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3-16 15:57
第3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教材分析
【程标准】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加尔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
(2)通过对欧洲宗教改革扩展的学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马丁•路德进行的宗教改革对加尔改革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有何影响;
(2)历史比较:辅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教派的异同。
(3)问题探究: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尔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教学建议】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统称为新教。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新导入:
教师展示《瑞士日内瓦大学宗教改革者墙》的投影片:
教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照片。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它是16世纪加尔宗教改革使日内瓦作为“新教的罗马”的产物,也是加尔在日内瓦宗教改革运动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见证。
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揭开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序幕,接着各国纷纷响应。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加尔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那么,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扩展的情景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本节的内容。
由此进入新的学习。
★讲授新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艺复兴时期人主义的影响;
(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加尔(1509—1564),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宗(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1509年7月10日生于法国北部努瓦荣。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523年到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主义思潮影响。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约1534年成为新教徒。1534年因提倡路德教义亡命瑞士的巴塞尔。1536年在巴塞尔出版《基督教原理》。该书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此后,除短期被迫离开外,一直在日内瓦宗教改革。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尔宗传播到欧洲各国。因此,有人称加尔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1564年5月27日死于日内瓦。有《加尔全集》52卷传世。
加尔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班克罗夫特(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尔是美国之父。
菲利普•沙夫:加尔成为历史上最英勇的法国胡格诺派、荷兰乞丐派、英格兰清教徒、苏格兰誓约派和美国新英格地区清教徒前辈移民之父,他们都以为了良心自由的缘故可以牺牲世界上任何东西而闻名于世。
德国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说:“加尔是美国真正的立基者。”法国历史学家论到加尔宗信徒时说道:“这些人是英国真正的英雄。他们建立了苏格兰,他们也建立了美国。”这些都说明了加尔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2、内容:
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在加尔看,《圣经》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写出的。因此,《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于《圣经》。和路德一样,他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人们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笃信;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建立日内瓦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使日内瓦成为加尔归正宗的坚强堡垒;
③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思想核心):“先定论”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拿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上帝真诚的信仰,肯定会为了上帝而努力勤奋地劳动,过一种纯朴节俭的道德生活。加尔则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他认为在发展生产,聚敛财富方面越成功的人,便是为上帝增加了更多荣耀的人,也一定是为上帝所拣选的人,也就能够成为社会上越受尊重的人。“先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因此恩格斯认为“加尔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以真正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
④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加尔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和高利贷,崇尚节俭、主张克制欲望,鼓励积累资金。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上帝,为了灵魂的得救。
⑤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日内瓦的教会组织都是按照加尔的设想组织起的。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选出,负责监督每一个人的生活。牧师为神职人员,负责解释圣经,训练与审查预备牧师,并施行圣礼。教师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宣教事业和讲授圣经。执事则由信徒选举产生的不脱产的协助长老和教师的教会管理人员,主管慈善机构,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由长老12人(小议会推举2人、60人议会推举4人、大议会推举6人)和牧师5人组成。宗教法庭负责监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审理宗教案,并找出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还规定:星期天,除某些人需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或家畜外,垒家人都应去听布道。如果有人在布道开始以后才到会,则予以警告。仍不改正,罚款3苏。凡唱下流放荡的歌曲,跳舞者,监禁3天,然后送交议会,对酗酒、赌博、吵架,放高利贷的人,也有相应的处罚。
⑥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加尔一方面坚决反对天主教义和罗马教廷,但另一方面又迫害他所反对的教派和个人。日内瓦市民上层在夺取政权后,就加紧对市民的控制,强制市民遵奉加尔编订的《教会信条》、《教理问答》,连生活方式、娱乐等都加以干涉。加尔在日内瓦工作二十余年,帮助日内瓦市建立加尔教派的神权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也同样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凡不同意他的主张的人,或遭迫害,或被迫离开日内瓦。著名的西班牙人主义者和解剖学家塞尔维特因批判圣经和三位一体说,竟被加尔用火烤了两个钟头以后烧死。
3、影响:加尔教的教义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因而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西欧国家得到广泛的传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教派,都是加尔派的教徒。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合作探究】比较加尔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提示: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通过在个人的虔敬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而加尔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着,人在现世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和荣耀上帝。
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尔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加尔的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进行宗教改革: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在他们 的支持下,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发展。但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不但掌握了英国大片土地和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②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传播的影响:随着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更加高涨。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受新教影响,主要是受加尔教的影响。
③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亨利八世和他的女人们
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国王亨利八世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自从14至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作为民族国家而日益勃兴。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比较集权的“新君主制”。为了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这一王朝最著名的国王是亨利八世(1509—1547),借口教廷干预其婚姻而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父亲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娶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为妻。但婚后不久他的长子因病去世,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经向教皇请示,(根据天主教教规夫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许离婚再嫁娶,丧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教皇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当时只有12岁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岁即位并娶寡嫂凯瑟琳,但他妻子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玛丽(后的玛丽一世)以后几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英国尚未有过女王,而且有迷信说法说弟娶兄嫂不吉,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产生了婚外情,他让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请离婚,因为他这次婚姻是教皇亲自批准的,这为教皇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当时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强大势力的西班牙。教廷迟迟不能批准他离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经怀孕。他着急采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职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纳教税,最后直至没收教会财产,迫使教皇开除他的教籍。
