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教案

逍遥右脑  2013-03-09 01:11

骨教案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3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取出;
③再将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分别体会感觉。
冷水
热水
温水
右手感觉


左手感觉


现象分析:
(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热;
(3)3分钟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热;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能说出骨的各结构名称及作用。
3.说明骨的成分及其特性。
4.知道骨的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以及骨折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
1.明确观察目标,有序地观察长骨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鉴定骨的成分实验,及对实验观察的分析和讨论,培养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骨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设计骨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3.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4.在分组活动中,使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体系
(二)教材分析:
关于骨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是本的重点之一。而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的成分是本节的 教学重点,鉴定骨的成分;骨的成分与性质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观察实物(长骨),及实验(鉴定骨的成分)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教法建议:
骨的结构可以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 教学方式进行,在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还是实心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骨是一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然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时, 教师可围绕长骨的功能逐渐展开让学生认识长骨的各部分结构(骨膜、骨质、骨髓)。为了使观察目标性、针对性强, 教师应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及思考问题,最好设计观察表格让学生记录。观察后及时对学生检查反馈。最后由学生归纳,出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长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另外 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讲骨膜的功能,可以联系骨折后骨的愈合是依靠骨膜的作用。又如用自行车架的空心钢管作比喻,说明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运动的特点。 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做到观察实物或标本与挂图相结合。这种 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的多种能力。
鉴定骨成分的实验,建议采用探究式方法进行。 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题。 教师取一根长骨,用力折,很难折断,敲打几下,不容易破碎。再取一根鱼肋骨,用手轻轻弯弯,看着弯曲的程度。指出骨有一定的硬度和弹住。这时提出:骨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让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出造成骨的两种特性的原因是骨具有的两类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得出结论: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方面。指出骨的特性是由骨的成分决定的。
为做好鉴定骨成分的实验,煅烧的骨可以选用块状薄片,脱钙的骨可以选用细长的鱼肋骨。这样效果较好;还可以节省时间。骨的脱钙需要一定的时间, 教师最好在前预先做好一份,待学生在堂上操作完后。可以先观察 教师预先做好的那份结果,后再观察自己所做的结果。在做实验前, 教师必须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骨,以防灼伤等。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初中生物浅析探究实验的解题思路
下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骨教案】相关文章
【骨教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