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31 19:40
美国侨报网援引美国知名在线新闻平台Business Insider7日文章,原题:中国学生在数学方面完胜美国学生,取胜思维模式只在美竞技中体现 中美文化差异,对两国教育乃至学生思维模式有影响,如美国孩子不太擅长数学,中国孩子却表现出色。
大体来看,美国孩子都不擅长数学,但中国的孩子却在这一学科表现出色。
作为全球教育中被广泛引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发现,在学术考量当中,中国学生总是名列榜首,然而美国学生却总是“垫底”。
一些专家指出,PISA这些标准化测试主要测量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是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过,对于美国的数学教育仍需改进这一问题,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成就的取得来自刻苦还是天赋?
在作家莱诺拉?楚(Lenora Chu,音译)的新书《小小士兵: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一场国际赛跑》(“Little Soldiers: An American Boy, a Chinese School, and the Global Race to Achieve”)中,楚逐渐开始寻找这一差距背后的文化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不只在学校发生。
楚是一名华裔记者,她从小在得克萨斯长大,于2019年和丈夫带着孩子移居上海。为了让儿子能够融入中国文化,楚和丈夫决定让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上海的公立学校上学。
儿子的专注和自律给楚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她也注意到,文化差异给中国学校的运营以及学生应试带来了非常多的影响。除了训练有素的教师团队以及深度理解之前要死记硬背这些因素,还有一种思想上的差异:成就的取得是刻苦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天赋,而这种思想也已经开始在整个美国长出萌芽。
楚还引用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一书作者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研究,她创造了“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的概念。中国学生接受的训练使得他们形成了成长式的思维模式,即,如果他们做得不好,他们会继续努力,未来就会取得成功。而美国学生接受的教育倾向于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学术表现受制于僵固式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他们的能力大体上是预先注定的,是不能被改变的。如果他们做不好,那么是因为他们不擅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詹姆斯?斯蒂格勒(James Stigler)也表示,美国的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斯蒂格勒告诉楚,因为中国孩子在集体中学到的是“忍耐困难和苦恼,以及其他所有促成学习的重要组成”,用难题考验学生的老师能够激励学生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他们能够解决。
美国体育竞技的优势所在
不过,在美国,有一个地方能够展示出这种“成长式的思维模式”:体育竞技。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精益求精,更加刻苦。”斯蒂格勒说,“在体育方面,我们能够抵挡竞争。”
另外,楚在书中还写到,美国人对于足球场或橄榄球场上的排名并不是那么在意。斯蒂格勒告诉楚,在一场运动竞技中排名第九位并不会让美国运动员遭受打击,对他们来说,这只说明他们应该换种方法,更加刻苦地训练,以做得更好。
“不过在学术领域。”斯蒂格勒对楚说,“你不会想要通过把人们排到第九位来驳他们的面子,因为‘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在美国的学术圈,‘你要么有成就要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