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08 14:04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我是分数,出生在现代社会。古时候一篇好的文章,考官往往画卷或者打点,“圈”和“点”,或许是我的前身吧。
我嘛,长得快,小学的标准身高是100,初中是120,高中是150,有时会串到300。
还爱与文化人打交道,有小孩子,有成人,时常出现在校园里。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文化人某一时段的学习状况的一个评价性数字而已。我只能是学习的一个标尺,不可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部,因此,我从来不高估自己。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我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社会选拔人才的或显或隐的唯一标准。
我离不开文化人,尤其离不开他们手中的试卷,没有老师和判官,我什么都不是。
我实际上是可怜地让文化人操纵的产物。
文化人都喜欢我,可他们有的勤奋务实,有的却徇私舞弊,所以我呈现的并非都是真实的笑容,只按正误多少给高的数字,或者是低的数字。我无法为文化人的行为与心灵作出评判。
可是,人们却抬高我,甚至扭曲我。
家长以我来奖惩孩子。“100”,送上一个爱的吻,有的还伴以相当可观的物质奖励,或是自行车、表、手机等;“55”,则在孩子脸上一巴掌,有的还伴以训斥、咒骂等。最让人想不通的是,“98”,在我看来,算是我很好的奖励了,可是在一些虎爸、虎妈那里,这样的孩子仍然不能摆脱遭受毒打的命运;而一些温柔的家长,面对“61”,这个由我送出的进步性鼓励,却得到甜蜜的吻,或者还有意想不到的奖励。这两类家长,或严厉,或温柔,却都有共同点,说到底还是太看重了我,让我成了虐杀孩子身心的侩子手。
我愤怒而伤心。
假如我是家长,会更关注孩子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孩子除了成绩,还有其他哪些优长与不足。何必为数值高低而“怒”与“笑”呢?
再看社会选拔人才,什么时候不是拿“我”说话。虽有所谓什么“面试”,实际上还是唯“我”是尊。
古人以一文定终生,我们怎么能看“我”而定人才?
我越来越迷惘,越来越痛苦。我的本相不过就是一个知识文化数值而已,而且是一个不完全的文化数值而已,我无法代表一个人的才艺、气质、思想与品行。
学生是变化的,人是各具个性的,只能因时、因人、因事而评判。既要横看,又要纵看,还要综合性地看。
我不想在这个世上害人,却又经常地充当害人的角色。还我的本来面目吧,不要把我推向罪恶的深渊!
现代社会既然造就了我,就让我自然地快乐的生长。除了我这把标尺,再把“德”这把标尺高高地立起来吧。
作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作为理性的人类,应该评别人,更要思自己。千成不要在以“我”论成败的危险路上越走越远!
【自评】全文以分数口吻,来诉说人类社会唯分数论成败的可悲现实。情中寓理,批判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