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2-25 20:57
我回答我那位笃信佛教多年的顾问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称之):“对每个人而言,‘爱的状况’可能不尽相同,举例,只能说是‘可能有爱的状况’。”之后,林兄继续追问说:“你能不能具体说几个你那位学长所举‘爱的状况’的例子?”
我说:“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小动物、小孩,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心中却完全没有占有、没有拥有的念头,也没有任何其它条件,内心却很自然地流露出疼爱,这就是‘爱’;又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很可怜的人,虽然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但是,内心却很自然地流露出感同身受的心疼,没有任何条件地想要帮助对方,这也是‘爱’。”
林兄问:“这些例子都很容易明白,但是,举这些例子,对你会有什么帮助吗?”
我说:“要真实体验由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爱’,不能光靠‘知道’、‘明白’、‘了解’、‘理解’,因为‘知道’、‘明白’、‘了解’、‘理解’都还仅只是‘概念’。”
林兄好奇地问:“有道理,那要怎么办?”
我说:“我们听了对方描述的这些例子,我们就往自己的记忆去找类似的经验,找到的话,再充分进入当时的情境,让自己充分体会当时自己内心‘爱’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开始认识‘爱’、体会‘爱’、熟识‘爱’。”
林兄问:“要是找不到类似经验的话,要怎么办?”
我说:“刚开始,我也找不到类似的经验。”
林兄问:“你用什么方法才找到?”
我说:“这就要归功于我那位学长了,他看我一直无法进入状况,他很有耐心,他始终不放弃,持续不断地为我举各种例子,直到半个多小时以后,我才突然找到自己‘爱’的经验,才进入状况。”
林兄说:“不只你那位学长有耐心,我看,你自己也很有耐心。”
我说:“您确实说到了重点,碰到找不到类似经验的状况时,自己一定要有强烈的意愿,千万不可放弃。”
林兄问:“你找到的‘爱’,和你原先说的‘爱就是关怀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爱就是把对方看得很重要、爱就是能接纳对方的一切…’,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说:“也不能说不一样,当我处于‘爱’中,我发现,‘爱就是关怀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爱就是把对方看得很重要、爱就是能接纳对方的一切…’,其实把‘爱’形容得相当贴切,不仅只这些形容,甚至,我们听过、读过有关‘爱’的描述,绝大部分都形容得非常好、非常精确。如果,硬要说出前后的不同的话…”
我停了停,略作思考地说:“还是那句话,之前我谈的‘爱’,只是‘文字、语言、概念’的描述,体验由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爱’,却是真真实实的‘体验’,而且,当我熟悉‘爱’之后,还可以让自己随时进入‘爱’。”
林兄问:“我相信你所说的经验,但是,你找到自己‘爱’的经验,和你对‘戒体’有新想法,到底有什么关系吗?”
我说:“当我体验,并且,熟悉由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爱’以后,我对所谓的‘伦理’、‘道德’,有了一番全新的体验。”
林兄好奇地问:“什么样的全新体验?”
我说:“比如说‘孝顺父母’吧,过去,在学校所学的‘孝顺父母’,就只知道所谓‘孝顺父母’,就是要做到很多‘标准’,像什么晨昏定省啦、父母在不远游啦、要孝养父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