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特点

逍遥右脑  2014-10-10 17:14

1996年5月,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自1998年秋季开始在山西省、江西省和大津市进行试验。在试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99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人力对该大纲进行修订,并于2000年5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称新大纲)。新大纲将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山西省、江西省、天津市和辽宁省等地实施,2001年扩大至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和青海省等省市。为使广大教师了解和熟悉新大纲,现就新大纲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做些简要的分析。

新大纲的主要内容由七部分组成:

(1)课程目的;(2)课程目标;(3)课程安排;(4)教学内容;(5)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6)教学评价;(7)教学设备。此外还有附录:关于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阶段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包括以下10个单元: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志向、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其教学内容侧重于体现生物科技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等内容。

与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称原大纲)相比,新大纲具有以下特点。

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先进的课程理念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为指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使大纲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大纲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新大纲突出了以下课程理念:

(1)综合考虑学科体系、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综合考虑知识、态度观念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课程目的也不再局限于以往强调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减少规定性学习内容,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主动探究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4)强调课本以外的信息资源和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突破“以课本为中心”的观念;

(5)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观念。

二、对原大纲的知识体系做了较大的改变

原大纲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重复的,选修课基本上是复习初中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必修课的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大纲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有关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则侧重于讲述生命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解决了高中生物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重复问题。返回页首

三、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了适当更新

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是:把握基础性,即精选教学内容;体现先进性,即适当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加强实用性,即适当增加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知识点;重视衔接性,主要是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衔接。在必修课教学内容中,增加的知识点有生物科学的新进展、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内环境的稳态、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防治。删掉了原生质的概念、昆虫的激素调节、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等知识点。在选修课教学内容中,所安排的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内容,大部分是原大纲中所没有的。

四、更加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素养,不仅要看他是否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且要看他是否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方法和过程,是否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科学的态度、精神和价值观,是否具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参与公众讨论和社会决策的能力等。新大纲在这方面也做了较大改进。

1.在“课程目的”中除提出知识领域的目的要求外,在态度观念和能力领域都提出了较高的明确的要求,如“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进一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等等。

3.增加了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内容。根据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和态度观念目标,教学内容增加了实验的数量和类型,安排了若干个研究性课题,必修课的实验(含实习)由原大纲的5项增加为19项,选修课的实验(含实习)共6项,全部是新增加的。从实验的类型上看,既有验证性实验(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又有探索性实验(如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等),有些实验既可以是探索性实验,又可以是验证性实验(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等),教师可以灵活掌握;既有训练基本技能的实验(如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的装片),又有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技能的实验(如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既有定性分析实验(如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等),又有走量分析实验(如几种果蔬中Vc含量的测定)。研究性课题是为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列出的题目,在选修课中列出了4个研究性课题,学生可以在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中有所选择。在学生完成研究性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但切忌包办代替,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增加了科学发现史的内容,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

有关科学发现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理解科学不仅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人类的一项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业;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认识模式,了解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从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当然,新大纲列出的科学发现史内容是有限的,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可作适当补充。

五、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更加广阔,也更具有时代特色。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细胞的癌变”、“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防治”等知识点,并增加了有关的实践活动,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调查人群的遗传病”、“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等等。在选修课中,则将体现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作为主要的选材原则,选取的内容有营养与健康,稳态与健康,免疫与健康,生物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返回页首

六、增加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要

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动植物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差异,学生志趣和爱好的多元化,新大纲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灵活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点的表述更加概括,因而在深广度方面有伸缩的余地。例如,关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原大纲中列出“细胞膜,细胞质(其中含有线粒仁、核液和染色质)”等;新大纲概括为一句话:“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再比如,关于动物的个体发育,原大纲中明确列出“胚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原肠胚各期),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成,胚后发育,胚的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点,新大纲则将动物和植物的个体发育一并概括为“生物的个体发育”一个知识点。

2.有的知识点是作为选学内容安排的,如“生物进化的简要过程和界级分类”、“自然保护区、“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细胞质遗传的应用”等。

3.有些实验或实习是供学生选做的,如“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学习测量空气中SO2污染的方法”等。

4.在课程安排上,减少明确规定的讲授和实验等活动的课时,增加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生物必修课共105课时、选修课78学时。新大纲建议,必修课讲授70课时、实验等活动15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20课时;选修课讲授44课时、实验等活动8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26课时。同以往的大纲相比,新大纲增加了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这样安排的主要意图,一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留出较充分的时间;二是为教师结合当地社会实际、自然实际和学生情况补充课程内容留有余地。

七、对教学评价和教学设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新大纲从评价的目的、依据和内容、原则、方式等方面,对教学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强调教学评价应当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应当做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总之,新大纲不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课程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都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力求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大纲的问世,必将对全面提高我国中学生物教育质量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三生物复习重点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下一篇:2013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特点】相关文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特点】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