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4-10 14:56
两百多年来,催眠一直经历着它的“玄异时代”。尽管近几十年催眠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普通大众依然怀疑这是一种玄学。毕竟,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就告诉大家“魔术是我要给大家看的把戏,是假的”,这么一来,观众的看点就放在寻找哪些内容“像真的”上面。而催眠师一直强调“催眠是科学的”,尤其是催眠表演秀在开始表演之前都会强调催眠是真实的,因而观众的看点就放在寻找哪些内容“像假的”上面。再加上很多江湖骗子到处宣扬催眠,运用催眠,使得原本科学的名词“催眠”名声大大受损。那么,催眠究竟是什么?其科学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催眠,就是催眠者用语言、肢体动作等对被催眠者进行暗示,使其注意力集中,从而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的方法。这个引导的过程不是科学家或者心理学家发明的,而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意识变化的主动应用。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可以体验到催眠的效果,只是不太注意罢了。
比如,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你可以感受到车内嘈杂的人群、窗外飞驰而过的站牌;某个瞬间,你看到了咖啡厅的广告牌,突然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你与某人在那里度过的一段难忘时光,脑海里不由地出现一系列的画面;对你来说,车厢里的吵闹消失了,窗外的风景也不见了,周围的一切都被遗忘了,此刻的你只感受着那一段被广告牌唤起的回忆画面,直到听见车到站的广播才蓦然惊醒——这就是一个催眠过程。
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几十年的临床实证表明,对于一些身心问题,人体本身有自动痊愈(修复)的能力。而应用催眠可以主动地控制意识范围,唤醒身体中蕴含的潜能,协助人体自动痊愈。至于催眠的原理,尽管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利用一些仪器测试催眠过程中身体的变化(比如前文提到的脑电波图),但其中真正的奥秘仍没有解开,科学家为解释其原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却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
巴甫洛夫学说认为,催眠是介于睡眠与觉醒之间的一种状态,被催眠者大脑部分被抑制,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只能与催眠师建立“单线”联系,也因此催眠师的暗示力量格外强大。
新离解性学说(Neodissociation Theory)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1904-2001)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认知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有级别,也可以被离解,人体能被催眠的原因是体内存在感受催眠的认知系统,催眠师必须和该系统建立联系后才能进行催眠。
主张角色扮演学说(Role Enactment)的美国心理学家西奥多?萨宾(Theodore R Sarbin)认为,人可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催眠也是一种社会环境,人进入催眠状态时是在扮演一种“被催眠者角色”,做该角色中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弗洛伊德认为,催眠状态是人在外部环境中具有的一种适应性退行行为。他个人更倾向于用“自由联想”来把患者无意识的行为意识化,从而进行修正达到痊愈。尽管弗洛伊德最后放弃了催眠,但他为催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想象,将催眠的过程看做一个定向想象的过程。
策略行动学说的倡导者斯潘罗斯则认为,催眠状态下人的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是有目的的,只不过催眠状态下的行为不会随意发生。
这五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催眠的实质,为人们认识催眠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目前学术界还未完全揭示催眠的机理,在国外催眠已经被当做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在我国临床医学界对催眠依然采取谨慎的态度,但是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催眠治疗身心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