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1-03 18:26
哥,不只是一种传说(上篇)
——记一位学长高中三年的成长旅程
编者按:前一阶段,面对高考只有100天的时间,百日冲刺成了应然之作,其目的很是简单,就是进一步激发高三学生的学习激情,以一种饱满昂扬的斗志,投入艰苦的高三复习应考的过程之中。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在做,有这样一个班级请来了一位学长,主持班级的百日冲刺班会。事后,听一位老师讲,这样的主持方式还是第一次,这样的文字表述很有意蕴。这篇文章我读了三遍,都有同一种感受,用时髦的话讲,就是:哥不只是一种传说。现将这篇文章全文转载(注:标题是笔者加的),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耐心地看完,对于途中跑的学生及其家长、老师而言,或许能够有所启发!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冯凯,07届省中毕业生。
之前,周老师通知我,让我来组织我们班今天的以百日冲刺为主题的班会,我是矛盾啊!犹豫啊!不安哪!为什么呢?听周老师说她在经常在你们面前提起我,而且似乎还把我神话了。今天我真人来了,组织完这次活动,最后你们觉得:连这家伙都能上复旦?真没天理?!那我岂不是名誉扫地了啊?我自己是没事,咱脸皮厚。周老师就倒霉了,主要是以后你们就觉得周老师是一个大骗子了,对她以后的教育置之不理?!那我岂不成罪人了?更坏一点,周老师以后不能以冯凯的例子来教育你们,以后又只能以什么悬梁刺股等老古董、老掉牙的例子来教育你们,这就不好了吧?!而且这样的例子也明显没有冯凯同学的例子生动、形象、活泼,具有时代和现实意义嘛!
但是呢,再一想:今天我讲完了,在你们觉得我比较不怎么样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比较怎么样,那岂不更好?!让你们的自信心大涨,这也是我们这次主题班会最主要、最重要的的目!
看大家刚从外面活动回来,心还没有完全静下来,我们先看一段视屏,再接着往下讲。(播放《启动梦想成就人生(马拉松篇)》视屏)
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一起和大家开这个班会,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那就是:我本身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一个中考只有618分、实际上远没有达到当年省中录取分数线的人,做出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是不平凡的事情三年后考上复旦。当然,考上复旦对于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平凡的事,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是不平凡的。
因为,如果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那么其实,我今天和大家没什么可说的,顶多就是这题目我就是知道这么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实在要问我原因,那就是因为我太聪明了。
刚才为什么会选这样一段视屏给大家看,其实也是建立在这同样的基础上的:视屏中的主人公林义杰一个曾经成绩平平的人,最终拿到了冠军。
而,这其中,也就是梦想带领着我、以及视屏中的林义杰,去完成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平凡的事情。
那么,你们的梦想呢?(打开链接)
这是你们最初填的一份模拟志愿,经历这些日子,现在你们当中还有多少是坚持自己的梦想的?又有多少人想改?是把梦想变大?还是把梦想变小?
我先说说我自己的当初追梦的事情吧
对于这一段视屏,我想把我的看法放到最后再说。
我当初的高考制度很简单,就是5门功课,每门150分,最终是拼总分。
现在的你们,确实也是非常非常辛苦,对于物化,也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对于物化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说。
你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比喻的吧?说人的知识面好比一个圆,圆的外面是未知世界,你的知识越多,圆也就越大,那么周长也就越大,和未知世界接触的越多,你也就越无知。
每个人的智商、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智商、时间和精力就是使圆变大的拉力。
我自己对如今的高考制度也不是很了解,我今天不想告诉大家这拉力应该怎么使用和分配,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是想告诉大家,如何使得这样的拉力一直存在着。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那个可以追到梦的人!
