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09-13 14:58
[摘要]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是十分重要的。新时代地理教师要秉承“授之以渔”的理念,结合本学科特点,从多角度分析并制定适宜的策略,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关键词]
初中地理;主体性;策略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换位思考策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课堂
换位思考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课堂,安排教学环节。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课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课堂上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简单清晰的话语表达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研究探讨、提出疑问,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换位思考的具体做法和建议:首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以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去审视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来作为一节课设计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亚洲的季风气候”时,若按部就班地按原理展开介绍高、低气压,以及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因此,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以及物理的相关知识未学,教师改变思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设计了活动:(1)比较同时被加热一分钟后的空水壶和水壶里水的温度。(2)比较同时冷却了一分钟后的空水壶和水壶里水的温度。显然,学生均能轻松完成,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顺利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影响。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表情、讨论研究和回答问题状况等来判断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时,教师设计了小组活动“探究中国的地形特征”,面对问题,学生一脸茫然,根据学生的表情反馈,教师及时引导“可以从地形类型、地表起伏、海拔高度等方面表述地形特征”,学生马上领会。第三,教师要思考什么样的评价最能让学生接受,什么样的问题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只是简单地说出正确结论,那么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发言就没有意义了。例如:在学习“东南亚的火山国——印度尼西亚”时,教师设计了活动“谈谈你对火山的看法”。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谈污染、有的谈破坏、有的谈资源、有的谈土壤、有的谈旅游,等等,该活动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参与度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第四,课后布置的作业要切合学生自身实际,还应该能够鼓励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教师布置学生设计一条节水标语,既有情感意义,又能激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二、培养兴趣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首先,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互动课堂。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基础。对于地理教师而言,由于任教班级太多,时间有限,所以每个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和真挚的爱。针对某些方面特别典型的学生,可以对其作业采用“面批”的方式,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问题的引导、真诚的建议、适当的关爱等,既解决了学习问题,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其次,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参与课堂。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上起来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很难说到底哪一种教学风格是最好的,但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一种教学风格是最适合自己的。例如,大学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三板教学”课,教授简单的三两笔之后,黑板上就呈现出生动的一幅幅画或逼真的一张张图,让我们惊叹不已,至今记忆犹新。可见,没有教学风格的教师是很难触动学生内心的,当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后,并且在课堂上很好地展示出来,那么学生不仅记住了这名教师所授的知识,还记住了他的这种课堂风格。这种课堂风格无形中就成了教师个人才学和课堂魅力的体现,学生自然被吸引过来主动参与课堂了。第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于激活课堂。
1.教具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合理的教具辅助使用,能有效的提升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空间想象力,亦可以轻松化解难点,弥补传统教学的某些不足。例如,在学习“等高线”时,若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学生连基本的地形部位名称都很难完全理解透,做题自然有难度。为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等高线的制作过程,再结合等高线模型介绍地形部位。“小教具,大助教。”教具辅助教学,形象直观,难点不再难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然得到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经纬网”时,教师创设“探险者遇险→求救→救援者施救”的情境,学生分组探究。A组学生扮演探险者,求救“我在哪儿”;B组学生扮演记录员,分析“他在什么方位”;C组学生扮演施救者,行动“设计救援路线”。通过情境设置,诱发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结合“三板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时,若采用普通的讲述法,往往枯燥无味,对于地理事物的记忆,学生也多是机械记忆,遗忘率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结合“三板教学”设计如下环节:(1)让学生“动眼”,观察地图,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让学生“动脑”,如何快速有效地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3)让学生“动口”,分享记忆金点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分享意识;(4)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动手”,绘制世界地图简图,落实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积极参与,动用多角度的感官,化解难点,又强化了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
三、合作探究策略,彰显学生主体性的课堂
小组合作探究不但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同时,又是学生参与课堂,突出其主体性的重要方式。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分组很重要。所分的小组人数要适中,同组成员之间水平要有高低,各小组之间要处于大体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任务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其次,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一定的指导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其他成员的意见,服从小组的安排,遇到困难不气馁等等。还要适当的进行学法引导,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探索,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处。第三,要选好合作探究的任务并精心设计合作方式。选择的探究任务不能太容易或太困难,每个成员的分工要具体明确,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共同探讨或综合。这样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实现学生课堂主体性的目的。第四,合理使用评价机制。在课堂上,尽量要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评价时,应遵循发展性评价原则,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全方面及时评价。如引导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到了什么,接下来要怎样更好的学习。此外,教师不应该把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标准,应以赞扬和鼓励为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肯定的价值,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合作探究,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为了让学生既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又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认真安排和设计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