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逍遥右脑  2013-04-08 19:38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内容标准]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学习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4.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5.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
6.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7.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8.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9.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0.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
[整体感知]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著名政治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专题分别介绍三位杰出的政治家,内容包括三部分: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2、唐太宗东征西讨定伟业,开贞观之治,为盛世伟业奠定基础。3、康熙帝抗沙俄、内平叛,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康乾盛世”奠基人。
[知识清单]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1、背景 (1)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泰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2)在兼并战争中,泰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诸侯国;
(3)秦王嬴政广招贤士,重用人才,策略灵活得当;
秦王任用贤能的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著名将领,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重金收买六国大臣,离间君臣关系与军队的进攻结合起。
2、过程 公元前230年攻占韩国,韩国成为六国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公元前228年,用离间计灭赵;
公元前226年燕国刺杀秦王失败,秦军攻占燕都;
公元前225年秦军水灌魏国,魏王投降;
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王翦强攻楚国,灭楚;
公元前221年灭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
3、意义:适应人民的要求,实现了国家统一,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二)、确立中央集权
1、背景 (1)一统寰宇的强大帝国的形成;
(2)秦原的一套政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2、措施 (1)建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尊号,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2)建立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协助丞相处理政事。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大权最终集中于皇帝手中。
“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管具体事务的官职。
(3)建立地方行政体系——郡县制
全国分成36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设郡守——最高行政长官、郡尉——掌管军务、监御史——掌管监察,三者相互牵制和监督,中央政府权力更加集中。郡下设县,设县令——行政长官、县丞——掌管司法和税收、县尉——主管军事和治安。县下有乡、亭、里等基层行政单位。
3、影响
(1)“三公”、“九卿”、各级地方官的任免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他们职责分工,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2)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金字塔式统治体系,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3)秦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沿袭了这种中央集权制度。
(三)、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1、统一字
原因:战国时各国字形体不同,统一后经济化沟通和交流很不方便。
措施:秦始皇令李斯创小篆,通令全国各地使用;不久隶书出现,后发展成楷书。
意义:推进了各地化交流,对全国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化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2、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原因:战国时各国的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都不统一,阻碍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措施:①废除他国货币,改用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称为“下币”,以黄金为“上币”;②把秦国的度(尺寸)、量(升斗)和衡(秤)的标准推行到全国;
③规定车轨一律六尺宽,以便车辆可以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
意义:①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和国家财政税收; ② 车辆可以在全国顺利通行。
3、大力发展交通事业
目的:巩固统治
措施:①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修筑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②水路方面,疏浚鸿沟作为水路交通的主要路线;
③命令监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
4、南征北战
多次对匈奴和南越战争,巩固了北方和西南边防;
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形成万里长城,有效阻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四)、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1、功绩
(1)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
2、过失 (1)焚书坑儒,实行思想化专制;
(2)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3)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
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
1、概念: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代(627——649)是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史称“贞观之治”。
2、出现原因:
(1)唐太宗虚怀纳谏,知人善任,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能克制个人生活欲望;(2)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3)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4)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5)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为唐代奠定了基础。
3、表现:唐太宗善于用贤纳谏,轻徭薄赋,民族团结,对外开放,期间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化艺术日趋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
(二) 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局面,为唐朝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
(2)其纳谏、用贤之风为后世称道。
(3)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一)少年天子
1661年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即位,年号康熙。由于年幼,由四位辅政大臣主持政务,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鏊拜,其中鏊拜逐渐专权跋扈。1669年康熙智擒鏊拜,剪除鏊拜集团,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平定三藩
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中,吴三桂镇守云南、贵州,地盘最大,兵力最众,势力最大,尚可喜镇守广东,耿精忠镇守福建。三藩势力膨胀,严重影响全国军政的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平定过程:(1)康熙十二年清廷撤藩,吴三桂公开反叛。(2)康熙先派八旗精锐部队南下荆州,与吴军对峙;又加强南昌防御,切断吴军与耿军的会合之路,再派图海率八旗家奴军队平定察哈尔、陕西叛乱,稳定西北局势。(3)康熙十五年,尚可喜之子叛附吴三桂,终成三藩之乱。清军击败耿精忠,重兵迫使尚可喜归降,吴三桂陷于孤立状态。(4)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清军攻入昆明,最终平定了叛乱。
作用: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随之加强。
2、统一台湾
收复台湾:明清之际荷兰侵入台湾。1661年郑成功光复台湾。此后郑经同清廷对峙。
统一台湾:(1)康熙采取攻抚兼施的方针。(2)康熙二十年(1681),派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令姚启圣负责粮饷物资等后勤供应。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从福建铜出发,经过7天攻下澎湖岛,郑克?奉表投诚。
设台湾府:康熙决定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
作用: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使闽粤江浙沿海连成一片,巩固了东南海上防线,从此,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
3、抗击沙俄
沙俄侵略东北:16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筹划自卫还击:(1)康熙两次亲赴塞外,巡视东北,观察边防;(2)带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随行,垂询欧洲情况;(3)派彭春、郎谈去雅克萨侦察地形,了解民情。
雅克萨之战:(1)康熙二十四年(1685)正式出兵,五月俄军投降,清军拆城堡,释放拖尔布津。(2)次年,拖尔布津再次窃据雅克萨,康熙立即派兵重创守敌。
《尼布楚条约》签订:1689年平等签署。这是中俄双方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它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相对安宁的环境,更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属中国领土。
4、三征噶尔丹
清初蒙古分裂:分裂为三部分,即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在内斗中噶尔丹成了准噶尔汗,凭借武力占据天南麓。
平叛噶尔丹:1690年噶尔丹兴兵作乱,康熙督师亲征,大败叛军。通过多伦会盟,将喀尔喀蒙古分编为34个旗,实行统一管辖的盟旗制度。1696、1697年康熙又两次亲率大军征讨噶尔丹余部,噶尔丹服毒自尽。
作用: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南北。
5、其它功绩
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重视教、进用士组织编成《康熙字典》。
(三)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重点突破]
1、秦朝时为什么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你如何评价其历史作用?
原因:理论上于法家思想;经济根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秦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战国时各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奠定了实践基础;秦始皇也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各地区经济、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明。
消极作用:①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思想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总之,在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占据主要地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中国向近代化社会前进的步伐。
2、历史上出现“治世”的一般性原因。如何看待“治世”?
(1)原因:①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②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剥削,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③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④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⑤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⑥科技进步的推动力;⑦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2)看待:“治世”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治世”下并不排除阶级压迫和剥削,甚至还存在某些局部矛盾激化的现象。“治世”是相对的,社会基本矛盾依旧,农民地位依旧,这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它实质是统治阶级为维护长治久安而对农民的某些妥协和对地主利益的一定遏制。即使是“治世”的明君,也有贪暴、专制、荒淫的特征。在封建统治下,“治世”不会长久。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康熙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通过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叛噶尔丹,抗击沙俄入侵,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捍卫了国家主权,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一代帝王。
(2)康熙帝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继续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对外闭关锁国,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明社会时,中国还在封建社会徘徊,他的统治使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大潮中落伍,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秦国完成统一是在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359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356年
2、秦朝中央机构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①处理全国军务 ②协助丞相处理政事 ③负责监察百官 ④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秦统一后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钱 D、刀形钱
4、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和焚书坑儒是采纳
A、韩非的建议 B、蒙恬的建议 C、李斯的建议 D、商鞅的建议
5、下列关于秦统一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战国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B、人民厌恶长期战争,渴望和平,统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创造了条
D、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
6、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
①郡县的主要官员由皇帝批准任免 ②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郡县的主要官吏各有分工、互相牵制 ④加强对各级官吏的考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始皇个性暴虐 B、秦始皇视传统化为统治障碍
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化领域
8、下列说法不符合唐太宗的是
A、善于纳谏 B、重用贤能 C、轻徭薄赋 D、唐由盛转衰
9、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C、阶级矛盾缓和D、国家政权巩固
10、唐太宗开放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虽然打败了东突厥,但封其首领为大将军,妥善安置其部将和民众 ②与吐蕃和亲 ③打败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 ④善于用人和纳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唐太宗具有很强的自我批判精神,表现在
①以魏征为镜,借以观身 ②用“君舟民水”的语言提醒自己 ③时常记住自己的过失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2、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上述引表明他轻徭薄赋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B、维护唐朝的封建统治
C、解决百姓的温饱 D、使社会经济尽快恢复
13、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14、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并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B、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D、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反对外侵略相结合
15、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中俄双方同意停战 B、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C、中俄两国西北部边界问题 D、蒙古的归属问题
16、鸦片战争前我国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封建统治者积极组织反对侵略,同时国力与西方差距不大
B、我国处于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C、西方军事力量不如我国强大
D、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7、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的立场是
A、平等协商 B、互不相让 C、互相指责 D、你争我夺
18、康熙帝能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客观条是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B、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政局稳定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活动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康熙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发达
19、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A、是掌握中央政权的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0、“康乾盛世”等封建盛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 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C、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D、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以上两则材料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1)对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⑵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三、问答题
23、怎样评价秦始皇。

