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1-02 11:42
作者:李传鹏
微时代,即以微博为代表,以短小精练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传播、交流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通过百余字就可实现。微博形如一条具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它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博、微电影、微型论坛、微课……微者,小也。小者,易于操控,易于奏效,人们乐于接受。
微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思维自由,可穿越时空,纵横八荒;选材自由,可现实可虚拟,可自然可情感,俯首即是,皆可入文;表达自由,灵活多样,可描写抒情,可议论说明,可客观准确,可生动形象;表现手法自由,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婉转含蓄余音绕梁,或借景抒情画龙点睛,或直抒胸臆爱憎分明。这种自由的特点,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如何写好微作文呢?
一、“圈点感悟”式“微写作”
“圈点感悟”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微写作”,类似在博客中发表评论。这种“微写作”有很强的即兴性,是阅读者思维火花的灵光一闪,长期坚持,能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批注对伯牙与子期情深似海的感悟。有学生在“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处批“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所以对他的音律都知晓得一清二楚。二人心有灵犀,让我羡慕”。短短两句,其实就是一篇精彩的小型议论文。又有一学生在“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处批注:“伯牙啊!你对钟子期的深情厚谊让我羡慕!但是古人云:莫愁前路无知己,说不定你能找到更知晓音律的知音呢?如果就这样破琴绝弦了,未免太可惜了!”这样真挚的言语,难道不是学生的真情流露吗?
二、“微博发表”式“微写作”
“微写作”还可以用在比较长的记叙文阅读中。在比较长的课文中运用“微写作”,不但有助于梳理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还有助于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培养简要叙述和概括事件的能力。
例如,《开国大典》文章长但场面描写清晰,详细地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习场面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典礼微博:“假如你是参加典礼的记者,请你用微博把开国大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告诉场外的人。”并给出示例:“从早上六点钟起,来自四面八方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有的扛着长联,有的套着红袖套。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郊区的农民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老人家拖儿带女,背着一个,拉着一个,匆匆忙忙却喜气洋洋地走来……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然后依次给出学生写微博的场面词:“宣布典礼开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这样,学生不但走进了文本,理清了开国大典的过程,避免了枯燥的段落划分和分析,还使学生真正体验了怎样把一个场面叙述完整,从而举一反三。
三、“仿写例文”式“微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例如,教学完《四季》,我和学生一起即兴作了一首我们自己的《四季》。见学生兴趣浓厚,周末又布置了一篇小作文——《四季》。学生把“草芽尖尖,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改为“桃花红红,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四、“拓展延伸”式“微写作”
教学完,拓展延伸来次“微写作”,有助于学生学习后的思维提升。
例如,教学完《园地七》,我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学生对出了一条条让人惊喜的下联。我给的上联是“梅桃李杏梅占先”,一生对下联“春夏秋冬春在前”。我又给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学生对出下联:“1.风中杨柳,风随杨柳柳随风;2.雨里青山,雨润青山山润雨;3.花间彩蝶,花恋彩蝶蝶恋花。”
五、“补白想象”式“微写作”
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的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要以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的训练点,让学生的思维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
例如,《雪儿》的第二、四小节最后都有省略号,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文,想象描述“我”和雪儿还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雪儿又是怎样飞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雪儿受伤后渴望自由及获得自由后高兴的心情。
见微知著成常态,与时俱进微作文。“微作文”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桥梁,是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演练场,是重拾写作信心的百花园。我相信,有效的“微作文”定会让学生爱上作文,为成就“大手笔”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