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5-27 13:34
我的一个朋友去希腊加入一场赛事,他乘坐的飞机在纽约延误了8个小时,在此期间与他同行的旅客都到处晃荡、抱怨,只有一位瘦小的80岁高龄的希腊女士在这8个小时里坐着没动,“十分安静……没表示出一点懊丧的样子”。
他们上飞机后,这位女士就坐在我的朋友对面,伤感。“她冲我微笑,仍然不埋怨,不躁动不安——就只是坐在统一个处所,脸上带着同样满意的表情。”他们最后在希腊着陆时,已经离动身时间从前了22个小时,而她见到来接她的人时,“笑颜可掬、精神抖擞,十离开心的样子”。
“直到今天,”我的友人说,过了20年,“每当我遇到相似的耽搁,我都会想起那位瘦小的黑衣希腊女士,我提示本人要进入并坚持温和的心情。”
那位身着黑衣的女士晓得一个我们良多人早已忘却的事实——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时候须要等待,我们能够抉择快乐地等或是苦楚地熬。
今天大多数人都感到等待代表着某个机构有某种缺点,不是畸形的生涯状况。但人类总得等——等好的气象去种庄稼、等待通过机场的安检……
研讨表明,一般人一年要花11天的时光排队,这还不算在车里、飞机上、用语音邮件跟别人谈话的时间。科技并不会减少咱们期待的时间,它只是转变我们等候的内容。
研究者指出,固然一些体系能改良,等待却永远不可能完整从我们生活中剔除。我们越是接收这个事实,像那位希腊女士一样,我们就会越快活。
生活的一局部就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