24、康熙初年,面临哪些内部与外部的“民族”问题?评述清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所起的历史作用。


第一专题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ABACABDDDD
11121314151617181920
DBCDBAACDD
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对秦朝所设中央官职职权的再认再现能力。回答本题可根据自己对主干历史知识的记忆,采用排除法。秦朝中央设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分别是: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协助丞相处理政事。由此排除①④。正确答案选B
20、本题属于因果关系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题中有“根本”二字的要注意两点①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②许多历史事的根本原因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本题问的是封建盛世出现的根本原因,A、C二项是具体原因,B是表现。正确答案应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
21.、(1)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二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说明:写出暴政具体表现即可);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没有关系。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朝的衰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说明:意思相近者亦可)
解析:(1)问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之后,即可作答。(2)问考查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能认为郡县制导致了秦的灭亡,要全面而正确地分析王朝兴衰的原因,找出规律。

22、(1)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三、问答题
23、、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
24、(1)内部:①平定三藩之乱,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使闽粤江浙沿海连成一片,以此强固东南海上防务。从此,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③平叛噶尔丹,清政府从此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南北。(2)外部: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又方在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平等到条约。它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宁的环境,更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属中国领土。
解析:本题考查康熙时期面临的内部分裂和外部沙俄入侵的史实,第一问要求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第二问要求对解决问题的各项措施所起的积极作用逐条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下一篇:无产阶级革命家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相关文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