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逍遥右脑 2013-03-02 22:31
《傅雷家书两则》设计
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即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4、掌握书信格式,学习运用书信的写作方法。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难点:
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即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教学设想:
本的主要内容比较清晰明了(尤其是第一封信),学生容易理解,所以不必详细串讲,可以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只要提几个问题,使学生把握主题即可。如“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的信,傅雷想通过这两封书信告诉儿子什么?”“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呢?他还写了什么?”
关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学生可能会因为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精神体验而理解得不够全面、深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作一些适当的点拨。
教学步骤: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
同学们,上前,我们先听一首歌曲。(教师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师: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
(友情提示:可以从形式,内容,语言,感情等方面谈。)
学生举手发言。
小结语:大家听得认真,听得动情;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中感受到父母的思子之情。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的最好桥梁。著名的学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是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的。傅雷写了许多封给儿子傅聪的家书,后整理下,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阅读其中的两封家书,感受一下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牵挂。
二、速读,整体感知。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两封家书,看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的信,傅雷想通过这两封书信告诉儿子什么?(请比较这两封家书有什么异同。)
学生速读后举手发言。
分析明确:
作者从两个方面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而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家书,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偏重理性,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充满感情,满怀欣喜,激情洋溢,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是一样的,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三、再读,探究品味。
正是期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使这两封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家书有了相同的内涵。同学们喜欢这两封家书吗?能把你喜欢的词句和大家分享吗?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儿子:不必为父母担心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和不安。
其次,是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人之常情。二是人生必充满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人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最后,以过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说明这一点,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一句说明了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人”回首“过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4、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异常喜悦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了!”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激动与喜悦还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如中所写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
5、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呢?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6、“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7、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
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越坚强”。
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8、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那么,对于“坚强”,我们又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呢?
(这是本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
“坚强”的深刻含义具体表现是:
第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见第一封信)。
第二,是“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这两方面合起,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的一种平和心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第三,“坚强”的最高境界,在于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这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9、如何理解“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句话?
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些心灵的朋友,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就像傅雷说过的那样,“爱让赤子不孤独”。
【过渡】接下,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这些都洋溢着傅雷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化的信心。
10、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概括一下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11、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傅雷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旨意在于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小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朋友和知音。
四、堂练习,体会父子之情。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练习二。
(此题目的是要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五、拓展延伸,体验感悟。
的确,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或许,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一个父亲?其实爱是一样的,父亲和母亲一起用真情为我们搭建成长之桥。只是父爱与母爱表达的方式不同:父爱是无言的,较之母爱,它更深沉,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才能发现。现在请静下心,好好回想一下,感受一下父亲对你们的爱。先把你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再和大家分享。
六、布置作业。
学生交流分享后,教师布置作业。
大家的述说很动情,也很感人。傅雷有一位让他为之骄傲的儿子——音乐家傅聪。我想:既然大家已理解了父亲并深深感受到了父爱,那么,只要同学们努力争取,长大后也一定会成为让父母因你而骄傲的人!
今天下后,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心,通过自己的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关心呢?
另外,请同学们在外阅读《傅雷家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与《贝多芬传》等名著。
六、结束语。
放歌曲《感恩的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