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2-03-08 13:04
我那位笃信佛教多年的顾问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称之)谈过“对修行者而言,‘持戒’岂但是‘修行’,仍是一个十分保险的维护罩。”之后,我另一位对“心灵疆界”抱持既质疑又好奇的参谋界友人(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称之)持续追问林兄:“你把‘戒体’说得那么主要,到底它是什么?”
不等林兄答话,我插话:“听了林兄的解释,神经语言学,我有一个主意,我想,‘律宗’应该是以‘大乘起信论’所谈的‘体(本体、实质)’、‘相(表征、展示)’、‘用(功效、利用)’三个角度,来诠释‘戒律’。”
林兄问:“怎么说?”
我说:“依我看,‘戒相’跟‘戒法’,就很像是‘戒律’的‘相’;‘戒行’应当就是‘戒律’的‘用’;至于‘戒体’嘛,5号理智型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当然就是‘戒律’的‘体’。”
林兄不是很确定地说:“我想,故事中的催眠:唐老鸭与三只小鸭,这么说,兴许也能够吧。”
我继承兴高采烈地说:“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话,那么‘戒法’、‘戒体’、‘戒行’和‘戒相’所谈的东西,本质上,就应该是统一个东西的不同层面,就像我所谈的‘心灵疆界’,固然分为九个层次,实在都是在诠释‘心灵’,只是从‘体’、‘相’、‘用’不同角度去描写罢了。”
李兄略显不耐地说:“你到底要说什么?你讲了半天,和林兄说的‘统筹戒法、戒体、戒行和戒相,才是律宗所主意的完全持戒。’,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说:“某个层面来说,意思是一样,然而,假如我的假设成破的话,我对林兄所说明的‘戒体’,就会有一些新的说法。”
林兄说:“你对我所说的‘戒体’,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我说:“依据我以‘体、相、用’剖析‘心灵’的经验,‘体’应该是‘相’和‘用’的源头,档次也比‘相’和‘用’深刻。”
林兄说:“我不懂得你的意思。”
我说:“从前,我总以为‘道德’是一类别人加诸本人的‘戒条’、‘标准’,后来,我阅历一个特别经验之后,我休会到,本来所谓的‘道德’,居然就是咱们心坎深层地方吐露出来的货色。”
林兄说:“我无奈了解你的意思,你对‘道德’的体验经验,和‘戒律’有关吗?”
我还没答复林兄的问题,李兄忽然问我:“你说的经验,是不是你去上‘爱’那个课程的经验?”
我说:“是!是!你怎么晓得?”
林兄问:“不要打哑谜,到底是什么经验?”
李兄说:“你记得张兄有一篇文章,名称叫‘摸索自己的“自性层次”’,那篇文章被良多人转载哦。”
林兄说:“我没什么印象。那篇文章就是提到张兄去上‘爱’那个课程的教训吗?”
李兄说:“是啊。”
林兄转过火来问我:“到底是什么样的经验呢?”
我说:“我来阐明好了。我刚接触‘NLP’的时候,曾经加入一个课程,那个课程的宗旨就是亲身去体验自己内心的‘爱’。”
林兄问:“是什么‘爱’?”
我说:“这个课程所说的‘爱’,不是恋爱、爱财、爱名、情色…的‘爱’,比拟像基督教所说的‘博爱’,或者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甚至,像佛教所说的‘慈善’,九型人格中八号销售人员的工作劣势。”…(下周待续)
摘自:总裁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