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题

逍遥右脑  2016-02-22 16:07

一、选择题

 

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解析】此题考察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特定区域农业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以热量为基础。2.先明确甲区域是尼罗河三角洲,农作物是棉花,棉花的生长习性是喜温、好光,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分析棉花分布的区域转移,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集中产区逐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主要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也较高。如埃及的尼罗河谷地、中亚地区的河谷平原、美国西南部地区各州等;棉花产区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共性是都有充足光照,灌溉水源是能否能形成棉花产区的关键,因此尼罗河谷地形成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参考答案】1.B   2.C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

 

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8日13时     B.8日23时

C.9日13时     D.9日23时   

 

【解析】此题考察气旋(在美国附近的台风为飓风)及相关天气的成因、等压线、区时计算等。

 

3.读图可知: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从图上分析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比其他区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则气流上升速度快,降水多。

 

4.看准图中9月6日6时(世界时),A市所在的地区的区时。先由世界时计算出A市的区时。从A市的位置来看,处于82.5°与80°之间,属于西五区;西五区处于世界时即零时区的西侧,相减得9月6日1时;由于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达到A市,所以9月6日1时再加70小时得9月8日23时。

 

【参考答案】3.A   4.B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特定区域生态环境变迁原因的分析。

 

5.根据图例运用等深线及相关知识判断分析,自1.1万年前至今,艾丁湖水位不断降低,面积不断缩小且等深线都在-100以下,所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对环境调节作用在减弱、含盐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北面的等深线稀疏,南面的等深线密集,所以古湖盆的地势北缓南陡。

 

6.艾丁湖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还是一个面积比现在大1000倍的淡水湖泊。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由于时间跨度大,所以应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则为气候变暖。

 

【参考答案】5.A   6.D

 

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纵向比较分析能力。

 

7.读图对比前、后期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可知:水田、灌丛草地都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且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变化幅度大;旱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且后期减少大于前期增加,变化幅度大;林地、建设用地前、后期都增加且后期增加多于前期,变化幅度小;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且后期减少小于于前期增加,变化幅度小。因此以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8. 认真审题是解此题的关键,由题干可知是由退化趋于好转,也就是说要找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前、后期变化面积不一样的。结合图分析灌丛草地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所以灌丛草地、裸岩地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

 

【参考答案】7D.   8.B

 

二、综合题

 

【必做部分】

 

26. (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2)题。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4分)

 

(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等高线。(2分)

 

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解析】此题属于综合题,着重考查的知识点有:区域的判定、地形及其成因、降水、等高线的绘制、生态农业、工业及发展趋势。

 

(1)由经纬度和陆地的轮廓及相对位置,可知图示区域为福建与台湾区域图。要回答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是针对面积相对大的福建区域,而不是台湾西部。再仔细看等高线,发现图中区域内大部分大于500,海拔500米-1000米为低山丘陵,所以该区域地形类型为低山丘陵。看图可知低山丘陵与河流相间,所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分析B地比A地年降水量少的原因,从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来回答。虽然A地、B地都处沿海,受东南季风影响,但A地为低山的迎风坡,B地处于沿海平原,因此降水少。再从宏观来看,B地受对面的台湾山脉阻挡,水汽减少。

 

(2)此题为动手操作题,从题干中可知: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所以从图中找出400或者400最接近的点,然后大体判断400等高线的位置,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3)根据图分析出沼气与农业生产联系的项目有水田、 果园、养鱼、养畜、农产品加工,与生活联系的项目是居民,生态联系的项目是林草植被,然后分析沼气与之联系的项目及其相互作用。

 

(4)由第(1)问可知图8中A地所在省是福建。分析图8中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需要按变化趋势分时段来具体描述其变化,再加上图中有浙江、广东及全国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所以不仅要横向比较还要纵向比较描述;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对该省即福建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应明确你的观点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再具体分析原因,如果赞同,应该从福建的优势说明;如果不赞同,从劣势说明。

 

【参考答案】(1)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2)如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3)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选做部分】

 

30.(lO分)【旅游地理】

 

图12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4分)

 

【解析】此题考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的项目。以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为背景,(1)小题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应从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的类型、著名景点知名度、交通通达度。(2)小题,从图中乡村观光点分析。

 

【参考答案】(1)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2分)交通方便,通达性好。

 

 (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

 

31.(lO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2丹)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6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为材料,主要分析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原因、危害。

 

(1)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分析其原因,从气候角度可知: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生态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

 

【参考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32.(10分)【环境保护】

 

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解析】此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以特定国家地理为例分析对生物物种的影响。以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为材料,考查图中各国地理位置共同的特点及印度尼西亚位置与环境。

 

(1)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越南大体处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或热带国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临海国家或岛国。

 

(2)确定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热带雨林分布区多自然灾害以及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如采伐、毁林和捕杀等。

 

【参考答案】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     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    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   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山东省鄄城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题
下一篇:湖南省湘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考试题(地理)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题】相关文章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