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2-25 17:20
当受导者处于某个内心状态(意念、思想及情绪),而辅导者认为需要他改变的话,辅导者可以用一些说话或行为打破受导者的内心状态。
1、什么时候应做“打破状态”?
当辅导者遇到下面的情况,便应该进行“打破状态”:
·受导者陷入过份的情绪状态,以致辅导不能继续。
·辅导者想知道受导者处于某个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可观察征象,会引导受导者进入该个状态。当辅导者已清楚掌握了那些征象,便应进行“打破状态”。
·无论因为任何事,受导者若在离开辅导者之时表现出正处在负面情绪之中,辅导者都有责任进行“打破状态”。
2、怎样做“打破状态”?
“打破状态”的做法很多,没有指定的说话或行为。总的来说,能使到受导者中断原来的负面思路、说话或行为,因而改变了内心状态,便算成功的“打破状态”。常用而且容易的有以下数项:
·问一些与之前事物完全无关的问题,例如:“你的手表在那里买的?”
·指示受导者注意一些无关的事物,例如:“那个杯子有裂痕,看得出吗?”
·引导受导者离开原来的位置,做一些不同的行为。例如:“帮我去倒杯水,可以吗?”
3、 应注意的事项:
·辅导者必须观察受导者的确已经从刚才的内心状态跳了出来,“打破状态”才算完结,否则,应继续直至有效果。
·纯熟的辅导者只须用1-2句说话便能成功做出“打破状态”,以便继续所拟定的辅导方案。一些经验不够的辅导者往往把“打破状态”变成闲谈,浪费时间,亦使辅导效果减低。
·“打破状态”是最理想的例子去证明NLP的一个重要观点:“内容不重要,进行过程才是重要。”为了打破状态而说的话,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受导者改变了内心状态这个效果才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