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如月

逍遥右脑  2014-08-23 11:47

  返程前,手机已没电。所有的牵绊,不得已都要放下。单独登上列车,从成都到郑州,一个昼夜循环里,孤独是我独一的盛宴。
  
  火车穿过城市与村落,穿过山涧,穿过荒野。我坐在窗前,无喜亦无忧,看长长的河流,看野外桐花半落,也看见一只鸟,安静地停在墓碑上。
  
  我的眼前,放着一杯可冲饮奶茶。是她送的,我不忍拆开包装。这么想,又感到矫情,可我真是喜欢她———那样温婉而高洁的女子,又是肃穆而慈善的法师。
  
  她是成都深谷寺的方丈,法名一晴。自幼体弱多病,三岁收了佛门,方匆匆好了。这么说,我想起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干阜比仙”,用来形容她,真一点也不为过。
  
  晓得一晴法师良久了。一位作家朋友采访高山寺归来,感叹不已:“要振兴那样一家寺院,谈何容易!真是难为她了,年事微微,竟有如斯悲心!”她确实年青,刚过三十周岁。研讨生毕业后,她能够留校任教,也可以到市核心的寺院常住,她却取舍来到偏僻的高山寺———一座在地震中重大损坏的观音禅院。
  
  我对重建寺院不概念,却对一睛法师心生好奇。读过她的文章,文思灵动,悲心如月。我中“红楼”的毒颇深,素来偏爱女子,何况是这般脱俗高才的人儿?
  
  五一时,朋友告诉,高山寺正组织佛法班活动,若去倒是好机会。我便只身前往了,并不洒脱,手机上关心或担心的短信,自登车便未曾结束。
  
  初见她,是在后山的瓦砾堆里。她身体娇小,衣着广大的僧袍,正和工人商讨事件。不便相扰,我正欲绕行,她却远远地合掌,微笑。心中一颤,似在哪里见过这般情景?忙点头问好,再回身急急离去,有些仓促。对她,竟是心存敬畏。
  
  寺院范围不大,却极雅致,飞檐交织,文竹相映。友人说,能发展到此真不轻易,一年前都是废墟,全凭法师和她仅有的一位弟子里外操劳!我点头道:“幸罢了濒临序幕,以后可尽享安闲了。”朋友看我一眼,深叹口吻:&ldquo,伤感说说;众人哪知她们的悲心?这才是开端啊!”
  
  晚上,终于和法师聚在一处。谈及阅历,她坦言,自幼随香港师公长大,性情孤僻,除了出家,仿佛也无别路可走。我无声地笑了,黛玉妙玉,哪个不是孤僻的性子?
  
  问及寺院计划,她的弟子轻问:“师父,我来说吧?”她微笑着点头。她的弟子说,寺院建设艰苦重重,以后义务更加艰难,但不论多灾,她们都会保持下去。以后要按期创办佛法班,同时发展慈悲事业,支援贫苦白叟跟儿童,还要发展义诊运动,带动当地构成良好的民风。说这些时,一晴法师宁静地坐在旁边,手捻佛珠,偶然做些弥补。
  
  我在寺里住了两天,因为工作缘故,不得不提前分开,遂向一睛法师辞行。她知我乘车要一日夜,再三吩咐警惕。收拾好了行囊,临出寺院,又见她促赶来,顺便赠我一如意,还有一杯奶茶,并无多话,只说:“当前要常来啊!”我拍板,再摇头,心中满溢激动。
  
  火车在轰隆中前行,我在听一首蒙语民间歌曲。《Ong?鄄mallibamai》,出自专辑《安静的天空》。歌词并不懂,却极爱好歌里意境。移目天穹,云来了,又去了,雾霭漫漫,尘埃散尽,千百万年来,所有的所有都在转变,唯有虚空仍然。人呢?在这缤纷多变的尘世间,什么是你永恒的守护?
  
  这一世,注定是红尘中人,为情痴,为爱困,奔走忙碌是宿命。而在人生旅途中,庆幸意识了这么一个女子,她抉择山居,守着贫寒,守着晨钟暮鼓,只为实现心中的大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我爸,当我……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悲心如月】相关文章
【悲心如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