回首我的高中三年,四件事情最清楚:我的5门功课的笔记整理;我的数学竞赛;百日冲刺开始后,我的最后一百天;放弃上海财大自主招生名额。
第一件事:我的5门功课的笔记整理
整整十四本,当然,还有两三本最终没有写完。
其中五本的扉页上面,写了字,我想先读给大家听一听:
物理:我的航船已经驶入了21世纪,对于20世纪我许下的诺言到未名湖去读大学,在新的航程里,我一定要实现。冯凯
数学:没有第一轮复习的脚踏实地,就没有第二轮复习的辉煌冯凯
化学:(文字较多,当场读,简略的显现在PPT上)2006年9月3日早9点
高三的时候,老师曾经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目标书,让大家填上自己心中的想考的大学。我当初填的是上海交大。但是,这实际上只是给老师看的,(励志一生)小时候(20世纪)想考北大的梦想,一直没有逝去。虽然以我当时的成绩,能考上交大已经是不错的了,但是我不相信!因为,只要在我走进高考考场之前,我都可以在努力,而我只要在努力,我的梦想就有可能,即使很渺茫。
这样的梦想,不会和别人说,生怕自己被嘲笑;
这样的梦想,有时候连自己都不敢想,现实太残酷;
这样的梦想,即使我想把它挥去,却始终不能;
这样的梦想,只能在我在大家面前表现的雄心壮志、想考交大的时候,小心地、偷偷地呵护着;
这样的梦想,即使现在,我还保留着;
这样的梦想,使得高二时始终在班级7、8名徘徊、考北大无望的我,开始去做自己能做的一切,打败现实,接近我的梦想;
而我这所谓我能所做的一切,就是开始我5门功课的笔记整理。
我翻出我做过的每一张卷子,剪下我做错的每一道题目,回想我做对的每一道题目当初的解题思路,我花远远大于做作业的时间去整理。
这期间的每一次失败,我便变得不再惧怕!因为当我捧着我自己这厚厚的笔记本时,我知道,我的努力还没有结束,在结束之前,失败是一定的。
而我自己也变得渴望失败,渴望做错题目,因为每一次的失败,都使我发现了我思路上的漏洞!因为每一次的失败,都可以使我的笔记本又厚了一大叠,让我觉得我又向前努力了一大步!因为每多一次的失败,我就会多一次翻开我的笔记本,多一次看到我写在扉页上的梦想,让我觉得,它就在我手边!
就这样,在渴望失败和成功这似乎矛盾的心理,我总共写了14本。如果说高考我考得比较高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这14本地笔记本上!
特别是从我化学笔记本上的话,可以看出:我心里装着梦想,但是我不想成为一个眼高手低的人,我必须从那些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着手。只有大树,没有绿草,成不了未名湖畔!
第二件事:我的数学竞赛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参与之后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后,无尽的幸福与不悔。
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也是一个有着懒惰心理的人。省中从高一开始就有竞赛培训班了,双休日上课。我家不在市区,我想每个礼拜回家,所以也就没报竞赛。到了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学校组织同学去扬中中学上竞赛,好像是14天。平常我虽说不上竞赛,但看到别人双休日都在努力,自己也不是滋味,很简单的心理:不想落后!没有任何竞赛培训经验的我,也就鼓起勇气报了名。我当时就想:只要我参加了,那就有收获;如果能拿奖,那就是我赚了。
扬中的14天,每天中午都是在教室里过的,主要是了解和消化上午讲的内容,毕竟我很不适应。周围坐的一般都是不认识的人,大家来自江苏省各个学校的。经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逮着谁就问。当然还有一起去的省中的同学。为了不打扰别人,我尽量是每个人只问一个题目,一个一个问过来。
最后,最后考试那天,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吃自助餐的心理,做出一题是一题,做出一题我就赚了!最后,我拿了个二等奖,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这以后,我觉得自己还行。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就是疯一样的扑在竞赛上。那年暑假提前好长回学校,一个人住在省中原来老的旧宿舍里做题!礼拜天也不会去了,做题!礼拜六学校放的电影也不看了,抓紧时间做题!为了节省时间,对于几何题目,我一般不在教室做。因为几何题目一般都是证明,我可以把题目记下来之后,可以边吃饭边想。所以后来我的数学,学的最好的一块是立体几何。
最后,我的初试考的很差!没过。
我埋怨过付出了努力得不到回报!我埋怨自己怎么笨了?知道初试成绩后就想放弃。但是,我不甘心,也知道不能在心情特别开心或是特别悲伤地时候去做决定,最后给了我自己两个星期的时间。这期间,我还是跟着那些过了初试的人去听竞赛,因为我还没有放弃我自己!
两个星期后,当我心静下来后,我决定放弃!
因为:
我的竞赛,只为拿奖;拿奖,只为能考上好大学。
半途而废,如果当你觉得你现在走的一条路,真的不适合你自己走到目的地时,半途而废也是一种进步!
我最终放弃竞赛,但是我没有放弃那股不甘心的劲!
竞赛的失败,让我不得不更加专注于我的学习!
竞赛最初的成功,让我始终铭记住了那样一段心情。特别是对于自己从来没有从事过的事情,而这样一段心情,对于我现在大学期间从事自己的科研工作,确实起到了我所没想到的效果!
竞赛,加着高考,让我同时领略失败和成功的滋味,让我更加成熟!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