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就是安妮•博林)也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后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他一怒将第二个妻子以通奸罪砍头处死,因为他离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第三位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后的爱德华六世国王)又因肺病去世。他先后娶了6位夫人,全部没有好结果:第一位逼迫离婚,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协议离婚,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后一位因他去世幸免于难,另外两位被他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之前的情妇,正是安妮•博林的妹妹arry Boleyn。而安妮•博林当初不愿像她妹妹一样只是做国王的情妇,于是给予亨利八世巨大压力要求成为“公众认可的”皇后。当然最后通过亨利八世与教会的决裂,不需要再获得教皇的批准,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并娶Anne Boleyn为皇后。
他临死时设下遗嘱,由爱德华和他的后代继位;如果爱德华没有后代,爱德华死后由玛丽和她的后代继位;如果玛丽没有后代,玛丽死后由伊丽莎白和她的后代继位。他没有想到如此严密的安排,最后三位继承人都没有后代,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都铎王朝也终结了,王位传给伊利莎白表姐的儿子。
2、内容:
(1)1532年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法令:
规定: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影响:1533年在由国王亲自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主持下,法庭正式判决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宣布了他与安妮•布琳之间的合法婚姻。被亨利八世的狂妄所激怒的教皇于1533年发布诏书,判决他的离婚无效,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亨利八世则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系列对抗罗马教廷的法令,终止向教皇交纳一切岁贡,宣布英国国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教会,只服从国王的权威。
(2)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影响: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
(3)1536~1539年实行了一系列新教化的改革:
内容: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及其他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影响:进一步打击了教会势力。
3、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
教师须指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限于教会行政方面,他确立了国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惩处了一批否认国王至上权威的主教和修士,还有拒绝承认亨利离婚合法性的臣民。他把370多所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使英格兰的修道院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世俗地主和乡村贵族的财富大为增加,他们因而成为拥护宗教改革的最坚决的力量。但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
4、影响:建立了必须服从英王意志和国家法令的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亨利八世后的英国宗教命运:
亨利八世去世后,他的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只有9岁的儿子爱德华六世于1547年继位。相继操纵着摄政院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萨默塞特公爵、诺森伯兰公爵都有强烈的新教倾向,因此,他们使政府的政策向新教倾斜,废除了六条教规,对英国教会的信条和仪式作了重大修改。准许教士结婚,礼拜时用英代替拉丁,取消偶像,谴责洗礼和圣餐以外的其他仪式,肯定了路德派“因信称义”的教义。然而,1553年年仅15岁的爱德华六世早夭了。
1553年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继位。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憎恨宗教改革,因而重建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残酷镇压新教势力,因而获得了“血腥的玛丽”之称。她不仅恢复了弥撒仪式和教士独身规则,还说服国会投票表决,使英国无条地重新效忠于教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的政策最终失败。
1558年亨利八世与安妮•布琳的女儿伊丽莎白继承王位。伊丽莎白对宗教采取了一种灵活和宽松的政策,对天主教和新教进行了调和。1563年发布的《三十九条教规》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英国式的和解,也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信仰宣言。教会是新教的,一些信条却模棱两可,能够为天主教徒所接受,此外,也保持了主教的组织形式和一些天主教的仪式。英国国教会至此得以最终形成,它发展为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别之一,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然而,伊丽莎白的和解政策并没有能够实际消除不同宗教主张之间的分歧。新教徒不满《三十九条教规》,要求清洗国教会中保留的天主教教义和仪式,后被称为清教徒。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和实质:
(1)主要派别及传播地区:
①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典、丹麦、挪威)、美国
②加尔派→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③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英国(仍是封建教会)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和方式、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这是一个根本点,其产生的影响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造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摧毁了中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欧洲的基督教统一,削弱了中世纪社会的主要制度──基督教会,使中世纪走向了终点。
(2)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才能成长起,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
(3)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动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为即将到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加尔教传入英国后被称为“清教”,因此,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在清教的旗帜下,集合起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的人们。作为反封建的斗争的思想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的旗帜下发动起的。
3、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存在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前景:实现宗教宽容,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小结:
通过本学习,我们知道: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变革。而在艺复兴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各国宗教改革的相继推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解放的相互促进,推动了一场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西欧整个社会历史的前进。
标: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改革人物新教派别核心教义其它主张影响地域
马丁•路德路德教①“因信称义”②全体信徒皆教士③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仪式神甫娶妻蔑视权威德国北欧
加尔加尔教①《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②主张信仰得救,即先定论简化仪式选举神职生活节俭法国、英国等
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国教①《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首脑;
②神职人员须效忠英王;
③信仰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①基本保留原教义和仪式;
②解散修道院英国
★单元小结:
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资产阶级除了要在经济上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外,也必须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同时,要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清除自己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中世纪教会的意识形态的垄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首先开始于德意志。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兴起以后,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相继兴起。虽然各国的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但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打破天主教会的垄断。而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也导致了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这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结果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即将到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为什么说加尔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提示:加尔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加尔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本测评:
1、试述加尔的宗教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提示: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是如何进行宗教改革的?这一改革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提示:亨利八世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交纳岁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形成清教运动,后以清教为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查阅有关资料,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看看14~18世纪欧洲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分析宗教改革在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4~18世纪欧洲历史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启蒙运动、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封建国家的改革、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重大事。宗教改革的地位与影响: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其结果是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动摇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为即将到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2、阅读与思考:
请你阅读上述,依据史实进一步说明加尔的宗教改革对当时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作用。
答案提示:加尔的宗教改革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主张建立共和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