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逍遥右脑  2016-06-18 07:51

  谈起以前初中自然学习,很多学生就用枯燥,难学,乏味等词语来形容,特别是化学学习,它甚至被称为第二门外语。同时,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推进,自然科学教学也面临了极大的困境和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初中科学教育,如何使学生在科学课当中得到思想的洗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等问题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以老师的主导作用来发挥和启发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在改革后的科学教科书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使用的《科学》教材与原《自然》相比较,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过去自然课本都是给予现有的结论或实验现象,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课后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几乎全是习题,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改革后的《科学》教本上,则增加了很多彩色插图,阅读资料和探究式题目,实验也不再是只给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探究总结,在亲自探究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因此,老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意安排的和合乎教育规律的形式来承载与之相联系的内容,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和形式下学习时,教学内容就更愿意接受,也更易于理解和影响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知识的掌握,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感化。

  一、创设教学情境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初中的学生的理性认识还比较弱,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声、像、情、文、图并茂。例如,在教学“太阳与月亮”这节介绍月亮时,我特意将这节白天课调整到晚自修上,上课前先给学生讲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再让学生到教室外仔细观察月亮,并给月亮画张自画像且附上准确的文字介绍。这样课前就让学生对这节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都异常高涨。课后检查,我的两个班级对这节只是的掌握要明显高于其他平行班级。再如,“科学入门”教学中,我一开始并没有介绍什么是“科学”,而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许多奇妙的自然现象,演示“白纸现花”“滴水生火”等趣味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让每个学生自己体会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去下一个“死定义”。再如,在学习“消化系统如何工作的”,可以让学生先提前预习,然后让有关同学扮演各种“器官”进行表演,而老师主要起到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表演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表现欲望,在欢乐喜悦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种“寓教于乐” 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二、培养问题意识,致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提问模式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都学了那些内容?或者是直接问:请说说“什么是┉ ?”或者“┉ 都包含了那些内容?”这样的问法,都是教师主动发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答案死板教条。这样的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也感到乏味,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自己提问的质量外,更应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这也新课程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1)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下面,以我在组织“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教学为例:我让学生往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内吹气。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根据这个实验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学生回答:“溶液变浑浊”。“老师,溶液为什么会变浑浊?” “吹入的主要是什么气体?” “还能用其它方法让石灰水变浑浊么?”……学生开始积极提问起来。其中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观察到吹入气体时间久了沉淀会溶解,提出“为什么沉淀还会溶解?” 。对此,我特意表扬了这位学生,鼓励其多动脑,多提问,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2)通过揭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前已有了一些非科学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妨碍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常见动物时,说道鲸鱼不是鱼类,蝙蝠不是鸟类,就有学生提出“鲸鱼生活在水中为什么不是鱼?”“蝙蝠会飞为什么不是鸟?”我并没有直接说出原因,而是先让学生回忆鱼类和鸟类特征与哺乳动物特征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解决。通过这些概念和说法的并列提出,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再引导他们去解决产生的问题。

  (3)联系STS(科学、技术、社会)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会觉得具体、亲切和现代感,同时反作用于STS,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科技、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例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可渗透同步通讯卫星、宇宙飞船进入空间站的对待等;在讲电阻后,可介绍利用超导制成的磁悬浮列车等。

  (4)通过谚语、民俗、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 。一些当地的谚语、民俗、典故学生耳熟能详,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五九六九、沿河插柳”“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把这些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粹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一定要这样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科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也应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科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作业,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科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要使学生对科学学习有兴趣,我们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极大的热情。这就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积累教学素材,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在大学学习时,我就开始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在我个人网站① 上就收集了很多有关化学的趣味知识,在教学中就可以随找随用。比如在新课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谜语、故事、趣味实验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讨论、探究式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蜗牛这节,我就让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课本和课外资料小组自己设计实验,然后小组内讨论总结,最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四个小组交流、讨论、评价,最后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作业也不再全是习题,而应当留给学生更多的是一些引发学生思考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考题,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想象空间。我在讲“密度与浮力”一课,给学生留的作业是探究性思考题:“死海不死”、“曹冲称象”、“探测气球升空”、“盐水选种”、“驶进大海的轮船”、“饺子熟了会上浮”,让学生通过探究,发表意见。通过探究性习题不仅能培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于被称为第二门外语的化学知识的记忆,我也多采用趣味记忆,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例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在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尽量将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化、趣味化,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挥动,激起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的学习的乐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就是把说话的权利,畅想的自由还给学生,而这仍然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作为老师,也要有更多、更广的源头“活水”,注入教学之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敢说敢问,才能真正培养出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学习的好方法
下一篇:指导:中学生学习方法常规七步走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