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01 09:23
很多的大道理,对着别人,自己可以“才思敏捷,口若悬河”般的讲出来,可当身陷低谷,却还是会无助的象个,需要人宠溺的孩子。
儿时,有着如山般的父爱眷顾,所以,走到哪都不曾有过心的畏缩。累了,回家;痛了,回家;伤了,还是可以回家。家的大门从来都在为自己敞开着。从踏进家门的那一刻伊始,心便委实的安静下来了。
慵懒的蜷于家的一处,无语的关爱,静静的相守,那一缕昏黄的灯光,几个常吃的小菜,总能让人暖意悄生。恬然的亲情,安逸氛围笼罩的小屋,舔犊着丝丝温情,温暖着那归巢的倦鸟心。
记忆里最深处的那些东西,不是曾受过的那些伤害和委屈,亦不是夜深时那些让自己颤栗的黑暗。而是,趴在父亲背上的那份温暖,父亲不在家时留在桌上的那几句片言字语,那份刻意的工整,犹怕儿时幼小的我识不出那份殷殷嘱咐。那时的家并不富裕,那时的自己也很挑嘴,幼小的自己放学回来端着个碗去食堂打饭,如果不是自己喜欢吃的菜,那就宁愿饿着。或者有时,放学晚了的自己,根本就打不到饭菜。不拮据的时候,父亲总会在留下一张小纸条的同时也放下一两块的零钱,我知道,没饭吃的的时候就拿着它去小店买饼。那时的家,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父亲每次要离开家的时候,总会叮嘱着,晚上一个人害怕的时候就把它开着放在耳边......
别人的童年无忧无虑,我的童年早早的就学会了,怎么样去照顾自己。步入青春,每一次成长的点滴,每一次叛逆的历变,庆幸,都有父亲在引导着。残留的记忆里,父亲打过我两次,一次在小学,那天的母亲病着,而我在一旁无理的倔着,结果就一下,把一个木衣架断为两截;还有一次在中学,因为一个不喜欢的老师,不想去上学了,怎么说都不去,结果折了一根竹条,跪了一个下午,最终的结果......妥协......
走上了社会,难免有时,会屈尊于现实,但内心深处,还是存着一份清高与傲然的抵触。骨子里的一些东西,与生俱来的,改变不了。如父亲在最艰难的时候,总是选择着承受,那份顶天立地与无悔无怨的付出,从来都没有过一句抱怨与不烦。
命,抗不过,那就只有认!回忆,那份仅存的温暖,就让它在记忆里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