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貌相:不能改变相貌,就改变貌相

逍遥右脑  2014-12-08 18:20

  人可貌相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帅哥PK的故事:曹操要接见匈奴使节,可他感到自己长得很形象,于是命帅哥崔季?扮作“曹操”接见使节,本人扮作随从,捉刀站在坐榻旁。会见后,曹操派人讯问匈奴使节:“魏王怎么,为人处世?”匈奴使节答曰:“魏王雅望十分;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豪杰也。”崔季?是一名武官,眉清目秀,仪表堂堂,PK相貌,曹操的支撑率天然很低,但曹操以“貌相”博得评委匈奴使节的青眼。曹操不是帅哥,但胜似帅哥,是帅哥的上品——好汉。这场相貌PK,曹操终极胜出。
  
  相貌是生成的,但貌相不是。这不仅是词语字序的倒置,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后禀赋予的。貌相与一个人的气质相干。赵本山小品中有一句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大款跟伙夫的差别不在外貌,而在气质。他们的相貌雷同,但貌相迥异。古人说“相由心生”,就是指相貌(正确说,应当是貌相)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取决于他或她的内心状态。人的思维、感情、涵养、心理等,独特组成人的心境,而后外现为气质。心境是内在的,形诸外,就是气质,也就是貌相。
  
  人不能转变面貌(整容除外),但能够改变貌相。《韩诗别传》有一段有趣的记录:年龄时代,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端时,闵子骞面有菜色,但过了一段时光竟有刍豢之色,也就是神色变得红润起来。子贡惊愕不已,于是问他怎么回事。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二心想着要做王侯将相,心坎备受煎熬,因而面有菜色。现在跟孔子老师读书,与同窗商讨,把荣华富贵视作尘土,心情平庸平稳,因此精神抖擞。
  
  宋代的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说明起因:“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言语无味,对人则语言无味。”人不读书,脸上就有了庸俗,做作面目可憎。他的老师大文豪苏轼也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能改变模样,但可以改良人的气质。古代作家林语堂先生对相貌和睦质也有独到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美丽,王国维虽有一根辫子,但他们是有风度的……”章太炎和王国维是文明巨匠,不是帅哥,他们胜在气质儒雅。
  
  作家林清玄很赞美一位台北化妆师的话: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力的化妆,一流的化装是生命的化妆。莎士比亚说:“上帝发明了女人的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这另造的一张脸是用化妆品堆砌起来的,如同戴了面具个别,面具是用具,不是体面。精神和性命的化妆改变的是人的心理状况,最终塑造的是气质。
  
  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不能改变相貌,那就改变气质。林肯总统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该对自己的脸孔负责。”对自己的脸孔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气质负责,铸炼思惟、熔铸情绪、塑造性情、升华境界、进步修为等,改变的是人的气质,人的貌相。
  
  不能改变相貌,就改变貌相。也不要等到40岁,而是从当初开始,貌相是要用毕生来塑造的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感悟人生,劝君向上
下一篇:蜘蛛死了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人可貌相:不能改变相貌,就改变貌相】相关文章
【人可貌相:不能改变相貌,就改变貌相】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