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5-18 22:42
前言: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现象,这也是孩子在成长的一大标志,当孩子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时,父母就要多加观察了,首先要找到孩子犯错误的根结所在,从而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与改正,使孩子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孩子接二连三地犯错,就意味着他没有学会采取正确的方式获得他的所需。请父母仔细想想孩子的需求,孩子通过他错误的行为方式是想期望得到什么呢?找出他们的需求不放。如果孩子想得到关注,那就告诉他怎样以良好的行为去获得。“比尔,我可不管你哭不哭,如果你让我读故事给你听就别嘤嘤地哭了,坐到那儿坐几分钟,然后回来礼貌地让我读故事给你听。”让孩子知道这是父母能接受的行为方式,同时他也能获得自己的所需。
早期教育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要教导和启发孩子主动地停止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孩子对错误行为进行补救。在这一引导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建立起内心的约束。
1 首先要向孩子讲道理,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
说明由于他的错误行为而破坏了规定,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强调他必须对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清晰、明确地将孩子的过错与补救联系起来,使孩子容易接受要他进行补救的建议。要在孩子中提倡坦白承认错误的精神,防止他们采取以下策略:否认错误行为(我没有做什么错事);把错误行为合理化(大家都做了),为自己错误行为辩解(是他先开始的),以推卸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受害者的困难处境上,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应负的责任,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来挽回。
2 说明什么是孩子应该做的。
在采取补救方法的同时,你要费些时间向孩子解释什么是允许他们做的,而不说什么是禁止他们做的。因为许多孩子都有一种逆反心理,父母越是禁止的东西,孩子越是想试试。孩子犯错误有时是出于好奇心,所以父母应该避免这种逆反心理现象的出现。
3 让孩子知道父母不赞成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父母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需要孩子做出补救时,对孩子本身仍旧要表示好感,不要笼统地责怪孩子。父母可以把批评限制在孩子的一定行为上,例如,“我不喜欢你在屋里大声尖叫,因为这样打搅了别人”,要避免孩子一不守规矩就指责孩子“坏”的想法,更不能使用诅咒或威胁的口吻,表示你不再爱他们了。这样会把问题搞复杂,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很关心,孩子感觉你是喜欢他的,那么,你对他将是最有影响的。
4 处理要及时。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紧接着孩子的错误行为之后,要求孩子进行补救,是促使孩子从中受到教育的最有效的办法。尤其当孩子正在采取错误行动的时候加以制止则更为有效。如孩子伤害了别的小朋友,父母应该立即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而不要说:“我以后再和你算账”或“等你爸爸回来再说”,因为延误会使孩子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忘掉。
5 让孩子自己提出补救的办法。
这将促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思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办法不恰当,父母可以再提出一些补救的办法来引导他。
6 要冷静且实事求是。
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的后果进行补救时,父母应该避免喊叫、谩骂、侮辱、讽刺孩子,以及过于严厉的批评,这些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对补救措施反感。要着重强调的是孩子的错误行为与规定原则之间明显的矛盾,而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和睦。不要使孩子感到因为他犯了错误,父母就不爱他了。如果父母能冷静地处理孩子发生的问题,孩子即使有气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听取父母的意见。父母的态度应该像老师一样,愿意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受到教育。
早教中心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补救的最终目的,是教给孩子发展自己内在的约束力。一般说来,孩子学东西快,忘得也快。要有效地运用补救的办法改变一个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耐心地、再三地强化正确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对那些学得较慢的孩子或情绪上易受到干扰的孩子,更需要较长时间的帮助。
总结:孩子犯了错误,能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教导孩子切记不要进行打骂,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自己说出来,那么相信孩子已经能够充分的认识自己错误的根源之所在,这样的父母是成功的,所以不怕孩子犯错语,主要的是孩子在犯错之后能够认识到错误并能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