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状态

逍遥右脑  2016-06-21 09:42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形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木匠斋戒第七天,其实是穿越了3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淡漠喝彩
下一篇:一颗钉子的作用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最佳状态】相关文章
【最佳状态】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