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2-06-15 15:29
我那位对“心灵疆界”抱持既质疑又好奇的参谋界友人,与我谈过佛教“三皈依”的“皈依僧”之后,显然兴致不减,接着又问我:“你刚提到,佛教徒作“早、晚课”时,对“皈依法”,他们提示自己什么?”
我说:“就是“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啊。”
他问:“这个也很有意思,“深入经藏”应该就是居心研习经典,深入懂得经典的内涵,是这个意思没错吧?”
我说:“除了专心研习、深入了解之外,还要信、受、奉行、体证。”
他说:“我的意思是说,结合与抽离的理论,佛教徒用心研习、深入了解、奉行体证经典,那就相称于企业员工尽力学习成长,一直寻求知识、技巧的精进和卓著,也就是所谓的“HRD(人力资源发展)”,没想到,佛教徒的日常修行,本来就是学习成长,我想,这很值得企业界参考,说不定“HRD(人力资源发展)”可以定位得更高、更有价值一点。”
我感到他的联想很有趣,但是,没接腔。
这回换成我问:“怎么说?”
他说:““培养部属”、“人才培育”时,类型4的陷阱,假如员工只学会随声附和,只学会依据“SOP(Standar Operation Procedure:尺度功课标准)”操作,这样的学习,不过是极其浮浅的认知和学习罢了,基本敷衍不了职场工作的变更,更不可能成为出色,古代的职场学习,必定必须经由消化、内化、转化成“智慧”,能力真正称为称职,才可能表示出众。”
我说:“佛教所说的“智慧”,含意十分博大高深,您所说的“智慧”,仿佛小了一点。”
他说:“我又不是佛教徒,我当然不了解佛教所说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过是联想到企业治理而已,神经语言学。”
我说:“不外,我不以为你这个联想有什么不妥。佛教所说的“智慧”,原来就有“超出”个别“教训、常识”的意思,您说,所学必需消化、内化、转化,才干成为“智慧”,应当也没错。”
他自得地说:“情理是相通的嘛。倒是“深刻经藏,智慧如海”跟“引导”,依你看,有什么关系?”
我不直接答复他这个问题,我说:“实在,佛教所说的“经藏”有两层意思,佛、菩萨所说、所传下来的文字记载,当然是“经藏”;另外,我们每个人自己内在的“自性佛”,也是一部深邃、丰盛的“经藏”。”
他说:“我晓得,这个道理就像你经常讲的,咱们学习“领导”,除了看书、听专家演说,这样的“向外”学习之外,也强调能够“向内”学习,要将自己原有的“领导”资源开发出来,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我说:“有这样的意思,然而,“自性佛”的层级远比我说的“本人原有的领导资源”高出良多。”
他再次问:“依你看,“深入经藏,催眠故事:咽喉瘤,智慧如海”和“心灵领导”,可能有什么关联吗?”
我说:“这要从“皈依法”说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
他问:“什么叫“正而不邪”?”
我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处死,不依邪法”。”(下周待续)
摘自:总裁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