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4-18 14:54
《游褒禅记》教案
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的字词句篇。
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
2. 从游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精读。
时安排:三时
第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川风物的特点,表现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家王安石的《游褒禅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学习这篇。
二、知识精粹
1.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学家。字介甫,号半,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故又称“王公”。
王安石在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风,主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褒禅与慧空禅院
褒禅旧名华,今称褒,位于含城北十五里的褒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禅寺亦是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与前洞
从褒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旧名兰陵,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顶平而长。华阳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下平旷。
华阳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即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寺”,并不是说这叫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褒禅),更不能从中得出华(褒禅)叫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华与后洞
华阳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是含北境最高的一座,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游褒禅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和曾巩游玉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三、学习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本)
⑵找出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这是编者随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之阳”译作“在华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鼎足之形成矣
E.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四.整体感知
(一)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的心得。这是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的心得。这一层是全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二)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概括全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是“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品读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未尽兴的事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哪句话相照应?(“其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结合后练习,疏通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
独其为犹可识,曰“花”(字)
不以木为之者,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以记之()
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七、熟读成诵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时
一、背诵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概况。
紧扣题目,以“褒禅,亦谓之华”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以及这座的另一个名称“华”。由这句的“褒禅”一名引出褒禅名称由,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名称由,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洞。写华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写游华洞作交待,其中写华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字,循名责实,辨“华”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本名“华”,亦即“花”,也为后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名起始,以考证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而是必要条,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3.本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本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4.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简练。)
5.布置作业
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几句话的体会。
第三时
一、导入
齐背。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缜密。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字难以增删改换。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言、现代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记》,并与《游褒禅记》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