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逍遥右脑  2018-11-29 14:19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三个要素,而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物理新概念课型的核心,以下就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分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启发学生问问题

物理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若两方面都能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老师教好物理,学生学好物理就有了保证。

(1)教师要设计好有目的的问题

教师的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带有启发的作用。教师的问必须事先思考过,是有目的的问,不能随便设问,否则问题不是太难就是无味,达不到问的目的,课堂气氛也不会令人满意。

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知道有一本科普读物叫《十万个为什么》,该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很吸引人,使人很想知道为什么,故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欢。我们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在大量的素材中引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在讲光的干涉现象时,可问学生:为什么浮在河面上的汽油层是彩色的,而一瓶汽油看起来是无色的呢?这个问题能使学生深究其因,引起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常用来引入课题。

在讲解“曲线运动”一课时,先用带有小孔且装满水的塑料瓶演示水流在空中的运动轨迹,让学生认识曲线运动。接着向学生提问:你们能举出其它的物体作曲线运动的实例吗?学生必定能积极发言,举出很多实例,教师总结后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曲线运动到处可见,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引入课题。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心想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学习“直流电路”一章讨论短路的危害时,首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我将一根保险丝和一个220伏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然后在灯泡一端引出一根导线与另一端相碰,在火花与响声中保险丝被烧成无几,学生很吃惊。这时,我就抓住学生急于想搞清的心理状态,立刻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显然这一问题用来导入课题是相当精彩的,接下来就是据全电路欧姆定律进行讨论了。

阶梯式设问可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阶梯设问就是按照思维顺序给出一组逐渐深入的问题。当一个问题解决的时候,新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如:高中物理课本中,有一道关于喷气式飞机飞行时动力来源的讨论题,大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飞机喷出的气体向后推空气,空气就向前推动飞机,飞机才克服空气阻力往前飞行的。针对上述错误,我是这样设问的:火箭在无空气处能否飞行?学生答;能。我问:既然没有空气也能飞行,那么推力从何来呢?学生思考,沉默。接着我加问:喷气式飞机与什么物体发生了互相作用呢?学生答:喷出来的气!追问:飞机将受什么力作用呢?学生明白了,齐声回答:喷出来的气对飞机有推力作用。

(2)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

若仅仅满足与老师问,学生答,而不善于教学生学会问,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惰性化”,不愿意想问题,甚至想不出什么问题。这就意味着学生思维活动处于定势或迷茫状态,学生没有问题时,也就可能存在着大问题,这样自然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好问的精神。

那么,究竟怎样鼓励启发学生提问题呢?

首先,要欢迎学生提问题。有的学生虽然勤于发问,但不是问不到点子,就是问出一些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怪癖而缠杂不清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态度要亲切,不能不耐烦,更不能讥笑,斥责他们。应该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出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本质。防止他们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抑制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欢迎学生提问,就能鼓励学生继续提问。

要强化学生提问意识。

常听有的老师对学生说:“今后用功点,有问题来问”,但要想让本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提的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同时要教育学生懂得知识是通过学和问获得的。

要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定义.概念.原理时,措词上常用一定、不一定、大多数、少数等文字。学生的思维也应集中到这些词语上,反复推敲,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点电荷为什么不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等。另外在知识的联系对比中要敢于反问。要采取具体措施逼着学生提问,我认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适度的逼也是必要的,可在某一堂课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看书想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对学生中共同存在的问题,由老师课上解决。另外也可让学生设立问题卡片,将平时积累的问题,记录在卡片上,集中后在方便的时候请教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当学生来问你问题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总是耐心回答,使学生满意而归。但我总是最后要问他(她)一个问题,“你原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只有学生的回答令我满意,我才会让学生离开,否则学生可能并没有弄清问题。

二、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探究性问题

(1)从问题的性质可以将探究性学习分为知识探究型、准学术研究型和创新研究型。

知识探究型,学生在学习某一方面知识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学习,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探究式学习,即能有效地独立解决“是什么” “为什么?”的知识探究型问题,是发展基础性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它改变传统的把课本上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经过做题、实验验证书本结论的做法,而是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所谓准学术研究型,是指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学习中对某一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专题教师给予指点,花上数周、数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写出“再发现”式论文。这些论文对学术界并无太大价值,甚至有些论点学术界早有定论,但对学生来说却是经过独立探究获得的全新的“再发现”的知识,这种准学术研究型问题,是发展拓展性学习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

创新研究型在探究性问题中,属于最高层次,它能有效解决“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是发展研究性学习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

(2)那么到底怎样设计探究性问题呢?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探究性问题,一般是知识探究型,一要量力而行,二要符合教学实际。一般来说,高中物理课本中能设计成探究性案例的很多,比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自由落体运动、曲线运动、单摆、欧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等。

在课外活动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可以是知识探究型、准学术研究型和创新研究型。中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它不承担科学研究的任务,高中教育仍属于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基础教育。

“探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让学生了解知识不限于教科书,要求学生能从各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熟练使用信息工具和各种相关软件,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工作责任心和计划性。与外在显现的研究结果相比,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是更重要的东西。所以题目宜小不宜大,初学者最好是一题一议,题目缩小,论据材料容易收集,要选那些常被大人们忽视而又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来进行探索研究,比如:在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是如何升高的?在建筑工地上地面的混凝土是如何送上几十米高的楼层进行浇制的?不同的气泡在不同的液体中上升速率的研究等等。

无锡市第一中学 倪 亚 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物理教学也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下一篇:物理学标准模型奠基者称对量子力学不满意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谈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相关文章
【谈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