业形势严峻。据预测,从2006~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将?增550万劳动力;按年城市化速率1%算,城市每年常要接纳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深入改革,每年再就业还需要提供450万个工作岗位,加上消化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就业压力非常大。在2006--2015年,甚至到2020年,中国仅仅为满足就业需要的国内生产总位年均增长速度就不能低于7个百分点。
2.人口老龄化压力渐显。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近20多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随着老年人口的猎加,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报告表明,2004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趁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也在高速增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感到养老保障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教师提问: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这需要我们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教师补充:从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看,中国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这就需要国家切实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同时还需要全社会都关心老年人。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
教师:除了我们刚才分析到的资问题和人口问题,同学们认为我国发展进程中还面临其他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后发言。(如:我国还面临环境问题、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人才的培养问题、三农问题、贸易摩擦问题等),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二个◆第二个◇的内容。
教师过渡:机遇和挑战是一对孪生兄弟,每一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面对他们。面对他们时我们需要冷静,需要清醒,需要强烈的忧患意识,还需要用智慧去牢牢抓机遇,需要勇气去迎接挑战。
★增强忧患意识 勇敢迎接挑战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三个◆的两则材料。
教师提问:同学们阅读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略。(我们有清醒地看到自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的竞争,要有忧患意识,不沾沾自喜,而是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中国企业要有遵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并能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
教师补充: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矛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家间存在贸易摩擦,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是完全正常的。我国坚持互利共赢方针,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等问题,促进与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遵守国际惯例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坚持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摩擦问题,努力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国际环境。并且,我国在制定和公
施国内经济政策时切实考虑国际因素和国际影响.注意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给外部世界带的经济效应。这也彰显了一个谋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教师: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双方将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化、教育等一系列领城的合作。同时,作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今年也不可避免地会在软、TI'制造、纺织品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龙象之争”,又有“龙象之合”,正如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所说,中印“两国发展的良性竞争,是能给彼此带合作机会的竟争。打个比方,这就像是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中国和印度在这场比赛中当然要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但更可以相互激励,甚至相互扶持。当两国都冲过终点,世界上2/5的人口就将从两国共同的发展中获益。”
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的第三个◆下◇的内容。
教师过渡:每一个国家都需要积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但是竞争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而任何一个国家的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因为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各国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世界大家庭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的第一个令的内容.
教师: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同学们认为是什么使得世界各国各个角落的人们紧紧联在一起?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科技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联系,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世界各地联系,只要有电话、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工具。
教师引导:除了科技以外,还有什么让各国彼此相连、相互需要?
学生:各国经济发展需要与别国进行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补充: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都必须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谋求发展,以弥补自己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因而,地球就好像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靠得是那么的近,彼此的往愈加频繁。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的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请学生按要求列举相关事例。
学生发言:略。(建议政治、经济、化、科技、体育、国际安全、人类健康等领域的都请学生进行列举。)
教师引导并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归纳:每一个月、甚至每一天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进行着某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涉及了人类所共同关心的各个领域。只有在交流与合作中,人们才能彼此了解、相互尊重与热爱,人们才能对复杂的问题达成共识并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教师过渡:越是交流人们越需要合作,越是合作人们越发感受到彼此命运相连。共同的目标把各国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团结在一起。只有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合作,人类才能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迎人类美好的未。
教师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诵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的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我们期盼五彩的世界”。
教师请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三个◎的第二个◆第二个◇的内容—“给我们的世界写一句祝福语。”
教师请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教师:中国也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更要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角色都有了更多地了解,同学们认为中国还能够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学生讨论并发言:略。(发展自己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力所能及地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挥中国在安理会中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资利用、环境保护、防治禽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方面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人类的美好家园……)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补充:我国的领导人多次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正如同学们提到的,中国正在尽最大努力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截至目前,中国共向11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援助项目达2000多个。中国已减免了44个发展中国总计198笔价值约166亿元人民币对华债务。2005年5月,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宣布了中国加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援助的新举措: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进一步扩大对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在今后两年内免除或以其他处理方式消除所有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2004年底前对华到期未还的全部无息和低息政府贷款,在今后三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在2005年到2007年三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
教师:同学们希望中国能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体现了同学们的全球意识和作为世界公民的责任感。听了老师对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举措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那么,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普通公民,我们又应当为世界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略。(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学习、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宣传和平,尊重每一个国家和每一民族的明与化,同时也热爱我们国家的明.同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和人民……)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归纳:无论是弱小或是强大的国家,都应获得同样的尊重和发展机遇,因为是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的明。同学们的发言中充满了正义和爱心,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传统化中的精华之一。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树立和平发展的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把自己培养成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这就将更加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小结:每一个国家都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谋求发展。当代国际竟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需要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己。同时,与别的国家一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已明确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相信到那时,中国必将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